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抗战前刘少奇领导工运斗争的理论思考

2019-12-13 09:47赵春茂刘宗灵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刘少奇工会

赵春茂 刘宗灵

[摘要]群众是在既有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来认识自身的,在还未有坚定的革命信仰时,他们追求的仍然是具體的、直接的利益目标。1922年至1937年间,除在苏区领导工人运动外,刘少奇在国民党统治区亦从事了大量领导工人运动的活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通观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他在领导工运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善于抓住工人群众最为关心的经济诉求,在为群众经济利益斗争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工人政治觉悟,扩大党的影响力与阶级基础。

[关键词]刘少奇;经济斗争;工会

[作者简介]赵春茂(1994-),女,汉族,四川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建。刘宗灵(1982-),男,汉族,四川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建。

[中图分类号] D41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11-0008-03

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一切工作都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这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正如美国学者西达·斯考切波所言,抓住群众最迫切、最敏感的经济利益目标诉求,采取他们所习惯的群体方式行事,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是建立与群众间联系桥梁的重要手段。①为群众争取与其直接相关的经济利益,采取他们所能接受的行动方式,是密切联系群众路线中恒定不变的真理。刘少奇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纵观其革命政治生涯,可以发现刘少奇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并善于以此为切入点和各阶段党的政治需求与中心任务相结合,从而有效动员群众,引导革命斗争深入发展。可从刘少奇的相关实践与理论中探索如何密切群众联系,搞好党群关系以及学习领会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与敢于坚持真理的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领导工人群众经济的政治的日常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依旧坚持在发动工人运动的第一线,在领导白区的工人运动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4月,刘少奇总结了1927年以来党领导白区职工运动的经验,为形成白区职工运动应该采取的正确方针,撰写了一份工作提纲——《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在提纲中,刘少奇首先理性地梳理了白区中共与国民党力量的对比。他指出,国民党所控制的中心城市区域皆是反革命力量最强大的地方,而中共在这些地方的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党在此最重要的任务还是争取群众,采取防卫措施。为团结工人阶级中的大多数,积蓄革命力量,党员干部“必须特别注意领导工人群众经济的政治的日常斗争”②。康永和与顾大椿在回忆这位伟大的工人领袖时也曾谈到,“少奇同志一开始从事工人运动,就强调把领导工人的经济斗争同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联系起来,引导全体工友向劳工解放运动的正确道路前进”。③

可以说,这是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客观的现实处境所做出的正确策略指导,因为“中国工人阶级劳动条件之恶劣,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④在经历大革命时期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后,刘少奇总结道,“工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要求其经济上之利益”,并应进行各种经济斗争作为职工运动的方针,“经济斗争之发展,即为中国职工之发展”。⑤工人是在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中来认识自身的,日常的经济斗争所争取的利益与未来革命胜利所能为工人取得的全部利益相比,是很小的,但是工人却能在这样微小的却关乎切身利益的运动斗争中看到利害关系,选择站位,从而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时中共再适时对其加以政治引导,推动他们进行“经济的政治的斗争”,使工人阶级觉悟到应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而持续奋斗,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目标就完全达到了。革命导师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的。⑥在刘少奇看来,对群众的政治引导是必要的,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党的领导性、权威性、先锋性,便是在长期为群众利益奋斗的实践中得到群众认可而产生的,而此种为工人群众切身经济利益发声的运动正是最好的先导体。谁能为群众在切身经济利益上发声,为群众争取应得的利益,谁就能团结群众,进而组织群众为实现自身彻底解放的政治目标团结奋进。

经济斗争是手段,政治斗争才是目的,因此必须领导工人进行“经济的政治的斗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是刘少奇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经历,亦是他通过经济斗争手段领导工人运动获得成功的光辉范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就其本身性质来说,其实就是一场经济斗争。⑦就其形式来说是以工人集体行动向厂主提出和平抗议为主,目的则是为了争取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有利条件。其罢工宣言主要围绕着“改良待遇”“增加工资”,突出地强调了工人迫切的生活问题。尤其是以为工人争取切身经济利益为宣传口号,吸引了大批工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但纵观整个革命斗争过程,这次罢工又是一场色彩鲜明的政治斗争。在这场工人运动中后期,刘少奇领导创办了工人的革命报刊——《安源旬刊》,加强党支部建设,增办工人夜校,设立工人学校,这种种措施都意在宣传革命理论,加强对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和政治认识能力,以提升普通工人的阶级觉悟。另一方面,其宣扬的口号宗旨更明确为“保护工人利益,减除工人的压迫与痛苦”,这个宗旨既表达了工人的经济要求,又表达了工人的政治诉求。⑧经过这样的改造,就较好地将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结合了起来,为此后进一步的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启发、引导、说服:真理的坚守与创新

