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乔
(邢台现代职业学校河北邢台 054000)
在养牛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温度忽然变化等,引起一些疾病,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说近年来经常发生的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热、布氏杆菌病等疫病,传播性较强,发病较急,死亡率也较高,一旦发生会给规模牛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规模牛场需要采取有效的疫病防治措施,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就目前来说,疫病防治已成为规模牛场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简单分析。
目前来说,危害规模牛场的疫病主要有口蹄疫、牛流行热、结核病、巴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等。其中危害性最大的就是结核病和口蹄疫,其次是巴氏杆菌病和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的发病特点是传播范围广泛、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发病率50%~100%,犊牛死亡率很高,因此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失很严重。而随着养牛业规模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结核病的发生率在逐渐上升,而对于结核病的检测主要是依靠提纯结核菌素皮内注射。
当前很多规模牛场进行配种,选择的是使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配种,这种配种技术比较方便,成本也较低,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农村的个体饲养户对这项技术不太了解,掌握不熟练,不重视消毒,导致牛的生殖道受到严重损伤,并伴随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导致很多细菌在生殖道内滋生,进而诱发一些疾病,比如牛子宫内膜炎、乳牛下痢等。而且在牛发生疾病后还不愿意投入成本进行防治,有的滥用抗生素,有的拖好久才进行治疗,有的在病牛好转之后立刻停药等,导致产科病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使用冷冻精液进行配种时,一些杂交的牛犊比较大,很容易引发难产,继而威胁母牛的健康。
规模牛场中的牛群密度越来越大,每天产生的排泄物和废弃物较多,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保持饲养环境卫生,将会给寄生虫繁殖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规模牛场寄生虫病发生几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会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制约。目前来说,威胁规模牛场的寄生虫种类有十多种,吸虫、线虫、绦虫等。而很多规模牛场没有制定科学的驱虫程序,一般是在寄生虫病发生之后进行对症治疗,选择的驱虫药物作用不明显,防治效果较差。这些导致牛的生长速度较慢,饲料利用率降低,还有一些寄生虫可能影响到牛皮的完整性,影响到养殖单位的经济收益。严重的寄生虫病甚至可能引发其他感染或死亡。
对兽药的滥用和盲目使用,基本上是畜牧养殖领域的常见和重点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规模牛场进行疫病防治主要是依靠本场的技术人员,不少人员对于疫病防治的知识知晓不多,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理论知识不够丰富,多是依靠日常工作经验开展相关工作,再加上养殖人员过于相信兽药的效果,对于兽药的依赖性很大,所以出现盲目使用兽药、过度用药等问题,影响疫病防治成效。
规模牛场养殖技术人员对于疫病防治的认识不足,不能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工作出现较多的问题。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于疫病防治知识缺少全面性的认识,自己的工作经验也不够充足,缺乏疫病防治意识。养殖人员对于牛疫病的认知不足,不知道牛疫病的种类和危害性,也不会辨别牛疫病的发生征兆,无法有效开展疫病防治工作。
饲养环境不良是导致规模牛场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规模牛场要注意加强日常消毒工作,及时打扫卫生,保持饲养环境干净整洁,为牛只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在这方面,规模牛场需要重视消毒药物的选择,结合消毒目标和场所选择各自适用的药物,比如环境消毒,可以选择生石灰等,在牛舍和其他场所的地面、墙壁等处进行喷洒消毒。
饲养管理是关系到牛只抵抗力的关键,也是引发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以重视。
一是科学饲喂,使用优质的饲料和饮水,保证营养丰富、充分,能提供不同年龄段的牛和不同饲养目标的牛的生长所需养分;定点进行饲喂,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一次性饲喂过度或长时间饥饿;注意饲料营养成分搭配要合理,避免混入异物等,以免划伤肠道;如果发现粪便不正常,要及时进行处置。在日粮中可以增加适当的微生态产品,比如益生菌等,维持牛肠道菌群平衡。二是环境管理。及时对牛舍进行通风,保持空气质量良好;加强温湿度控制,根据外界环境和气温的变化,将牛舍内的温湿度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使牛的生活更加舒适;加强对牛的检查,如有异常及时进行隔离检查和治疗,一旦发病要对牛舍彻底消毒,做好灭蚊、灭鼠工作;配备专门的饲养员、饲养用具;对病牛的尸体、粪便、污物、食用过的饲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外来病菌的进入。
规模牛场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养牛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规模牛场在发展过程中,疫病不可避免,重视牛疫病的防治工作,从饲养管理入手,掌握牛常见疫病的类型和发生特点,进行有效的防治,避免牛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牛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