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创造性思维的个性心理基础*

2019-12-15 05:19杨建领
法制博览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杨建领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人的创造力的大小与人的个性心理等综合素质有关。人的个性心理素质内容丰富、多种多样,毛泽东也不例外。本文仅就与毛泽东创造性思维密切关联的毛泽东的主要个性心理品质给以探讨。

一、性格

毛泽东的性格比如自信心、勇气、独立性等,都对毛泽东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一)自信心方面

作为自我意识范畴的自信心,是在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判断的前提下生成的个体信念,也是通过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以及聪明才智、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予以客观、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肯定性的心理体验。自信心是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有力武器,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心理基础。

自信心贯穿于毛泽东的一生。青年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必须有了自信,才能不断的获取新成就,从古到今就是那些加着狂妄名字的狂妄人发明创造出了真确的学理和伟大的事业的。所以,他自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就对中国革命的前景、前途满怀信心和希望。在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还被白色恐怖政权笼罩、处于低潮的境况之时,毛泽东已充满信心地说:农村红色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将来会连接成燎原大火,革命的高潮不久会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1]P106抗日战争前后分别产生出“抗战必亡”和“再战必败”等亡国论思想,毛泽东撰写了《论持久战》这篇光辉著作,从中有力地批判了这些看法,并且非常自信地认为,虽然抗战是持久的,但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解放战争初期,有不少人对于还处于劣势的人民解放军能否打败蒋介石军队的进攻,取得自卫战争的胜利,感到悲观,信心不足。毛泽东则充满信心地指出,尽管被美国全副武装起来的蒋介石集团一时显得很强大,但是“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2]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这充满自信心的格言激励着他一生都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地进行思维创造、理论创新。

(二)勇气方面

勇气是指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气概。进行创造性思维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无畏的精神和气概。因为凡是创造就需要对传统或公认的东西提出怀疑和否定,还需要大胆地提出一些超前的设想,然后再克服困难去实现它,并且不怕自己的见解同多数人的观点、传统的思想以及权威看法相悖或冲突,这些都需要有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毛泽东就具有超越一般人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就在中共召开“四大”之前,毛泽东回到家乡韶山养病,并且发动当地群众搞农运,然而党的“四大”会议上,毛泽东没有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以致在召开党的“五大”时,毛泽东无选举权利,仅仅有发言权利,所以他递呈的有关土地改革的文件没有在会中给予讨论。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上井冈山,后又转战到瑞金,这期间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等观点,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但同时毛泽东也遭受了左倾盲动主义者无数次地嘲笑、讥讽、怀疑、批判以及干扰、冲击、污蔑和打击,甚至被扣以游击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等帽子。面对这一切,毛泽东没有消沉、气馁和退缩,而是深入农村根据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并从理论高度予以研究、论证和创造,最终以独创性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三)独立自主性方面

独立自主意指个体能够依据其已有的思想和信念进行决断并采取行动,既不盲从、随波逐流,也不向传统、权威等屈服。大凡有主见的人往往具有这样的性格素质,他们能够独自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常常具有开拓精神,敢于担当那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创造性成果。所以独立自主的性格是创造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性不好束缚”、“好独辟蹊径”是毛泽东拥有的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当他认定了要干什么,就会干到底,而且还能做出同时代人做不到的奇特事情来。毛泽东在一师的同学彭道良曾评价说:“我与毛泽东同班同学,颇知其人品学兼优,且具特立独行之性格。他(毛泽东)常语人‘大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著奇文,创奇迹,做个奇男子。’……此君可谓奇特之士,因此同学中戏称为毛奇。”[2]例如,毛泽东在辛亥革命发生时参加了湖南新军,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在后来求学时,先后就学于警察学堂、法政学堂、肥皂制造学校以及公立高等学校,但他对这些学校都不满意,甚至对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的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只读了半年就也退学了,原因是该校校规古板、课程有限等。后来他就天天徒步几里路程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学习。又如,秋收起义失败后,他没有遵照“指示”继续进攻大城市,而是断然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开辟农村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等。总之,能打破常规的套路,不拘泥一种格式,时常有惊人之举,这是毛泽东特立独行性格的鲜明写照。

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都贯穿着独立自主的性格。他对书本典籍不迷信,对任何权威不盲从,对各种偶像不崇拜,面对多方的压力不屈服,对所谓的天经地义的思想和观念等勇于怀疑批判,遇事不是循规蹈矩,而是能够独立的思考、探讨。

不仅毛泽东本人如此,他还反复要求全党在读书、领导革命和建设乃至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切记要独立思考,绝对不应迷信、盲从。

正是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才使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意志

