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诗华 彭 哲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社会形态与审美形态暨第五届别现代国际学术会议”在日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近70名专家学者围绕“别现代与社会形态”“别现代与审美形态”“别现代与文化艺术”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别现代理论的提出与建构,其理论根基不仅深深扎在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土壤中,而且还触及中国当代人文学科学术发展“欠发达”的事实,具有反思批判和思想建构的显著特征,推动了理论创新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赢得了国际学术界关注和尊重。
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斯洛文尼亚科学与人文研究院科学研究中心哲学教授阿列西·艾尔雅维茨(Aleš Erjavec)指出王建疆教授提出的关于“主义”(zhuyi)的论题引起了一阵骚动,随之而来的是关于“主义”的热烈讨论,给人的印象是西方文化成功的奥秘终于被解开了。从现在起,似乎所有剩下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些公之于众,寻找它们在西方或中国以及它们在其他国家(如印度、伊朗、土耳其、前不结盟运动国家等)的类似情况。他结合“别现代主义”学术议题在文学、美学和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强调:王建疆教授所说的“主义”已被划分为独立的和相对独立的运动或潮流,已覆盖到众多领域,这一点已无可争辩。立足中国本土而提出的“zhuyi”和西方的“isms”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其方法的独创性在于其提出的“zhuyi”是以“别现代”为标识,而且这一理论观点已有机地发展成为一套更广泛的“集合”和理论实践运动,这为“zhuyi”和“isms”寻找“公分母”乃至推动人文思想创新、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方法论及交流平台,其思想原创和理论的价值意义非凡。
别现代理论建构发端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反思和美学“主义”的建构,现已覆盖到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旅游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领域,随着国际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其理论的涵盖性和生命力愈发显著。同时它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思考并与艺术界的互动交流,促进了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双向拓展。
本次研讨会上,主办方制作并播放了《别现代主义艺术家及其作品》宣传片。融合相关艺术展演活动,已成为别现代研究的一大特色。2016年9月举办了“别现代艺术作品图片展”,2017年10月在美国阿梅里克斯市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举办了“别现代艺术展”,2018年9月分别在上海师范大学“无形画廊”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艺术展厅举办题为“‘此时此刻:别现代·中国’别现代艺术作品巡展”和“当时当下:别现代·中国艺术国际巡展”。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美国“中国别现代中心”主任、美国佐治亚州西南州立大学美术系教授基顿·韦恩(Keaton Wynn)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具有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某些特征,但其植根于中国当代的“别现代”社会历史与文化中,具有“相似艺术的不同意义”,中国当代艺术不是西方的现代与后现代艺术,而是“别现代艺术”。他在题为《论中国当代艺术全球化背景下别现代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蔡国强的艺术为例》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并指出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框架”已经无法对蔡国强等为代表的非西方艺术资源进行解释和归纳,而“别现代”“别现代主义”及“时间空间化”理论跳出了西方线性历史框架,为当下新出现的跨国艺术体系和艺术跨国空间的建构提供了更为准确和更加有效的非西方阐释视角和对话交流平台。同时,美国学者大卫·布鲁贝克(David Brubaker)从当代中国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别现代”艺术精神出发,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天人合一)的现代价值,认为别现代理论汲取禅宗思想而提出的“跨越式停顿”理论,可以激发人在道德上飞跃,从而迈向更好的生存之路,别现代理论赋予人类以实践的动力。
