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文化的大众走向:公共阐释作为一种选择

2019-12-14 22:17师永伟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君子个体文化

师永伟

张江教授继提出“强制阐释论”后,又在《公共阐释论纲》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命题,即“公共阐释”,他认为公共阐释就是:“阐释者以普遍的历史前提为基点,以文本为意义对象,以公共理性生产有边界约束,且可公度的有效阐释。”①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这一理论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各个方面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新的学术热点。而由儒家思想浸润和涵养的君子文化在本质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忠、义、礼、智、信、仁等传统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揭示了中华传统道德的具体运用与规范。传承与创新君子文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在促进新时代社会和谐、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发挥君子文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使其走向大众,为大众所接受,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众与君子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公共阐释是可供选择之一。实现公共阐释与君子文化的结合,无疑是一个新的有益尝试,也是历史现实化的巨大理论动力,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相关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君子文化及其大众走向

君子一词渊源既深,由来已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周易》中出现21次,在《易传》中出现104次,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出现304次,虽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但其内涵和文化构成却跟随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它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传统经典《尚书》中即已出现相关之语,如“君子所其无逸”“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等,但此时所言及的“君子”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君”与“子”的合称,本义源自“君”,代指当时社会中的贵族和执政者,是与“小人”“庶人”“野人”相对的称呼。到了《周易》中所言的君子,其内涵就不仅仅是指统治者了,更增添了些许“德行”之意蕴,君子也逐渐由“天命君子”向“事业君子”转化①傅荣昌:《“君子”历史演变刍议》,《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如“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等。

至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尤其是在“礼崩乐坏”的影响下,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以阐明“君临天下之术”,君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君子的含义也在此时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其所指代的范围也扩展至卿大夫中具有高尚道德的这一类群体。这一时期,对君子一语做出较大贡献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他(们)将君子从原始的身份指向改造为道德指向,而且这种道德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②《论语·述而》。,这也就是说圣人并非一般人能企及的,而君子却是可以经过后天奋斗实现的。此时所言的君子内涵丰富,有相应的标准及要求,且多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说明,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除此之外,道家学派也是对君子关注较多的学派之一,它从诸多维度指出了君子所应具备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由此,君子被赋予了更多的有关道德、人格、行为方面的意义,君子也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唐宋以后,君子一方面继续保持着其对人格、信仰、道德等方面的传统追求,另一方面在佛教等外来思想的刺激下,君子也从中汲取了慈悲、悯人等人文思想,君子内涵的丰富性得以进一步提升。君子文化也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得到了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的支持与认同,并积淀为中华文化的深层次特征,这可以从历代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典籍、著述、家风家训中觅得其踪迹。

近代以来,谋求民族独立、富国强兵成为时代最强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不懈奋斗,他们彰显了传统的君子之道和君子之风,从民族大义的角度升华了君子文化,爱国为民、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维新变法成为君子文化的新注脚,历史将他们亲切地称之为“君子”,如“戊戌六君子”等。当代时期,君子文化(君子人格、君子之道、君子之风、君子教育)又重现其光彩,它走进校园、走进企业③[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儒家学说》,《社会科学报》2013年4月4日。、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向国家,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由此也可以看出,君子文化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君子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不论是其内涵变化,还是文化传播者、接受者,抑或是文化的社会意义,无一不凸显着其走向大众的趋势,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近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挖掘,君子文化在其中的地位也逐渐受到关注,从次中心走向中心,君子文化的当代意义与践行成为热点①张述存:《论君子文化及其当代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为了适应君子文化的大众走向,对其进行公共阐释是必然之举。

二、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趋势

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是公共阐释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共阐释是在对西方阐释学理论批判与继承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目的是建立属于当代中国的公共阐释理论。公共阐释出现后,就如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学界展开了相当的探讨与研究,公共阐释也逐渐由单纯的理论建构走向了多学科交叉运用的阶段,与历史、文艺、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领域的结合愈来愈紧密,同时也与各个学科内部的具体相关内容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兼容性。随着公共阐释理论的不断深入,其结合范围也不断扩大,与文化领域相融合,形成文化公共阐释是必然趋势,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只是作一尝试而已,以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进而,在君子文化公共阐释之上实现文化范围的扩大,由地域文化转向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公共阐释理论,为增强当代中国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