革命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正确的策略方针也不是总能得到坚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后,中共中央多次在工作会议上明确刘少奇是白区正确策略路线的代表。例如,在1937年5月党中央召开的白区工作座谈会上,讨论刘少奇《关于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时,“毛泽东称赞这封信写得很好,是对党的白区工作的正确总结”。⑨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举行的扩大会议,王稼祥、陈云等与会同志皆表示“刘少奇是白区工作中正确路线的代表”。⑩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再次指出,刘少奇在白区工作中的策略思想与毛泽东对整个中国革命的指导一样,皆是革命工作最好的模范。?为什么此时党中央要多次提出刘少奇是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代表呢?这是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央执行“左”倾路线的背景下,刘少奇的正确意见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有一定关系。

在1928年2月前后,刘少奇对革命形势的判断与中央不甚合拍。其时中共中央认为当前是革命的高潮期,而刘少奇则对处于白色恐怖下的革命形势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乃至1930年6月,刘少奇在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时,因为对革命形势的判断与职工国际的判断相左,被戴上了“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

尽管刘少奇对中央的屡次批评非常苦闷,却仍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试图帮助中央纠正失误的决策。1931年,刘少奇在给中共中央的一封信——《关于工运的意见》开篇便表明态度,“关于目前工人斗争形势问题,中央早有决定,故我只能和你们来讨论”。刘少奇认为,判断当下工运斗争形势是应进攻还是防守,其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观察现阶段工人斗争中最迫切的口号与要求是什么。他在信中举例说道,当工运鼓动家拿着全总的要求纲领去鼓动工人时,工人却答复说:“这个纲领好是好,可是目前做不到。”?。他们的斗争口号依旧是反对加工时、减工资,反对开除、裁减工人,反对克扣和罚工资,类似这些基本的要求,是防守的状态。

1932年3月11日,刘少奇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九三一年职工运动的总结》报告中仍旧坚持表明“工人的斗争更困难了”,“全国估计有三百万产业工人,与我们有联系的大约只有三千人”,对工运形势的判断依旧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至于当年3月14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工会工作问题时转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刘湘(刘少奇)不能担任领导工作”,严厉指责刘少奇在领导工运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领导方式,并撤销其中央职工部部长职务。?但刘少奇对此并未气馁消极,他于同年12月前往中央苏区,仍旧坚持在革命战斗第一线,开始负责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

在实际领导工运过程中,刘少奇也经常和混淆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的错误做法作斗争。当时,常见的误区就是将经济斗争口号与政治斗争口号杂糅在一起,部分干部以为将经济要求与政治口号写在一起,就是罢工政治化。刘少奇在不同时期的革命进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总结。例如,在1932年河南孝义兵工厂最终失败的罢工斗争中,当时领导罢工的党员干部就是将经济斗争的口号与政治斗争的口号简单串联在一起,洋洋洒洒列了14条之多,其中有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拥护苏维埃等各色宣言,“实际使工人不知道为哪一个要求而斗争才好,使工人看了这些苏维埃、红军的口号之后,连经济斗争都怕发动不起来了。”?刘少奇对此总结道,其实当时的工人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就是增加工资,分配花红,这两条要求是工人愿意用最大的犧牲来要求实现的,那么领导罢工者就应该利用这两条要求来领导工人罢工,当这次斗争胜利以后,工人肯定愿意在工会引导下提出其他的三条或四条斗争要求,这时工运领导者再将斗争口号与目标引导至阶级革命等政治目标上去,工人便容易接受了。

