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因明研究有两次热潮,一为唐代,以汉译著作《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为蓝本,开展因明注释和义理分析,以窥基为代表,所以我们称为窥基式的因明研究,其特点为基于佛教理论的论式研究。第二次热潮为中国现代,表现为佛学院、大学的因明教学与研究,成果丰硕,面世一批因明论文和著作,研究特色为逻辑式的因明研究,无论因明是否同于西方逻辑,此研究都与逻辑有关。
中国现代时期的因明研究者大多数人的逻辑观是:演绎逻辑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归纳逻辑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从此特征出发来看因明,并就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结构来比较因明的同异。大致形成三种研究取向:第一,仅仅研究三支论式,依三段论结构与特征审视因明三支论式,忽视喻依;第二,三支论式是演绎与归纳(类比)的综合;第三,因明是佛教的论证形式。当代因明研究又发展为五说,除以上三说外,还有现代演绎逻辑说和非形式逻辑说。第一、第二说比较中的同主要是大小前提和结论一样,异是次序不同或三支论式多了归纳(类比)等;第三说需要回答如何基于当下逻辑学科开展因明的研究;现代演绎逻辑说除随意命名外,实质上是对因明作形式化刻画,好像与因明本身无关;非形式逻辑说理应区别因明理论与因明应用之关系。因明究竟是什么?如何研究因明?
本专栏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新因明理论,尝试回答因明是什么、因明与佛学论证的关系、因明与中国古代论证比较三个领域的问题。
论文《因三相辩证》基于汉传因明翻译史,比对不同译本,提出唐代玄奘“因三相”翻译的重要意义:“三个术语式的句子”早已成为汉传因明史上的经典格言;和梵文原典相比较,玄奘在对“因三相”的内容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引入了新的元素。关于因三相义理,作者认为,第一相“遍是宗法性”是关于因法和宗之前陈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规定;它要求因法必须为宗之前陈所普遍具有。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是对宗同品和因法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规定;它要求所有具有因法所表示属性的事物也都具有宗之后陈所表示的属性。第二相和第三相是等值的,二者在语义上可以实现互推。第二相和第三相分别从正反两个不同方面各自实现着对于宗的证成。
论文《唯识比量与佛学论证》依据窥基《因明大疏》的唯识比量内容,认为唯识比量是解释《因明入正理论》“世间相违”句而以一个正确例证出现的。窥基在解释唯识比量时提出的三比量说(共比量、自比量、他比量)是对陈那二比量说(为自比量、为他比量)的发展,二者的不同在于划分的根据不同:三比量说是从论证者出发、二比量说是从论证作用出发的。唯识比量是正确的共比量,关键在于“真故”、“极成”和“自许”这些简别语,如“自许”表明是就正量部对唯识派的批判而立量的,就正量部批判唯识派而言,是他比量(从对方观点出发进行的反驳,也就假定了对方的观点),而唯识比量基于这种批判而辩护,自然因法中“自许”就是非常重要的简别语,并成为立敌双方共许的因法。此文的结论是:唯识比量归属于因明而不同于佛学理论,因为通过它来讨论因明规则;因明不是西方逻辑,因为因明的“极成”等规则不同于西方演绎逻辑的形式规则。
论文《因明与连珠体比较研究》认为因明三支的正确比较对象不是《墨经》的说和经,也不是故、理、类,而应该是中国传统的连珠体。连珠体是推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连珠体与因明之同主要有二:从论式上看,连珠体分为二段连珠、三段连珠、复杂连珠等,这与因明十支、七支、五支、三支和两支论式相匹配;从内在机制看,二者都是一种论辩,论辩的可信度成为论辩双方高度关注的方面。连珠体与因明之异主要有三:连珠体的一二三段甚至复合连珠体的前提之间不构成严格的逻辑关系,不像因明那样具有宗、因、喻、合、结的严格顺序;连珠体不是纯粹的逻辑形式,还没有完全从文学创作中剥离出来;连珠体的内在组成部分重在事理,不像因明那样有严格的“宗因喻”格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