在大文化观视域下,整个社会活动皆是文化的一部分,所有人都在参与文化创造活动,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都是文化的,“共同体的历史文化是个体历史意识外在表现的总和”②孟钟捷:《公共阐释理论视域下的公共历史文化机制建设》,《历史研究》2018年第1期。,文化价值与文化空间是共享的和开放的,这样,文化自然地也就过渡为了公共文化,具有非排他性,公共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就不难理解了。从人的社会属性来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01页。,它所创造出的文化也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公共阐释以“公共”为唯一限定词,着重强调和突出阐释活动的普遍性和公共有效性,这与文化的公共属性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耦合度,君子文化也是如此。

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就是要对一切文本,特别是艰涩、晦暗的文本进行转化,在理解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公共领域开辟一个公共的文化场域,进而塑造更大范围的文化认同以及构成一个积极互动的多方共同体,这对满足新时代人民需求以及对社会治理有莫大的裨益。

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之一,且是其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9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就是历经数千年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君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融汇点和落脚点⑤钱念孙:《君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学术界》2017年第1期。,彰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的形成需要汇聚全民族的磅礴力量,在这一进程中必须保证力量的统一性和正向性,而这正是发挥君子文化所倡导的积极、向上、向善、和合、忧国的情怀和人格信仰,引导着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筑牢道德的根基作用的时候,实现君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关键一步,而公共阐释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君子”一词从西周出现,而后它从身份地位的概念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这一历史性转变在孔子手里完成①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78页。。后又历经时代的填充,君子文化日益丰满,在历代典籍、百姓日用以及家风家训中均可见其身影,君子成为人人追求的人文境界,君子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随着时间的变迁,君子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现代转向,它不再拘泥于文化本身,转而走向普罗大众,以求在文化与公众之间取得最大公约数,发挥文化的社会功效。在文化现代转向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主旋律,这就首先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新的突破,而公共阐释以公共理性为标准,以期探求真理和服务公众,君子文化正可以以此为契机,实现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现代延伸以及在空间维度上的现代拓展,进一步凸显其“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效能,更好地推进文化的现代转向,从而实现其更高水平的发展和构建更为完善的话语体系。

三、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实践基础与挑战

君子文化走向大众,与他们进行“交流”与“理解”的活动早已开展,只是没有冠之以“公共阐释”其名而已。此处所谓的“交流”是指一种互动过程,既包括君子文化对公众的熏陶与教化,也涵盖公众对君子文化的系统梳理与升华;所谓的“理解”是指君子文化得以升华,通过文化认同而内化为公众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由不确定性转变为确定性。从实际来说,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一是有关君子文化的通俗读物编纂,如《中国古代的君子文化》《君子文化读本》《中华君子文化读本》《君子之道》《君子之学:养成圣贤的教育传统》《君子格言选释》等著述的出版,它们基于事实,把深奥、不易理解的君子文化,如个体道德、社会关系和家国情怀等,转变为了通俗易懂的文本,很好地连接起了君子历史文化与现实关照,并最大限度地为多种话语共同体所理解和接受,实现了雅俗共赏。

二是系列理论文章与文化论坛的开展。如2014年,安徽省社科院钱念孙在《光明日报》刊发《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对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此文一经发表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直接推动了君子文化的研究与发展,相关文章迅速出现。2015年,首届君子文化论坛举行,其主题是“君子文化与当代社会”;2016年,第二届君子文化论坛举行,其主题为“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2017年,第三届君子文化论坛举行,其主题为“君子文化·当代实践”;2018年,第四届君子文化论坛举行,其主题为“新时代·新君子·新使命”。由上可见,理论文章与文化论坛关注的焦点是君子文化的当代阐释,如何把君子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与生活之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话语,这也为君子文化的公共阐释夯实了根基。

三是君子文化研究重镇的出现。较早关注君子文化的安徽省社科院最先成立了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并且安徽省也成立君子文化研究会。其后,浙江大学和江苏省社科院也先后成立了君子文化研究中心。近来,湖南省也成立了君子文化研究会。另外,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民间学者对君子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形成了一批研究重镇,相关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机构与个人不断进行学术交流与实践指导,君子文化的大众走向进一步凸显出来,君子文化研究正从星星之火转向燎原之势。

