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梅
摘 要:杜鹃花因其花色丰富,开花繁茂,花期长应用范围广泛。可溪边、山石旁、道路旁、道路绿岛都可形成繁花似锦,蔚为壮观,烂漫亮丽色彩缤纷的美丽景观。在栽培中掌握其生长特性是养护好杜鹃花的关键。本文就其应用栽培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杜鹃花 应用 栽培
杜鹃又叫映山红。近年来,随着生态建设,城市美化,杜鹃花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园林绿化中,被人们所熟悉和喜爱。杜鹃花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或落叶灌木,捍卫小乔木或乔木。按花期分为:春鹃、夏鹃和春夏鹃。花型有单瓣、套瓣和重瓣。花开繁茂,花大美丽,花色紫红、深红色、白色和条纹杜鹃,白条或紫色条纹。色彩鲜艳缤纷,引人注目。花期长5~8月开花。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簇生,2~6朵簇生枝端。常排成总状、伞形或圆锥花序。约75属,1350余种,中国20属,约800种。适应性强,寒带、温带、热带的高山上。杜鹃花冠钟形漏斗状或管状。
一、用途
杜娟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早在公元492年即南北朝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就记载过,历代著名诗人多有描述其在自然界景色的词语。开时满山遍野,灿烂夺目景象令人赞叹。杜鹃花适应栽植的范围非常广泛,最宜丛林下、溪旁、缓坡地栽植,又宜在庭院、山石旁、特别是道路绿岛作为花带栽植可以形成叫人叹为观止的壮观景色,为城市增添生机盎然繁花似锦的壮丽景色。杜鹃还是盆栽的绝好花卉,不仅花色美丽,更可将其修剪绑扎成各类造型独具特色的盆景。
二、繁殖方法
(一)播种法
为提高结实率可人工辅助授粉,常绿杜鹃最好随采随播,落叶杜鹃可将种子储存至笠年再行春播。
(二)扦插
杜鹃多用此法繁殖,此法繁殖能早日获得大苗。方法是在立秋前后,选节间短,选当年基部已木质化的新梢自基部剪取。留5~8厘米长接穗,插时只留顶端3~5片叶子,并视情况,再将叶片剪去一半。插入经过消毒的粗砂中,插之前先将盆土湿润后进行扦插。接穗扦插深度为接穗的1/2。插后喷透水,罩上塑料袋,放背阴处,10天内,每日早晚各喷一次水。一个月后即可生根。11月中旬可移入室内。第二年春移栽上盆,第三年即能开花。
(三)压条法
一般在3、4月份新芽萌发时进行。杜鹃枝条较脆,采用壅土法压条。压条时选健壮的二年生枝条,在茎基15厘米处做环状剥皮,一般约半年可生根。生根后即可与母株分离,另行栽植。
(四)嫁接法
由于杜鹃枝条脆硬,顾多用靠接法,落叶性杜鹃可在3~5月进行,常绿杜鹃可在花落后进行。接后一年即可从母株上分离栽植。
三、栽培管理
(一)催花
因种类不同而有不同。一般可用40~50天的短日照处理有良好的促进花芽形成的效果。催花过程中因种不同适合的温度也有不同。在入秋后,入秋后植株的芽进入休眠,品种之间各有差异,所以,其休眠的深度也有长有短。不管休眠期的长短,必须在一个低温周期下打破休眠,因品种不同休眠的差异,所以,低温范围在5~10度,有些在15度左右下也能打破休眠。在16~20度的温度下即可促进开花。
(二)换盆与修剪
可以每隔2~3年在花谢后换一次盆,因杜鹃根细且脆,容易断,换盆时要格外小心,避免碰伤根系,换盆时要去掉原土坨外围部分陈土剪去烂根,适当进行植株修剪,减去断枝,过密枝,交叉枝。换上新的营养土,换盆后浇透水放到半阴处,大约两个月左右发芽成活。
(三)盆土与水质
杜鹃喜酸性土壤,以pH酸碱度在4.5~6.0为宜。浇水最好用雨水,河水。如用自來水,则需要先放置一两天,让氯气挥发掉再用。可以改变土壤酸碱度,使土壤呈现和保持酸碱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以利杜鹃花的生长健壮,发育良好,花形饱满,色彩鲜艳,延长花期。
(四)浇水与施肥
杜鹃花根系细弱,既怕干又怕涝,喜湿润忌积水。过湿容易烂根,造成落叶枯死。过干心叶卷曲,严重时干枯而死,花朵调焉枯萎,花色不艳,花期大大缩短。所以,春秋季一般2~3天浇一次水。夏天,每天傍晚交一次水,或者每天早晚浇一次水。保持盆土见干见湿。在杜鹃花生长期一般一个星期交一次肥水。
(五)温度与光照
杜鹃花喜凉忌暴晒,怕高温,喜半阴,如夏季在烈日下暴晒,嫩叶会被灼伤,长期眼光直射,则会造成枝叶枯黄,生长停止,严重时死亡。
综上可见:杜鹃花花大,花色美丽,花期长,开花时景观效果亮丽壮观,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已广泛应用在园林,街道,山坡和人们的生活中。创造了美丽的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