意志是人通过确立志向、目标,并且根据这些志向、目标等驱使自己付诸行动并实现预期目的目标的一种个性心理素质,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毛泽东的优良意志品质表现为多个方面。其中,目的性、顽强性、自制性与毛泽东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

(一)目的性方面

目的是人在思维中建立的关于自身活动所要创造客观对象的主观观念形式。它既是对人的需要的反映,又是引导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的自觉驱动因素。目的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志向远大、目的明确。还是少年时代,当长辈们想知道毛泽东将来有什么的长远打算时,他非常从容地说:“我要做掀天揭地的人。”[3]当他走出韶山冲去湘乡中学求学时,就给父亲留下了学不成名不还乡而且志在四方的豪言壮语。青年时期,面对内外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国家主权丧失、民不聊生的残酷社会现实,毛泽东和每一位有热血的中国人一样认真地思考怎样才能救国救民。他把自己融入了社会,顺应了时代要求,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在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就曾有“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恋爱方面的问题,被学友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人;还发出过《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征求“国工作感兴趣”“苦有决心而能为祖国牺牲”友。很明显,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谋幸福,毛泽东表示愿随时准备捐躯。他还指出,要救国救民,就应该持续地探究新文化。毛泽东在思想、观念、意识等方面是与时俱进的,所以自己最终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毛泽东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和目标,才使他在长期艰苦的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过程中,在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力量源泉。

(二)顽强性方面

顽强性是指一个人在争取目的的实现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地战胜各种困难,克服种种障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特征。

要有所创造,就应该破除传统的思维观念、思维模式、思维习惯,敢于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遭受嘲笑、打击以及迫害,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这就要求具备良好的、顽强的意志心理素质,能够面对外来压力和挫折,有敢于同一切做斗争的勇气。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具有了越受挫折越发坚强的性格素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曾有意识地锻炼过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甚至练到了一般人很难达到的程度。毛泽东对自己的女儿李讷曾说过:“在命运的迎头痛击下头破血流,但仍不回头。”[4]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奋斗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次艰难与险阻、困境和挫折。如在指挥军队的过程中有过被敌人追捕的,也有过被敌人刺杀的,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革命队伍内部的不合理的讽刺、打击甚至陷害,有革命事业上的失误乃至失败,也有来自于大自然的威胁,还有来自于病魔的折磨……。面对种种打击、迫害以及挫折和失败,毛泽东不气馁不妥协,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更没有失去为革命奋斗终生的信心和斗志,相反,毛泽东把自己遭受冷落视为锻炼、学习机会,而且还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总结革命经验,孜孜不倦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实践等问题上取得了创造性成果。他还就此总结说,在挫折和失败中得到了教训,我们也因此更聪明更富有智慧。

(三)自制性方面

自制性是反映意志的抑制职能的个性特征,它对创造性思维的作用表现为自觉而有效的调节、控制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当毛泽东决定要做什么事时,能够表现出超常的意志力、自制力。毛泽东烟瘾极大,但一九四五年八月重庆谈判期间,他同蒋介石先后谈话十来次,由于蒋介石不吸烟,所以期间毛泽东也未抽一支烟。建国后发生的三年灾害中,为了同全国人民一起共度难关,毛泽东给自己立了戒律是“三不吃”,即硬是在七个月中做到了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包括自己最喜爱吃的红烧肉这时也取消了,毛泽东超人的自制性意志品质可见一斑。

三、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5]列宁的话深刻地说明了情感在人们的认识、追求真理、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事业的满腔热情是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情感的重要表现,是促进毛泽东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动力。

(一)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们做好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进行创造和探索的前提和强大动力。

在一九一零年,毛泽东阅读《帝国主义瓜分之危险》这本书时,得知了侵略者侵略中国的消息,非常震惊,便从一位只是同情、佩服、赞扬进行反抗斗争活动的旁观者立场中逐步摆脱出来,从而产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的民族社会责任感。在一师期间,毛泽东的这种感受不断加强,而且从理性高度来认识这种社会责任感。1919年,他在《民众大联合》一文中大声宣称“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4]可以说,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毛泽东担负起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并且努力实现着这种社会重任。

(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热情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绪体验。它可以使人积极关注某一事物,并把注意的目标都集中到该事物上,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废寝忘食的工作,成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强大推动力。

毛泽东少年时代就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贫困与苦难,并逐渐树立了救国救民的志向。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始终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抱有巨大的热情,并把这一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些观点都体现了毛泽东对人民解放事业的巨大热情。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并且认为为人民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其意义和价值比泰山还重。

正是由于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满腔热情,使毛泽东不怕困难和死亡,孜孜不倦的拼搏、奋斗、创新,在一生中做出了巨大的创造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