四是君子文化的地方实践。在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背景下,各个地方都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其中君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热点之一。如安徽将桐城和蒙城两座文化古城确定为君子文化推广试点县,山东威海举办了“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活动,辽宁大连、河南长垣也开展了以君子文化为主题的实践。除此之外,君子文化进校园也是实践的重要方面,如汝城思源学校、蓝山县博爱学校以及一些高等院校均举行了相关活动。

五是君子文化已嵌入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如“君子动口不动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有恩不报非君子”等①钱念孙等选著:《君子格言选释》,合肥:黄山书社,2016年,第351-355页。已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它们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信条和规范,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以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方式调整着人们的态度、思维和取向。

尽管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在其走向深入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些许隐忧:

一是就公共阐释本身而言,阐释不仅仅是属于哲学家的艰涩难懂的哲学范畴,更是属于平常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实践范畴,就此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把阐释学本身实现公共阐释,也即是阐释学的公共阐释,让公众理解其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获得日后进行阐释的基本理论,这是最基础的要求;其次是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的转化与沟通,每个个体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教育背景都有权利且都会对殊异的文本进行个体阐释,由此而产生的个体阐释无非有两种结果:一是个体阐释得以升华,融入公共阐释之中;二是个体阐释囿于局限而未被公共阐释接受与容纳,最终沦为私人阐释而被淘汰,这其中必须要注意部分被接纳、部分未被接纳的情况的存在。但现实是由于某些原因,实现二者转化的机制尚不健全与完善,公共阐释与个体阐释之间出现了断裂,如社会阶层的存在,导致阶层阐释存在差异,阶层之间及阶层个体间能否形成公共阐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最后是公共阐释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以,在超越个体阐释形成公共阐释后,公共阐释如何给身处不同公共领域的人们以启示,对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做出改变。

二是就错误的社会思潮而言,公共阐释易受其影响,在现代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政治虚无主义以及西方崇拜论等社会思潮及其变种不断侵蚀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文本进行歪曲理解与阐释,公共历史文化的面貌越来越多样化且模糊,这就影响了社会风气与公共舆论,使文化偏离原有的本真,与其价值初衷相去甚远,且这些社会思潮在互联网的掩饰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场,他们打着科学或专家的名号大行其事,有意或无意地对原始文本和作者意图做出误解或曲解,对公共领域内的舆论起着错误的引导,“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共舆论的领域”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页。,它所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要旗帜鲜明地加以批驳与反对。

三是就君子文化系统研究而言,君子文化是修身哲学、知行体系、理想化的人格体系、道德体系的统一体,甚至有学者认为孔子的全部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就是“君子之道”,②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50页。对它的研究既包括经典文献的分析、君子文化的学理分析③周兰桂:《论君子文化的本土语境与学理特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精神层面的解读,也应该涵盖实践层面的指导,而后者更具急迫性。但实际情况是与此不相平衡的,学术研究与实践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君子文化公共阐释需要进一步加强,注重在实践维度的价值考量,在公众理解、传播与认同中增强其时代活力和生命力,把它转化为净化社会风气、助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

四、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基本原则

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是公共阐释理论的具体运用,使君子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定义可以大致概括为:是阐释者以君子文化形成过程中普遍的历史前提为立足点,以大文化观的范围为阐释对象,以公共理性为边界约束,且是可公度的有效阐释。从以上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理性原则。无论任何阐释都要以理性为根据和约束,阐释在生成、流传、演化过程中都要保持理性,这是阐释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阐释科学性的基本保证。阐释过程中可以有非理性因子参与,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而且这些非理性因子也是必要的,他们以想象力、激情而为理性阐释提供动力和灵感,非理性因子只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甄别、提纯程序就可以与理性阐释很好地共在。理性也是君子文化公共阐释过程中的基石和指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拍脑袋做事,如此出现的阐释才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另外,也鼓励头脑风暴式的创新阐释,积极地把灵感性的阐释升华为公共理性阐释。

