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峰 张 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和体征,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60%~90%。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远端四肢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主要为细纤维受累,占神经性疼痛的15.5%,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其产生与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神经体液生长因子缺乏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度洛西汀可有效作用于持续性的神经疼痛[3]。鉴于此,本研究就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疗效作以下分析。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42~76(58.69±3.41)岁;病程 3~14(8.34±1.57)年。对照组:男34例,女 24例;年龄 42~75(57.87±3.38)岁;病程3~15(8.68±1.6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且存在肢体疼痛,持续半年以上;②年龄42~76岁;③血糖控制稳定;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系统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1.3方法 监测并控制两组血糖水平。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长春海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6982,规格:0.5 mg/ml)0.5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长春海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1261,规格:60 mg)60 mg口服,1次/d。两组疗程均为30 d。
1.4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5],显效: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 m/s,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5 m/s,临床症状改善;无效: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用肌电图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d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Median nerve 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of ulnar nerve,UNCV)、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PNCV)。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疼痛程度[6],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IL-6)水平。
观察两组治疗30 d期间头痛晕眩、口干纳差、出汗增多、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和%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0 d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66%(52/58),其中显效19例,有效33例,无效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9%(41/58),其中显效13例,有效28例,无效17例,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5,P=0.006)。
2.2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30 d后,两组MNCV、PNCV、UNCV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3VAS评分及BDNF、IL-6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30 d后,两组VAS评分、IL-6水平降低,BDNF水平升高,观察组优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
表1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MNCV UNCV PNCV治疗前 对照组时间 组别 n 0.000 0.000 0.000 58 37.12±3.47 35.85±2.86 26.87±2.33观察组 58 36.89±3.35 35.68±2.79 27.14±2.45 t 0.363 0.324 0.608 P 0.717 0.747 0.544治疗后 对照组 58 41.25±4.36* 39.85±3.91* 32.54±2.87*观察组 58 46.98±4.83* 44.12±3.46* 37.85±3.16*t 6.707 6.229 9.473 P
表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及BDNF、IL-6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及BDNF、IL-6水平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n VAS评分(分) BDNF(ng/L) IL-6(ng/L)治疗前 对照组0.000 0.000 0.000 58 7.38±2.42 1.68±1.25 34.38±9.64观察组 58 7.42±2.48 1.73±1.21 34.43±9.58 t 0.088 0.219 0.028 P 0.930 0.827 0.978治疗后 对照组 58 6.05±1.54* 3.17±2.13* 15.36±5.24*观察组 58 3.47±1.13* 4.87±2.86* 9.85±4.82*t 10.287 3.631 5.894 P
2.4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30d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8/58),其中头痛晕眩3例,口干纳差2例,出汗增多1例,皮疹瘙痒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6%(5/58),其中头痛晕眩1例,口干纳差1例,出汗增多2例,皮疹瘙痒1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0,P=0.377>0.0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是引起神经疼痛的常见病因。由于髓纤维与无髓纤维C受损或再生时,产生自发性神经冲动,且高血糖状态可加快产生丙酮酸,增加活性氧浓度,从而使蛋白激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等通道激活,增加疼痛感[7,8]。BDNF属于神经营养素,具有调节神经元营养和发育的作用,可促进神经元生长,并通过与TrkB受体结合起到营养神经元的作用,是神经功能恢复的标志;IL-6属于炎性因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中,炎症反应的参与也至关重要[9,10]。
甲钴胺为维生素B12的活性代谢产物,通过高浓度转运进入神经细胞,起到转甲基作用,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从而促进轴浆转运、刺激轴突再生,恢复神经递质水平,并可促进核酸的合成,加快髓鞘形成,起到修复神经、提高运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MNCV、PNCV、UNCV、BDNF高于对照组,IL-6水平、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且未增加不良反应,说明加用度洛西汀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原因在于度洛西汀属于吲哚类生物碱,对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转运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可平衡抑制5-HT和NE的再摄取,从而增加脑组织中5-HT与NE的含量,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13,14]。同时度洛西汀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并减轻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缺血状态及神经功能[15]。
综上所述,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疼痛,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