别现代理论的建构由美学理论问题延伸至艺术活动及评价以及中西艺术交流,正如别现代主义艺术家伊灵、旺忘望、陈展辉、孟岩等所言:别现代主义艺术是受别现代主义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最有创新价值和具备本真精神的“真”艺术,是艺术家对中国别现代时期杂糅的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有望形成中国本土具有真实性与别样性相统一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流派,从而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本次学术研讨会在前几次会议关于中国学术思想“欠发达”“社会现代性”“别现代艺术与美学”等话题的基础上,与会学者专家还就“社会形态”“审美形态”与“别现代美学”“别现代审美文化”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伯海发表《“别现代”申疑》为主题的报告,他认为“别现代”之“别”在于“别”的内涵丰富,具有“另现代”“告别现代”“伪现代”,但称其为“别样现代”更为妥帖,更值得期待。“别现代”虽发端于文艺审美活动领域,但其发展已涉及并深入到当代世界社会文明及生活发展各领域,从文明的现代性差异甚至对立中来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历史演化的内在规律性,进而探索和发现审美活动的基本动因和动向,应作为“别现代”研究主旨之所在。对此,扬州大学教授简圣宇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现代性是一元的,而非多元的,“别现代”虽可以被理解为“别样现代”和“别样现代性”,但往往现实中存在前现代与后现代“牵手”造成对真实现代价值追求的遮蔽,因此,还是应该坚持别现代主义即区别真伪现代性的“本义”。
斯洛文尼亚别现代研究中心主任、普利莫斯卡大学哲学教授恩斯特·曾科(Ernest Ženko)在《“永远历史化”:作为文化逻辑的别现代主义》报告中,认为别现代理论及其“时间的空间化”哲学打破了西方现代性的单线发展逻辑,不仅可以有效阐释中国的当代艺术及其审美形态,而且还可以作为全球的文化逻辑,具有一种“永远的历史化”特征。而意大利青年学者衣内雅·边沁(Enea Bianchi)从社会文化形态出发,发表了《欧洲的忧郁民粹主义与中国别现代主义》的报告,他认为与当下西方资本主义精神衰退造成学术界和知识界忧郁和虚无主义不同,“别现代”所倡导的伟大时代需要伟大思想和学术大师更能催人奋进,“别现代”所揭示的中国现代、前现代、后现代交错并置的历史现实孕育着一种非西方现代性的可能,这个概念及其实践使中国思想脱离了以西方观点和实践为导向的潜在影响,不断接受挑战并试图在知识与有效性之间建立新的纽带。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玉能高度肯定了别现代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美学探索中所作出的大胆尝试,他认为别现代主义美学引起国内外美学界持续关注,对中国当代美学发展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别现代主义美学启发我们在进行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时不能紧跟西方亦步亦趋,而应从中国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并置杂糅的社会现实出发,应该在中西方平等交流互动中建构自己的美学“主义”和美学新话语。别现代主义美学可以成为中国当代美学多元共存格局中的一元,以此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同时别现代主义美学的发展也要坚持辩证的眼光,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更好地推动中国当代美学话语和体系的建构。复旦大学教授谢金良就中国文学审美形态方面的“别现代”的审美特征进行了阐释并强调: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审美文化中的“别”文化和“中和”之美,不仅有利于当代审美价值观的重建,而且有助于妥善处理文学审美形态业已存在和将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既有“囧剧”“奇葩建筑”“消费日本”等疑似别现代审美形态的基础上,与会青年学者还就别现代时期的多种文化与审美现象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围绕当代社会中的“傻乐”现象(肖明华)、“都市‘主题公园化’和‘迪斯尼化’”(朱军)、“戏精文化”(罗兰)等,大家认为:从“别现代”理论的视角对类似此种文化现象进行观照,有利于获得对新的审美形态的认识。这些疑似审美形态关涉人的生存“异化”和“疏泄”的深层心理结构,反映了一种“别现代”的生存悖论。
在会议总结上,别现代理论创始人王建疆认为,中国当代的学术思想尚处于欠发达阶段,从人文学科以及美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人文社科仍未形成能被国际上公认的主义和学派,美学多以行业和学科冠名,名目繁多,但同时“中国美学还是美学在中国”和“中国哲学还是哲学在中国”的诘难仍未摆脱。他以当代中国70年来文艺思想和美学为例,指出中国文艺思想和美学发展吸收有余、原创不足,以至于沦为替西方理论“背书”的尴尬处境,要实现当代中国人文社科思想的发展和真正繁荣,就要建立思想市场,探寻思想原创的路径及其“第一根据”非常重要。中国学术思想创新和发展不能离开当下的社会现实和具体历史境遇,而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现代、前现代、后现代交织纠结、杂糅的时代(别现代“Bie-modern”)及其形成的时间空间化现状应该成为当下学术理论原创第一根据的根据。而“别现代主义”(Bie-modernism)就是要在特定历史时期区分真伪现代性,进而建立真正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表现在文学艺术上就是要表现真正的人性、真正的现实性,体现为真诚、诚信、诚心、社会担当以及在对“生命股权”保障基础上的幸福感、美感生成。
别现代理论的国际交流和传播引发了西方学界和艺术界的讨论和热议,欧美分别自发自主地成立了以别现代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2017年春季,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CCBMS)正式成立,同年10月该中心首次在美国成功举办第一届别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别现代艺术展”。2019年欧盟成员国斯洛文尼亚普利莫斯卡大学的别现代研究中心(CBMS)正式成立,该研究中心是全球第二个别现代研究中心。本次会议上,欧美别现代研究中心主任恩斯特·曾科和基顿·韦恩还分别介绍了中心成立以来所开展的相关学术活动,并就2020年10月将在美国“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举办第六次别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第二次“美国别现代画展”相关事宜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