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依依
有些事情总是很难总结出规律来,比如不时会看到同领域或者有微妙连结的人会巧合似的相继离去,今年6月,法国文学翻译家、“翻译文化終身成就奖”得主郝运去世,四个月后,原中央编译局译审施康强去世,他同样是法国文学翻译家,两天后,作家从维熙去世。
每当有名人去世的消息传出,编辑和记者都会在采编群里扔消息,接下来其中一位记者会以最快速度写作一篇讣告,我也写过几回,此前我常常按照普通人物稿件的操作来完成,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料拼凑逝者一生,或者拜访在世的亲友勾画人物形象。
死亡有时候会发挥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释放秘密或者隐藏秘密。比如娱乐圈里的人去世,谄媚颂扬也一并死掉了;或者某位前辈,亲友自然不会对他的过往多么苛刻,有时候甚至会为自己曾经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翻译家施康强去世后,我因为写稿去拜访曾与他一同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的李玉民。李玉民是他们班班长,他讲到大学时代施康强的优秀,有些开玩笑似的说起:“现在叫学霸,那用过去讲是走‘白专道路。”然后忽然正色道:“我有一个心结,就是他没‘白专,他在翻译这方面做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这个贡献是少有的。”
在我刚开始做记者的时候,当时的单位要求新记者跑一个月社会热点,这意味着我每天都要去办公室,寻找当天发生的值得被看到(衡量标准大多由阅读量决定)的新闻,然后想尽办法找到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第一时间打通他们的电话。在这些热点新闻当中,有极大一部分涉及到死亡——一个小女孩失踪然后被发现掩埋在新建的水泥路里,一场火灾带走的四条生命,一位妻子死亡而丈夫选择用人体冷冻将她保存下来。
2019年第36期文化报道《 施康强 文字比石头更不朽》
当然这些远远算不上讣告,每次打电话之前我都要做相当久的心理建设。我也因此常常有疑惑,如何给一个人盖棺定论,又如何能在一篇短短的文章里概括这个人的一生,我们为什么写讣告?无论是谁,诚惶诚恐。
写完施老的讣告后我碰巧看到一本玛里琳·约翰逊写作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她是一名讣告作者,书里写了一群专门爱好看讣告、写讣告的人,自称讣迷,他们甚至有一个“杰出讣告作者国际大会”。死亡是让他们兴奋的事情,在第六届杰出讣告作者大会结束时,忽然传来了总统里根去世的消息,一个记者笑道:“我该怎么来描述这间屋子里的情绪?像充足了电!”当然,这也许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以此为生。
本刊有一个刊发讣告的固定栏目——逝者,有名人的讣告,也有普通人的讣告。我后来还知道《绍兴晚报》有一个“每月悲情”的栏目,刊登来自火葬场的报道,那些报道更是简短,两三百字,或是抒发情感,或是一些启示,或者只是简单介绍死因。大多数时候他们就像死亡一样静止在纸张上,是不参与流量的热闹的。
当我换成读者视角再去看那些讣告,有时候试图从讣告中看看别人怎么度过一生,有时候试图寻找人类某些核心价值观:宗教、荣誉或者忠诚,也有时候意识到作者或许像一位送葬者,亲友用实际行动告别,而写作者用笔告别,即使素不相识。
玛里琳·约翰逊在书里写过一段话,或许能回答本文的提问:“讣告的内容却是生活,它们充满了生气。好的讣告如雪天冷冽纯净的空气般醉人,像眼科医师放在你眼前的镜片一样,让世间的一切骤然清晰起来。杰出的讣告不是横冲直撞的巨型拖车留下的破碎辙印,也不是肆虐的狂风扫荡后的废墟——它们是死亡温和地让渡给人间的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