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民事权利及法律保护

2019-12-14 13:51:53冯艳军
法制博览 2019年13期
关键词:调解机制民事权利权益保护法

冯艳军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军官教育培训部,辽宁 大连 116001

一、创设《军人民事权益保护法》

军人民事权利的保护根本在于立法,一直以来,我国对军人民事权利的保护集中于《兵役法》、《国防法》、《抚恤条例》等等,虽然内容丰富,但尚未形成军人民事权利保护体系,更不利于军人在司法实践中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应制定《军人民事权益保护法》,将散见于其他法律中关于保护军人民事权利的内容进行整合,构建现代化的立法保护体系。在现代法治社会,通过制定《军人民事权益保护法》,有助于稳定部队军心,为实现现代化国防奠定基础,比如在收入分配方面,现阶段军人合法收益偏低,仅仅满足军人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在子女教育、家庭住房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应借助《军人民事权益保护法》,明确军人权益,提高军人及其家属待遇。同时,由于我国军人权益立法缺失,导致军人民事权益频繁遭遇侵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军,并不仅仅是强化军人的义务,也要考虑到军人的权益,制定《军人民事权益保护法》,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军人权益。此外,《军人民事权益保护法》应侧重保护军民权益分派,并对军人人格权、荣誉权、财产权益进行特殊保护,并且在军人婚姻中起到作用。相比其他群体,军人群体性质特殊,需要利用《军人民事权益保护法》格外进行保护,确保军人民事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探索合适的军人民事诉讼制度

立法保护是军人民事权利保护的基础,军人民事诉讼制度更是决定立法保护效果的关键。探索合适的军人民事诉讼制度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其一,出台便于军人民事诉讼的司法解释。军人民事诉讼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应对军人民事诉讼采取专项制度,比如诉讼费用、诉讼周期、证据收集等多个环节,国家司法部门应结合军队实际情况开展研讨活动,制定适合军人民事诉讼的相关解释,确保军人群体在民事诉讼上更加便捷,尤其是要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及时维系军人民事合法权益。其二,为军人行使诉讼权提供便利。随着我国对军人民事权利关注度提升,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应秉承“司法为兵”原则,减少军人诉累,为军人行使诉讼权利提供最大的便捷。在一般情况下,军人的流动性强,日常驻军位置较为偏远,应设立派出法庭,深入到军队驻扎区域,提供主动式的诉讼审判。同时,鉴于军人事务繁忙,在不违反民事诉讼法规定前提下,应允许军人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立案,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既提升了司法效率,也缩短了军人诉讼时间。军人民事诉讼制度应不断完善,朝着更便于军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更能确保军人民事权益得到最好的保障。当军人民事权利立法完善、司法程序健全,军人的合法权益自然就会得到更大的保障。

三、建立军内民事纠纷调解机制

维护军人民事权利,不仅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更可以采用调解、仲裁、协商等多种途径,这些途径不仅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更能提高军人民事权利的保护效率,尤其是纠纷调解机制,在保护质量、保护效率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都有着“坏的和解胜于好的诉讼”,借助纠纷调解有助于军人之间形成互谦互让的关系,有助于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在现代军队建设中,应成立专业的纠纷调解委员会,主要适用军人民事纠纷,并划分相应的等级,初级调解委员会由班长、排长担任,用于调解管辖区域内的民事纠纷;中级调解委员会由连长担任,负责初级调解委员会尚未解决的纠纷;高级调解委员会由团长担任,并配备相应的法律专业人才,调解军人之间的重大民事纠纷。值得注意的是,军内民事纠纷调解机制必须由双方当事人认可,并最终认可调解结果,如有任何一方不同意进行调解,军队应帮助当事人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同时,各个层级的调解人员也应熟悉相应的法律常识,并针对纠纷调解成果总结经验,确保调解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并具有公平性。

四、结论

军队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机构,军队稳定关系到国家安全,军人权益保障更与军队稳定息息相关。在现代法治社会,军人民事权利保障至关重要,通过合法的权益保障不仅能够维护我国司法公平,更能激发军人群体为国奉献、尽忠职守的热忱。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应持续关注军人民事权利保障工作,通过创设《军人民事权益保护法》、探索合适的军人民事诉讼制度以及建立军内民事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不断强化军人民事权利的保障,为构建和谐的军民关系奠定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调解机制民事权利权益保护法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成员国间冲突调解机制初探
俄罗斯研究(2020年3期)2020-08-11 09:09:2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网购中的应用分析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30
肚子里的宝宝享有民事权利吗
伴侣(2017年10期)2017-10-21 00:25:07
浅谈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纠纷调解机制
论人格权的性质
法制与社会(2017年4期)2017-03-01 09:02:16
探析新加坡儿童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金融法苑(2015年1期)2015-09-07 07:43:3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
民法总则如何反映民事权利?
求是学刊(2015年4期)2015-07-30 01:31:50
完善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