那么,斗争中如何将政治口号与经济要求联系起来呢?刘少奇提出,就是要向工人耐心分析致使他们生活困苦的根源所在。例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是因为觉得工资太少了,那就向工人解释为什么工资会如此少:军阀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破坏了社会平衡,物价飞涨,工资不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只有驱逐帝国主义和消灭军阀才能彻底解除工人的痛苦。而苏维埃和红军的任务就是驱逐帝国主义和消灭军阀,只有他们才能在根本上帮助工人改善生活。工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应该帮助红军和苏维埃展开斗争。在进行经济斗争的过程中对工人进行思想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阶级觉悟。刘少奇认为,在长期与资本家、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仅强调经济斗争也是不行的,不能长久,只有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目标,发动政治的经济的斗争,将政治目标与经济斗争相结合,才能维护工人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早期工人阶级大多几乎未曾受过良好教育,对本阶级的历史使命、政治前途等知之甚少,思想觉悟不高,他们还提不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口号或者还根本没有阶级斗争的意识。但是,在实际的罢工过程中,刘少奇通过口号的转变、党支部的设立、工人学校的兴建、与错误思想倾向作斗争等等举措,逐步启发、唤醒工人觉悟,引导工运斗争的矛头逐渐清晰地指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影响广大工人逐渐有了明确的阶级斗争意识,表现出更高的政治觉悟。?总而言之,刘少奇所强调的这样一条革命斗争之路的核心在于,应在保护工人经济利益的斗争中团结聚集大多数工人群众,让工人群众认识到自己的经济地位与政治诉求,再以党的力量逐步对他们进行阶级觉悟的启发,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及历史使命,一起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标而努力奋进。

三、工人运动中经济斗争策略运用的现实启示

新时代下,党对群众工作依然非常重视,仍在积极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以努力构建和谐共生的党群关系。其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维护好群众的切身权益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保证。根据这一现实需要,研究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的经济斗争策略思想依然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可以为今天的群众工作提供如下的宝贵历史经验。

一是在工作方法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社会实际需要适时进行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坚持方法策略应为根本目标服务的原则。刘少奇在领导中国工运的实践中,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为指导,又从中国工人运动的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工人运动的特点,创新斗争策略方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运经济斗争理论。在实际工运领导工作中,不盲从国际赤色职工指导,不屈从身边同志及上级的批评意见,坚持根据客观实际判断形势,相信真理,勇于坚持少数人的真理。

二是领导群众工作,应审时度势、稳抓民心,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刘少奇所运用的经济斗争策略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机变性。他善于从实际出发,务实机变,实事求是,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和不同斗争情况,根据群众的切实需求,提出适宜的斗争口号、目标。他倡导同志们不要坐在屋子里写佛经,要到工人中去了解群众疾苦,知悉他们最迫切的要求,关心群众疾苦,善于利用群众最关心的经济利益以启发阶级觉悟。在启发过程中审时度势,“主要的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针”?,以团结最广大的民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公平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体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的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多元,突出表现在干群关系恶化、群众性突发事件增加等方面,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没有处理好党群关系,未能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需求已不仅仅是物质不丰富这一单一层面上了,而是在于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是人们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更高层次的需求。建立正确的党群关系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帮助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耐心引导教育,是正确建立党群关系的有效方法。

三是在一切群众工作中努力建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同时,坚定不移地保持党的领导地位,既是民主革命时期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工人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重要法宝。不管是在大革命时期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罢工中注意争取广泛的社会同情,还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利用黄色工会与各种工人自发形成的互助组织,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进党的革命事业取得成功,刘少奇在全面抗战前夕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都灵活运用了统一战线策略,并且也用实际成绩证明了工会与统战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基层工会有服务基础、贴近群众、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矛盾的组织优势;坚持广泛的统一战线思想也是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的有效手段。利用数量众多的基层工会作为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统战平台,既可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凝聚更多的力量共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

[注释]

①[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译.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页.

②刘少奇.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1936年4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华全国总工会编.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192页.

③康永和,顾大椿.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本社编.怀念刘少奇同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3页.

④刘少奇.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与职工运动方针(1926年5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全国总工会编.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5页.

⑤刘少奇.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1936年4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全国总工会编.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25页.

⑥列宁.列宁全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7页.

⑦陈君聪,曹宏遂.刘少奇工运思想研究.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⑧陈君聪,曹宏遂.刘少奇工运思想研究.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缅怀刘少奇.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371-372页.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79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上卷).第106页.

?刘少奇.关于罢工的意见(1931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全国总工会编.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52-54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上卷).第119-121页.

?刘少奇.某某兵工厂罢工斗争的经过和教训(1932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全国总工会编.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101页.

?陈君聪,曹宏遂.刘少奇工运思想研究.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34-49页.

?刘少奇.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39年5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全国总工会编.刘少奇论工人运动.第303页.

猜你喜欢
刘少奇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刘少奇穿越103道封锁线回延安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与粟裕交往二三事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