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牙舟陶产于贵州平塘县牙舟镇,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明朝大量军队进入贵州,将陶文化和技艺传入此地。经过600多年的发展,牙舟陶融入了贵州本地陶文化的内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贵州陶艺,被誉为“中国十大明陶”之一,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牙舟陶造型古朴大气、线条简洁明快、颜色淡雅朴素,独具出土文物的神韵。更令人称奇的是,牙舟陶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冰裂纹”往往和“窑变”色泽相互映衬,陶色交相辉映、晶莹夺目,成就了牙舟陶迷离斑斓的独特风格,在当今陶瓷行业独树一帜,可谓陶瓷艺术的“精绝”之作。
牙舟陶不仅仅是艺术的承载品,亦是承载了牙舟人民的生活。牙舟陶的产品多为生活用具及陈设品,在设计上也往往选自蜡染、刺绣等源自于生活的图案,在极富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同时,更兼具实用价值。在牙舟就有这样一句谚语:“冗平姑娘不害羞,早早起来捏斑鸠。”这句话讲的就是在长期耳濡目染下,就连牙舟女性也是捏陶的好手。如今,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沉寂了十多年的牙舟古陶重获新生,独具民族特色的牙舟陶产品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不仅可以激活牙舟古镇沉淀下来的文化元素,也必将重现古镇传统技艺的荣光。
丹寨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当地民风古朴,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丹寨石桥村凭借手工造纸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国纸之乡”,其造纸技艺从唐朝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保存完备的传统造纸工艺,丹寨古法造紙技艺被称为我国现存的“活化石”,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丹寨古法造纸制品主要有白皮纸和彩色纸两种。据专家考证,白皮纸制作工艺是丹寨苗族先民在汉民族造纸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当地丰富的构皮、杉根以及清澈的河流为原料,融入当地苗族文化元素,经过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经过千年经验的不断改进,手工打造的白皮纸具有工艺细腻、纸质优良、光洁柔韧等特点,被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博物馆选为古籍文物修缮专用纸张。而彩色纸则可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等六大类,在保持白皮纸纸质优良的基础上,造型样式更为丰富多彩,广受群众喜爱。
丹寨古法造纸技艺历史悠久,不仅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传统,更凭借其难以被现代工艺取代的细腻工艺和技术要求,具有宝贵的商业价值。如今,丹寨古法造纸制品远销国外欧美、澳大利亚等地,受到了国内外顾客的追捧,又绽放出了新的荣光。
苗族是神州大地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黄帝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苗族经历着不断迁徙,最终形成了如今以贵州为主要聚居区的居住格局。
苗族只有语言,没有系统性文字,因此苗族人民往往通过服饰图案,来展现和记录苗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生活艺术和文化信仰。而在苗族独特的服饰文化之中,苗族银饰凭借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成为苗族多元化交流最具备民族性且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苗谚有曰:“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明代之后,苗族银饰几经变化,形成了现在以大、重、多为美的审美特点。首先,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仅是苗族大银角,便有佩戴者一半的身高。其次,苗族银饰以重为美,全身银饰最重可达15公斤,层层叠叠的银饰堆砌成山,展现出巍峨浩渺的美感。最后,苗族银饰以多为美,常见的穿戴便有银角、泫冠、银花、银簪、银梳、银耳环等上百种部件,重叠繁复,呈现出一种繁缚之美。以大、重、多为美的苗族银饰,打破了人们对银饰单调的认识,以一种有声有色的姿态,立体地展现出了苗族银饰服装的特殊造诣。
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上古时代。源远流长的苗族历史孕育了苗族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而其中的蜡染艺术作品和蜡染旅游工艺品,更是佼佼者,至今仍在国内染织美术界焕发异彩。
中国蜡染数贵州,贵州蜡染数丹寨。早在2006年,贵州省丹寨县的苗族蜡染技艺就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寨县的苗族蜡染图案往往选自生活,以花草树木鸟为主,却又不拘泥于实物,在花鸟造型和图案设计上极富想象力,充满幻想色彩,其构图别致、韵味古雅,其风格粗犷有力、活泼奔放,以古香古色的原始风味别具一格,不仅表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技艺,更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蜡染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布上用蜡画线、用蜡画图,而蜡染最为常用的原料就是蓝靛。因此,苗寨往往家家有蓝靛缸,户户种植蓝靛.在做蜡染活的苗家人眼中,蓝靛比朋友还要可靠,因为蓝靛和蜡染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而丹寨苗族蜡染除了使用蓝靛外,还使用杨梅汁、黄栀子汁在一些图案的重点部位涂抹上红色和黄色,使得整个蜡染的色彩更为丰富饱满。除此之外,丹寨苗族蜡染还会使用刺绣配合构图,再加上蜡冷却之后,往往会使得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浸入裂缝,形成了俗称“冰纹”的色纹。变化多样的“冰纹”使得每一件蜡染作品不仅古朴华丽,更是世间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