王 刚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融合了华夏民族传统精神。中国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种艺术传统形式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戏曲凝结了民族独特生活方式,情感交流,道德审美标准,价值观等深层文化意识。在华夏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下,形成了近四百种剧种,戏曲剧种浩如烟海,各自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和与地域相融合的地区审美标准及文化评价。中国戏曲之多样性和地域性是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丰富瑰丽的中国戏曲,使各个国家叹为观止。但作为民族瑰宝,文艺工作者有义务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及研究的成果是值得骄傲的;但是我们对于地方戏曲还缺少了从文化生态系统角度上的深层次探究和有效的挖掘、保护。
山西戏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山西素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称。上世纪80年代全国戏剧普查时,我省的曲种有50余种;至2017年戏曲普查时,山西剩余38个地方曲种.自建国至今以消失了16个小剧种,但在全国戏曲种类排名中依然昂居榜首。在山西戏曲舞台上,除京剧、豫剧、评剧等一些外来曲种外,许多融合本土文化的极具地方风格的曲种,占据着百姓舞台,丰富着群众文娱生活。
解放后,呈现在山西地方舞台曲种有眉户戏、耍孩儿、弦腔、高平秧歌,上党落子、繁峙秧歌、左权小花戏、长治干板秧歌等50余种。其中像平陆高调和高平清场秧歌这样的曲种是由群众在农闲、祭祀活动或庆祝节日时群众自发排演的戏曲。2017年戏曲普查结果,山西地方曲种剩余38个曲种,像芮城的“拉胡戏”已失传,原因是老艺人都已亡故,艺术形式后继无人,就连拉胡戏的艺术特征也以消亡先生所收集的部分珍贵曲谱成为该剧种的最后资料。“太原秧歌”近年来因为曲调、形式接近晋剧,已很少表演,如今太原秧歌也基本消失。“目连戏”作为古老剧种,在历史上较为出名,这种艺术形式内涵极为丰富,形式宏大的佛教剧目,据考证是戏曲史上的第一个剧目,在山西民间舞台上绝迹。弦儿戏的演出团体消失,剧目不能排演,面临失传。据统计,现存38个剧种:晋剧、蒲州梆子、上党梆子、朔县秧歌、广灵秧歌、繁峙秧歌、汾孝秧歌、壶关秧歌、襄武秧歌、晋北道情、临县道情、洪洞道情、耍孩儿、晋南眉户、浮山乐乐腔、太原秧歌、沁源秧歌、左权小花鼓、河曲二人台、凤台小戏、晋中线腔、临丘罗罗腔、河东线腔、平陆高调、曲沃碗碗腔、孝义碗碗腔、芮城阳高戏、锣鼓杂戏、河东道情、赛戏、孝义皮腔、京剧、豫剧、曲剧、竹马戏等;其中许多剧团积极改革,快速适应市场,深入群众,不断发展壮大;也有许多曲种则日渐衰落,濒临失传。
许多像“目连戏”这样消失的剧种不仅在山西,就是全国也不在少数。消失原因何在?如何保护与留存传统艺术成为我们每一个艺术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山西地方戏曲历史悠远,种类繁多,具有兼并融合的特点。历史上除京剧、评剧、曲剧、豫剧外,也有山西地方戏曲中路梆子、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这四种同源同根,形成了具有山西本土文化的正宗梆子腔,代表着山西戏曲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积淀,反映着山西地方民俗民风;更有着像耍孩儿、上党皮黄,道情等30余种小剧种活跃在田间地头与乡村舞台上。这些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剧种是在山西特有的民俗本土文化在成长发展起来的,不但具有戏曲研究价值,更具有文化生态意义。诸多剧种濒临失传,甚至已有十几种剧种亦不易恢复,这对了解黄河文化传统文明的研究是巨大损失。所以,对现存的剧种的保护和传承是当前重要任务。从上世纪至今,山西省戏曲研究所开始普查整理山西戏曲,产生了许多较有价值的成绩。整理了许多音响和理论资料。这些成果是戏剧前辈和戏曲工作者在长期深入实践研究调查中取得的成果,具有科学开拓价值。为我们深入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但这些研究成果往往是对单剧种史的梳理及其音乐唱腔的采集介绍,对其文化生态和环境生态缺少了关注和探索,理论研究成果单一。因此对剧种文化形式研究及剧种环境生态研究的关注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山西的地理环境形成独特的生态文化:山西是内陆省份,地处黄河中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之上。东边太行山与河北相邻,西、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为邻,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中条山坐落山西境内。传统农业文化和晋商文化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和生存支柱,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以山地为主的省份,相对封闭,形成了多民俗、多剧种的局面。“封闭”,才使传统文化得以保留传承。在不同的区域形成各自鲜明的民俗习惯和戏曲唱腔,也为剧种的产生和并存提高了土壤和可能,从而形成了不同戏曲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识。
如今,现代交通的便捷为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打破了各区域间相对闭塞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解放后,山西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改造了境内的交通条件,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化建设使人员的流动性增大,大量农村人口移居城市或其它宜居地区,使传统地方戏曲失去固定观众基础。新的集聚地要创造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交流形式,使区域性传统戏曲土壤流失。个别戏曲剧团所排演的现有剧目本身针对的是固定区域的固定群众基础,受众基础的逐步流失使剧目的适应性减弱,剧目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样传统地方戏曲丧失了原有的地区优势,逐步走向衰亡。交通的便利,区域的交换与融合打破了剧种产生与并存的可能和土壤,让不同区域鲜明的习俗和唱腔逐步退化,以致消失;最终破坏了地方戏曲独立的艺术特征和鲜明的审美意识。