二是澄明性原则。阐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澄明”,使公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文本加以转化,向公众敞开,建构一个可以共享的精神场域,实现文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过程主要是关照公众关心的话题。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就是要把君子文化中的优秀文化置入公共视野,为公众所理解,以本土化的资源重新阐释文本,重点是以君子文化中的特色文化为核心,如“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与时俱进品质、“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的义利观、“君子不争”“矜而不争”“为而不争”的争让观、“穷不失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穷达观、“天下为公”“平天下”的天下观等,以人们惯用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来加以阐释,形成通俗易懂的新文本,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

三是超越性原则。所谓超越性阐释,主要是针对公共阐释和个体阐释而言的,就是要在个体阐释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无你、我、他个体之别,形成公共阐释。个体阐释是出现公共阐释的原动力和根基,在最大限度上与公共阐释耦合是个体阐释的最终归宿,不能与公共阐释相结合的个体阐释最终难逃被湮没难现的命运。君子文化内容驳杂,每个个体都对其进行着不同程度的阐释,由此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且参差不齐的个体阐释,只有不断寻求超越与扬弃的个体阐释,才能变为公共阐释,如尊崇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品性、追求人的精神、实现人的发展等君子文化的个体阐释就不断上升为公共阐释。

四是建构性原则。公共阐释的形成不仅是个体阐释的升华过程,还是对个体阐释的逐渐修正,其要义就是要在阐释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并提升公共理性,在公共领域中构建公共阐释,达到阐释的教化与实践价值。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凝练就是在公众中升华个人阐释,构建公共理性,提升公共文化水平和公共视域。也就是说,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就是要建构自身的公共理解,实现其中蕴含的教化意义,既重视沟通昨天、今天与明天的历时性阐释,也关注连接此处与彼处的共时性阐释。

五是反思性原则。公共阐释是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在阐释文本意义的过程中不是纯粹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强制对象以己意,而是不断反求诸己,反思正己,也即是要“吾日三省吾身”,此外还要汲取个体阐释中的合理成分,积极与之对话,不断增补自身,以此形成新的公共阐释。君子文化公共阐释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在交流与理解中反省过往,查找其中的不足,对随意裁剪阐释对象的做法及时制动;在驳杂的个体阐释中进行筛选,实现个体阐释的公共性转化,补充业已形成的公共阐释。

六是辩证性原则。人类历史本身就处于辩证发展之中,世界是辩证的世界,由对世界进行阐释而升华的公共阐释自然也是辩证的阐释,这在本质上要求阐释必须是革命的和批判的,对社会发展以辩证的眼光待之。从辩证法出发可以看出君子文化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其中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君子文化公共阐释中要以联系的、发展的、运动的、矛盾的辩证观点为指导,基于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理性阐释,这是保证公共阐释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机制之一。

五、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深入推进

君子文化公共阐释不仅是一种理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行动哲学”,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着人们的道德精神与道德规范。在具体的实践进程中,要做到超越文本自身,把文本作为进入现实的廊道,既不简单的进行文本阐释,也不对当下生活进行直接阐释,而是做到二者之间的相互映照,最终达到超越实践本身的更高层次,“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①[德]伽达默尔著,夏镇平译:《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46页。;认识和承认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利用自媒体技术超越个体与公共间的鸿沟,这就既要避免公共对个体的抹杀,也要避免个体对公共空间的挤压,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即是要“执中”。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不是唯一渠道,多主体的配合才是最佳机制,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个体、学界、国家三者间的互动与融合,也即是要不断增强个体进行理性阐释的能动性与自觉性,提升学界向公众普及专业知识的责任意识,增强国家培育现代公共阐释的能力,唯如此,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

具体来说,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深入推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从时空维度来讲。一方面是时间维度,共时与历时并存的状态对阐释固然十分重要,但同时也必须注意阐释对象、阐释手段都是历史不断发展的结果,存在着普遍的共时与历时不同步的现象,这就要求在阐释中辩证地把握二者的关系。君子文化是历史演进的产物,随着时间变迁而变得厚重、淳朴,散发着诱人的“老酒气息”。从西周初年开始,君子文化逐渐积淀并成形,此后历经数千年时间而不断,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为全民族树立了道德典范。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其历史文化进行阐释,从中汲取智慧力量,科学分析与概括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与科学内涵,梳理出共时性发展和历时性挑战的主脉络,同时也必须注意这一阐释过程是动态的,辩证对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凝聚社会文化共识,探寻出一条适合更具普遍意义的文化公共阐释之道。

