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意蕴

2019-12-14 11:52裴广一
桂海论丛 2019年6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环境保护文明

□ 裴广一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化了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内在统一的认识,始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历史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为了更好理解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笔者从七个维度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意蕴进行归纳阐释。

一、历史维度: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文化传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的生态思想。

(一)批判性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文明素来注重生态保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具有有机整体的世界观,具有万物平等,敬畏自然,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哲理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相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到的价值,是解决当今世界全球性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文化基础。习近平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两山理论”的核心内涵正是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中。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恩格斯前瞻性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受动的、受约束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人类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一样”[2],自然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通过劳动改造和美化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人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统一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3]89。马克思还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3]92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沉思,渗透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科学阐释了人的实践的本质,与我们当下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努力是息息相通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依赖自然界,而不是自然界依赖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给我们的行动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多次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发出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结果又消除了。”[4]自然界并不是温顺的奴隶,我们人类不能以一种征服者的姿态去改造、利用自然,否则自然界将给予人类以致命的报复和回击。自然界向人类提出了严重的警告:人类可以尊重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使得自然界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但也可以肆意破坏自然、自掘坟墓,埋葬人类自己。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5]。

习近平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6]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这启示我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利用主观和客观两个尺度。如果只从主观尺度出发而忽略了客观尺度,就会形成人类中心主义,形成资本主义式的掠夺性的开发,必然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8]

(三)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的生态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毛泽东的“绿化治水”生态保护思想,邓小平的“协调、促进、发展”的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等都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生态方面的前瞻性思维。毋庸讳言,过去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有过惨痛教训。由于片面追求GDP,部分地区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顺应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要求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使得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发扬并深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有关生态建设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价值维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自然、社会是紧密联系着的一个整体。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严格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社会活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些理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顺应自然,应该怎样对待环境,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呢?我们进行经济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要有主动保护自然的态度,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要努力寻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平衡点;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新体系和绿色生活方式,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使社会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9]

顺应自然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受制于自然,而是要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地合理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习近平同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一定程度上与他对生活实践的思考有关。1969年,习近平同志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当知青时,就与当地老百姓一道打淤地坝,利用当地沟壑纵横和水土易流失的特点,从沟道两侧山体铲土,用泥土筑坝拦截汛期洪水淤地、漫平、造田。这样,既能减少水土流失,又能增加良田。今天,提倡顺应自然,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场巨大考验,改善环境质量不是一个短时间的过程,而是一场持久的攻坚之战。

三、民生维度:以民生福祉为本

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直秉持着坚定的民生立场——以人为本。

(一)生态环境问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突出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拓展空间和基本原料,是生产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又有生态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民生福祉的基本构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质、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有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越来越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5]强调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是习近平同志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认识的升华,也是提高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具体化。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由于一些地方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消耗资源储量和环境容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城市的空气被污染,很多农村的饮用水不达标,植被、耕地等环境要素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导致的水、气等环境质量下降直接危及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习近平同志指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11]解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保障人民生存权利、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迫切任务。

“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了这两方面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从而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12]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充分表明了发展经济、治理环境和改善民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必须统一到优美的生态环境上来,只有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才能较好实现环境的民生效益。2014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由“奔小康”到“要健康”,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的关注度也不断上升,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生产安全可靠的绿色产品,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有效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是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随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生态环境是体现群众幸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只有创造出更为优越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居住环境,才能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增进人民福祉。

四、经济维度: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习近平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二者的关系形象地比作“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生态经济观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实际,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既存在矛盾又可以统一。生态环境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抓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生态文明建设不能采取停止经济发展的办法解决,保护环境优先不是反对发展经济,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我们可以把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无节制消耗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种状况如不改变,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反过来必然导致我国发展的后劲和空间越来越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和矛盾问题,根本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两山论”。习近平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针对“两山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集中阐述,提出“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13]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讲话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

(二)习近平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生态经济观,突破了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的局限性

不少地方存在片面理解“两山论”现象,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意味着重视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忽略经济建设,又或者是把两者对立起来。其实不然,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经济发展不敢迈出步伐就简单化、绝对化了;反之,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践证明同样是行不通的。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对“两山论”作出进一步阐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4]这一回答更加明确阐释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已成为中国所面临的突出矛盾,习近平指出,拥有了绿水青山就等于拥有了金山银山,可以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不能再走老路,根本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剧增为代价的高增长,必然造成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只追求金山银山而不顾绿水青山,甚至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的论述,破解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体现了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把握更加科学,有利于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出一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新路。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与效益上来,是有效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治本之策。