从生态学角度来分析,山西所特殊地理位置、历史传承以及自然人文环境决定了山西文化的多样性。古时称之为“河东”,为黄河文化的发祥源地之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格局造成了各个区域地区的特色文化,形式繁多的文化民俗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戏种。有历史记载的就达3千多年,是为传统文化的摇篮,被柳宗元称为“表里山河”。四大梆子遍布全省各个角落,影响深远。从雁北到晋南仍活跃着许多的地方剧种。如大同地区及附近地区有北路梆子、二人台等;晋中地区有晋剧、祁太秧歌等;晋南、晋东南地区有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反映了山西不同时期的生态文化形式,同时也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着融合、反哺及改造,为山西地区文化多元化发展和继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各种邻近的戏种相互作用,使山西戏曲在特定时期摇曳生辉。不同区域曲调、唱腔的不同,造就了文化和风格的不同,从而形成独立的传承方式。其中,最典型的则是唱词、语言的差异。地方戏曲为适应不同区域的观众审美情趣,采用当地群众所熟悉的语言,因此地方戏曲离不开本区域所使用的带有当地生活气息的方言。各地方言作为独特的区域民族文化,它有着至少百年的传承,展示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方言的弱化使许多本地青年受众群体听不懂传统戏词。
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共同语“普通话”,对方言起到了规范及示范引领的作用。是语言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普通话运用规范的书面语,方言却没有统一的形式,就必须使用普通话的书面语,受普通话感染;作为全民族文化的载体,普通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地方戏曲的特点,剧种字韵和唱腔完美结合,却是地方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现在我们所创作的许多新剧目,虽然缺少传统戏曲传承的严格,但基本规律不能违背。许多无节制使用普通话改编的戏曲破坏了传统声腔美感,以至传统艺术价值缺失。其实,方言、声腔已不再是语言、娱乐问题,乡音连乡情,寄托家乡情感,凝聚文化认同。今天,保留地方戏曲特有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对抵制民族文化被同化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决不对文化进行抱残守缺,地方戏所要面对世界,走出当地,迈出国门,展示自己的特有艺术价值;地方戏曲艺术要繁荣发展必须具备独有魅力,同时也需具有随时代发展的融合意识。
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地融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对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起到了加速作用。中国戏曲的产生离不开原始农耕文化,其根本是以农民文化为基础。山西的四大梆子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得以发展和广泛传播,形成与其他姊妹艺术并存的局面。除四大梆子外,部分小剧目则因地域、语言、视觉等的方面原因未能走出其产生区域,不能与外界融合,却与城市文化相冲撞,得不到外界认可和支持,从软、硬件都无法获得有效的滋养和补充,发展迟缓,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冷落淘汰。
各戏曲得以发展生存的土壤和原有文化不再相同。在阶段时期形成的稳定内部文化生态系统被打破,使传统原始戏曲在保持原态的情况下遭遇危机。
对于戏曲和传统艺术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主导者的好恶影响着传统艺术的发展。在解放初期至今,国家文化政策的出台使传统艺术得以发展生存。戏改政策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近年对戏曲传统艺术的扶持也加大了力度,戏曲研究单位也阶段性的进行普查工作。但是在网络数据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戏曲关注度下降和地方戏曲演出市场的萧条,使戏曲在一定程度低迷,造成了区域传承的断裂。
山西在古代是以农业文化和后期的商业文化为支点的文化大省。解放后形成了以煤炭输出的重工业大省。山西地方戏曲以表现农民特色文化,体现农民生活特色的舞台艺术,这种文化相对稳定。改革开放后,现代技术和城市文化的介入,打破原来封闭的文化生态,使地方传统艺术逐步消退。保护文化的多样并存与现代科技的冲突是当下重要课题,这也是当代传统戏曲文化所面临的困难。
作为对于地方戏曲的保护措施首先对生僻剧目恢复、挖掘、整理,保留影像资料留存建档,建立专门的地方戏曲博物馆,便于集中管理、保存和后期的分析研究。进行专项投资,对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继续保留,把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专业化运作管理,把现在具有演出能力的民间剧团与专业剧团融合取长补短,由政府支持,地方流派名家、传人负责建立优质创作团队打造、改编、整理传统及现代剧目,成立优质的宣传和推销的团队负责演出推广。政府支持是戏曲发展的有力保障;其次是普及教育,让戏曲走进学校、社区培养后备潜在受众群体;对戏曲表演艺术人员及从业人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做积极的提升。
生态文化研究是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以从事文化创造、传播、以及其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它包含了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戏曲生态文化研究是把社会环境、制度、人文环境、地理位置作为大背景,合理分析戏曲客观发展规律,让地方戏曲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百花园地中繁荣绽放。生态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也会随时代变革发生变化;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创造,本来就是生态的产物,最为具体、鲜明,集中的反映着文化的面貌,同时也成为了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对于地方戏曲现状研究力图深入到人文环境系统内部,通过对地方剧种文化生态的考察,发现挖掘其生存发展规律,为有效保护地方文化和民俗遗产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对促进地域文化创作、挖掘、恢复提出可行依据;同时为其生存、发展、繁荣创造条件。总之以保护、挖掘中华文化,发展继承历史艺术为研究目的。据综上所述,这种考察和研究是有必要的。
地方戏曲的发展必须与时代精神相连接,艺术思想、审美、手段、形式要有现代化提升空间,同时尽可能适应现代受众群体的审美趣味,在高层次上为人民群众奉献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