另一方面是空间维度,君子文化是一个整体,但地域性的君子文化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君子文化在河南长垣就突出地体现为“饿死不要饭”以及一个棉签起家的卫材产业、一把锤子起家的起重产业、一把勺子起家的烹饪产业、一把刷子起家的防腐产业等,这就需要考虑公共阐释理论的适用范围,能否从地域君子文化公共阐释转向更大范围的适应,适用对象也升级为更大的主体单元,这就要求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既做到文化范围内阐释对象的资源整合,又要注意阐释理论在空间适应主体上的不断拓宽,体现君子文化的共享性。

其次是从理用关系来讲。理即是学理建构,用即是具有运用,理与用是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是在公共阐释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结合,这也就是说既要把握公共阐释理论,也要注重君子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就前者而言,公共阐释是一种新理论,对它的研究尚不成熟,还需要学界从各方面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就后者而言,君子文化作为一种古老厚重而又生机勃勃的文化形态,它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及更新,在此二者之上的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理论建设任重而道远。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生成基础、历史逻辑、面对的挑战、理论适应性以及实现机制等都是需要重新构建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好个体与公共、理性与感性、批判与建构的关系,重点是处理好其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倾向,尤其是要注意“后真相”时代的影响,因为“后真相”也是一种记忆,它属于某类偏见的再现。①孟钟捷:《后真相与历史书写》,《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公共阐释要把追求真相、追求真理作为其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学理逐渐建构并完善的基础上,下一步需要探讨的就是它的实践问题,这既是对学理的检验,也是对学理反思、修正的过程。中国哲学素来强调致用,所谓“礼者,履也”,就是说明传统礼仪道德不仅是说教哲学,而且其重在实践。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用的范围来说,首先是威海、长垣等地域,然后是更大的地理空间,甚至超越民族国家,达到更高级别的共同体;二是从用的时间来说,它最直接的作用对象就是当代社会,养成理想人格,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升文明程度,但它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延伸性,对今后一段时间来说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三是从用的主体来说,个人、社会、国家都是其接受与传播对象。简而言之,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用就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展示君子文化的时代魅力和现代价值,发挥文化的涵养与教化功能,进一步扩展至其他文化领域,为文化公共阐释的世界转向提供可能,把中华思想活水向外“输出”,增强文化自信,最终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

最后是从推进主体来讲。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多方参与,从一般主体来说,主要包括个体、学界、国家三者。

个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个体阐释无时无刻地在发生和进行着,这是公共阐释的来源和基础。君子文化内容磅礴,每个人依据自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对其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权力进行阐释,由此就形成了大量的个体阐释,毕竟“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68页。。在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个体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阐释热情,形成大量的个体阐释成果,为实现公共阐释夯实根基,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此意。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阶段需要特别注意“修身”的重要性。

学界是公共阐释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学理建设与运用指导的重要职责。学界是由大量高层次知识分子组成的,他们拥有思辨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成熟的逻辑、理性的态度和开阔的眼界,是公共阐释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上述论及的是学界的“被需要”,另外还需要发挥学界的“主动作为”意识,增强其责任感与积极性,为公共阐释做出贡献。此外,学界还要为这一工作的开展储备必要的知识和人才,提高阐释能力,以专业知识增强文化的可触及性和可传承性,更好地发挥君子文化“以文化人”以及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哺育与涵养的作用。

国家是更高意义上的推进主体,它的决定更具有影响力和执行力。

对待传统文化,冯友兰先生提出了“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方法,“照着讲”就是追本溯源,领悟文化真谛,照着文化本来面目,继续传承;“接着讲”就是在揭示文化本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需求,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以体现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文化与公共阐释的结合就是“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有机融合,无论是主流文化,抑或是地域文化无不如此,在强调文化差异性、多元化的同时,也要对文化的统一性、一体化有清醒的认识。由此,在公共阐释理论视域下,从文化个体走向文化整体过程中,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只是一个开端和尝试,也就是说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具有一定的症候学意义,这既为君子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公共阐释理论提供了实践检验与反思的空间。

猜你喜欢
君子个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君子无所争
谁远谁近?
有君子之道四焉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