五、系统维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整体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他从整体性原则、系统论的角度提出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坚持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指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8]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各元素、各组织相互交织的整体系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打通彼此间的“阻隔”与“经脉”,逐步形成自然环境保护的合力,通盘考虑、整体谋划,才能打造政府、企业、非正式组织合力共治的生态治理格局。不断强化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现象,牢固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共创共享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

(二)坚持全地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5]“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15]习近平总书记生动阐释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对全地域的整个生态系统,既包括传统的“山水林田湖”,又纳入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涵盖广泛且完整。各地域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项目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的生命共同体为前提。

(三)坚持全过程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坚持全过程整体施策、统筹兼顾,多措并举,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习近平总书记举例说:“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5]否则,很容易由于急功近利而顾此失彼,甚至眼光短浅而舍本逐末、因小失大。比如,护田的只管护田、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最终导致对生态环境由于缺少统筹兼顾而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算大账、算整体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才能既治标又治本,实现环境治理的根本改变。“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5]。秉持整体性、系统性原则,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与全面突破。

六、法治维度: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61]174“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16]176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的坚强信心。

(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最严”生态法治观牢牢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充分表达了中央的坚决态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根本性变革,也是一场触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层次革命。一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之所以得不到有效制止,有的地方甚至达到恣意妄为的程度,症结在于法律法规偏软、惩处不力。习近平深刻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5]只有依靠最严格、最严密的制度和法治,让生态保护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刚性的约束和高压线,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才有可靠和持久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和顶层设计,陆续出台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三大行动计划、“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开始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出,可以说保护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的“四梁八柱”的推动力度前所未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触碰和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红线,形成了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犯罪的浓厚氛围。习近平指出:“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7]有了正确的导向,有了法治的尊严,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长效的、坚强的保障。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备的责任追究制度

习近平强调:“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16]99一些地方之所以抓经济增长劲头大、抓生态保护力度弱,要害在于“GDP至上”的考核体系始终在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GDP成为选拔任用干部最简易的衡量标尺,这样的考核方式不改变,各级干部就很难真正自觉建设生态文明。

习近平指出:“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16]99必须彻底转变观念,不再以单纯的GDP增长论英雄,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以及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

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人民福祉,又事关发展方式,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必须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筑牢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防护墙。同时,要采取分类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有的地方即使生产总值排位下滑,但是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也是英雄;相反,即使GDP增长了,如果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不但不算政绩,而且还要追究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的责任,真正落实终身追究责任。坚持用制度管人,按法规办事,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愿景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七、世界维度:共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瞻远瞩,具有立足人类未来、共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视野。“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5]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地方,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生态环境问题绝非是在一朝一夕之间以一国之力可以解决的。

(一)我国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并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习近平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各种国际会议倡导并努力推动其他国家携手一起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代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应对世界能源和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习近平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的重要论述顺应时代潮流,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对于引导国际生态环境变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是事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及时有力的行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习近平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就像一场赛车一样,有的车已经跑了很远,有的车刚刚出发,这个时候用统一尺度来限制车速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平的。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多作表率,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重要原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愿。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不是说发展中国家就不要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了,而是说要符合发展中国家能力和要求。”[18]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以最大的决心和最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有力推动达成了《巴黎协定》,并积极引导推进《巴黎协定》后续谈判进程;中国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倡导推动建立合作共赢和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方面是积极主动、严肃认真的。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为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为世界各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思想、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可供其他国家借鉴。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坚定不移地履行承诺,为实现2030年的碳排放峰值目标和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目标,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为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世界是紧密联系着的一个整体,我国坚持环境友好,站在全球的角度贡献中国思想、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来实现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鼓励引导各国各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国际间合作、共同改善环境;只有各国各地区一起团结起来,坚持合作共赢的方针,使自身的生态建设取得成效,才能共同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同时,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更好地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这些举措不仅是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履行大国责任的表现,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作为占世界人口总量近五分之一的大国,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延续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环境保护文明
环境保护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请文明演绎
绿水青山
漫说文明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