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提琴演奏中技巧同音乐表现的关联

2019-12-16 01:11:52薛超文
黄河之声 2019年24期
关键词:表现力小提琴手臂

薛超文

(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3000)

若将音乐视为一张白纸,小提琴演奏技巧无疑是描绘白纸的彩笔,使音乐更加生动,更具赏析价值,为此音乐与小提琴演奏技巧二者不可分割,主要源于演奏者需根据音乐旋律、节奏、内涵选择适合的演奏技巧予以诠释,实现演奏技巧与音乐作品浑然天成表演目标。基于此,为更好诠释音乐作品,提高小提琴演奏质量,探析小提琴演奏中技巧同音乐表现的关联显得尤为重要。

一、探析小提琴演奏中技巧同音乐表现关联价值

提高演奏者艺术表现力。在小提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与技巧同等重要,前者可引导人们了解音乐内涵,感受音乐之美,后者可赋予音乐作品更为多元的表现形式,根据演奏者的理解予以表现,赋予音乐作品无限生命力,达到提高演奏者表现力目的。

累积演奏经验,完善演奏体系。为使音乐作品更具表现力,有些演奏者在传统演奏方式支持下创新研究演奏技巧,使音乐表现层次更为丰富,助力演奏者积累小提琴演奏经验,持续优化表演体系,其技巧更加娴熟,为演奏者更好诠释音乐内涵奠定基础。

二、扎实的基本功是保障小提琴演奏技巧同音乐表现保持紧密关联的前提

左手手指速度及音准的关联。为保障音乐演奏质量,演奏者对音准有更高要求,其左手手势及手指移动速率是保障音准的关键,需保证手势正确,手指移动速度较为平均。将手指全音、半音视为手型固定基础性条件,在演奏中明确各个半音、全音位置。要求演奏者在日常训练中关注手指状态,保证手势正确,严格控制音的位置,确保抬手、落手位置精确同时手指呈固定状态,在手指离开琴弦后位置得当,移动手指后位置仍然准确。这就需要演奏者制定良好的手指速度训练计划,保障手指移动位置准确无误,把握手指抬落频率,秉持“由慢至快”练习原则,使手指移动速率练习得以循序渐进,演奏者技巧更为扎实。

科学应用揉音技巧。为使小提琴音乐表现力更强,有些演奏者选择应用揉音,使音乐得以美化,用以传递音乐思想感情。当前较为常见的揉音应用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手臂揉弦。通过小臂的振动发出揉音,表演者动作幅度较大,音乐作品情感饱满;第二,手腕揉弦。表演者通过手腕振动发出揉音,其动作幅度相对较小,旋律舒展委婉;第三,手指揉弦。通过演奏者手指关节的振动发出揉音,手指幅度小,音乐作品情感更为细腻。基于此,演奏者需根据音乐作品思想感情选择应用较为妥善的揉音技巧,使音乐作品更具表现力。

做好单相技巧训练。在小提琴表演进程中连顿弓、顿弓、右手换弦、泛音、左手换把、颤指等均属于单项技巧,演奏者需通过加强训练提高自身单项技巧驾驭能力,可以根据音乐意境选择应用单项技巧,达到呈现不同音乐演奏效果目的。例如,左手颤音主要是指演奏者手指按弦,通过相邻手指交替演奏并产生两个音,虽然这种演奏技巧较为简单,但对演奏者手指灵活度仍有较高要求,通过长期训练保证琴颈被抓紧,手指抬落速率一致,使小提琴演奏较稳,提高其音乐诠释能力。这就需要演奏者指根发力,在抬落手指时需保证关节放松,在练习中探寻手指最佳节奏。再如,连顿弓主要是指演奏者根据音乐节奏进行连续顿弓处理,在上弓时其手臂应为提物形态,向上抬起手臂,弓杆向外倾斜,灵活调整倾斜弧度。在下行演奏时其手臂应有一种坠落感,手臂向下压,弓杆向内倾斜,借助手臂惯性匀速处理音符,确保力度、节奏、速度协调,使音乐作品得到有效诠释。在维尼亚夫斯基音乐作品中连顿弓技巧应用较为普遍,使音乐作品更加吸引人,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提高演奏者音乐作品诠释能力。

三、小提琴演奏技巧同音乐表现存在相辅相成的关联

在音乐作品演绎过程中技巧与音乐表现同等重要,二者呈现相辅相成关联,可以说音乐表现需要技巧予以支持,技巧是音乐表现一部分。例如,帕格尼尼作为世界公认小提琴炫技能力最强演奏家创作许多富有一定演绎难度的音乐作品,使音乐作品更具表现力,如若演奏者不具备驾驭技巧的能力,就很难演绎出音乐的精髓。许多小提琴演奏家为提升个人艺术修养,提高音乐表现力,均在帕格尼尼作品中探寻技巧应用方法,解析技巧与音乐表现的紧密关联,例如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奠定其浪漫主义音乐演绎基调,应用连弓、抛弓、跳弓、泛音、双泛音、左手拨弦等技巧予以表演,使相关音乐作品更具张力,在演奏技巧加持下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具备音乐诠释能力可提高小提琴演奏技巧同音乐表现关联性

虽然演奏技巧可以提高音乐表现力,使音乐作品层次更为丰富,给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但技巧的堆砌并无法保障音乐情感得以有效输出,相反会影响人们对音乐本身的判断,降低音乐表现力。基于此,表演者应具备诠释音乐作品的能力,可以根据音乐内涵及其认知科学应用演奏技巧,使音乐表现力得以提高。例如,在演绎一首节奏感较强且激情澎湃的乐曲时演奏者可运用连顿弓技巧予以诠释,面向听众传递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在演绎较为细腻、温情的音乐作品时,演奏者可运用颤指技巧予以诠释,使听众得以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温婉。一旦表演者对音乐作品解读不当,将使其演奏有失偏颇,演奏技巧的应用将失去意义,为此需演奏者在日常训练中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可以更好理解音乐内涵,提高小提琴演奏技巧同音乐表现关联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小提琴演奏者音乐作品诠释能力,其需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提升自身音乐艺术修养,可以根据音乐作品主旨灵活运用演奏技巧,面向听众传递思想感情,将小提琴演奏技巧同音乐表现紧密关联在一起,达到提高演奏者艺术素养目的。■

猜你喜欢
表现力小提琴手臂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轻音乐(2022年1期)2022-02-11 09:07:02
Hey Diddle, Diddle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少儿美术(2021年5期)2021-04-26 13:46:36
手臂上的抓痕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传播(2016年2期)2016-12-01 06:41:15
章鱼长长的手臂是用来做什么的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抱手臂的娃娃
Pear Con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