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召海
在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明白了一个人的生命必须和百姓相连,百姓的是就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是,这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值得回忆的好新闻!
还记得2003年初,我在新疆巴楚地震灾区采访,被这看似贫穷落后的琼库恰克乡乡民感动,也被党中央及新疆各族人民帮助巴楚灾区重建家园的场景感动。作为一名汉族记者,我在维吾尔族村落里采访时,得到维吾尔族百姓最热情的招待,从而改变我了对记者工作的看法,更加执着地爱惜这个工作了。
最初在采访时,喜欢去采集所谓大的新闻,不愿去基层,更不愿去条件差的基层采访,怕吃苦,而且我发现记者工作实在繁琐,文字把握要求难,最难的是必须真实,这“真实”两字足以让一个记者跑断腿、磨破嘴。接下来立意要鲜明,好的新闻一看便可以把人的目光紧紧抓住,但“立意”也非一个记者能随便把握好的,很多记者一年发了上百篇新闻,但经典的也就那么几篇,所以我有些讨厌自己的工作,每天心烦意乱,也没有写出几篇好新闻。
最难受的是,你有时信心百倍地去采访别人,而被采访的人突然有气或心情不好,不但不配合,有时还会发点脾气,“撵你,没商量”,更有甚者坚决拒绝采访,任你怎么去说,决不透露任何信息,而你逐渐失望,只好自己气自己了。
那年巴楚突然地震,新疆乃至全国的记者都聚集到了巴楚灾区一线采访,很多重大新闻在全国知名大报刊登,我当时也特别动心,但又怕路途遥远,摸不到地方,怕维吾尔族人可能不配合,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前去。在近2000公里的路途中,我看到一个个城市从车窗划过,一个个村落从眼前出现消失,最后剩下大面积的荒漠、旱地,思想却一刻不停止,让我感到南疆的土地广阔,也感到绿色与水在那里多么重要呀!终于看到绿色的块面时,就可以感到绿洲在新疆的意义了,那里是生命的摇篮,是人们可以生存的疆域。
来到巴楚琼库恰克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倒塌的房屋,触目惊心,再看已有很多人开始在倒塌的房屋前面或后面开始建造新房。当我来到琼库恰克乡九村学校时,看到高大的杏树下,孩子们正在上课,朗朗的读书声传过树林、田野,我便一下喜欢上了这个民族,他们爱种树,在那里,杏树、桑树、桃树、苹果树……一片片在六月的灾区还是那么旺盛碧绿,多像维吾尔民族的精神。
于是我走近群众与村民交谈,与老师、与学生交谈,他们热情地叙说,校长更是泪流满面地告诉我,党和人民无偿给他们建设新学校。我放眼望去,见到了正在建设学校的建筑工人,在南疆高达近零上40摄氏度的高温下坚持工作。我被这一幕幕情景感动,采访完一个地方去别的地方时,在路上遇到维吾尔村民,他们都会用右手抚胸低头,向我问候,被这样的礼节尊重,我突然感到基层的百姓,多么朴实,多么深情呀!
在那里到处是桑树,我吃了路边的好些桑葚,有时也去村民的园里摘些桑子。吃完后我去付钱,人家不要,我赶忙说:“我们城里人吃了别人的东西是要付钱的。”他们也听不懂汉话,我两手比划,可人家就是不要钱,走时,还硬送我一公斤多小白杏,这白杏真甜呀!我在这里呆了近六天,我每天都在感动中发现,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基层才更容易采访到好新闻,更能与百姓打成一片。
那次我写了六篇新闻,拍摄了照片,影像资料在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中多次报道,有些在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刊载,我还用文学及美术的形式创作了赴巴楚采访的场景和感想,在文学艺术刊物上刊载,有了巨大收获。
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除去浮躁心理,敢于下基层跑新闻,新闻里面是小中见大,朴素之中显华章,16年过去了,我的新闻在国家级、省级、地州级等报刊、网络刊载突破7500件用稿,我想,今后我非常愿意去基层,愿意在群众中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