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契诃夫文本的现代性评布图索夫导演的《三姊妹》

2019-12-13 07:16
上海戏剧 2019年6期
关键词:苏维埃姊妹契诃夫

?2019年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是270分钟的《三姊妹》,尤里·布图索夫导演,圣彼得堡苏维埃榜样剧院演出,这部作品2015年摘得俄罗斯“金面具”最佳导演奖,这是俄罗斯著名导演布图索夫的作品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前中国观众对他的印象是NTLIVE“布图索夫版《海鸥》”高清演出录像,现在,终于有机会在舞台上观赏到布图索夫的戏剧,来听听大家看完戏后的感想吧……

看似拆解

郭晨子 | 剧评人

对一部270分钟的《三姊妹》,只看一遍就评论,而且是短评、快评,多少是有些不安的。

对照契诃夫的文本,布图索夫做的拆解不像剧场中感受的那么多,之所以有“拆解”的印象,是因为他增加了有机的重复。台词的重复、动作的重复、场面调度的重复,重复让一切变得滑稽,无论是男人们煞有介事地穿上体面的衣服,还是玛莎和韦尔希宁的婚外恋。而“滑稽”拆解了意义,袒露出生活的真相。

布图索夫导演的仿佛不是契诃夫的文本,而是契诃夫文本的现代性。改变的其实不是文本,而是舞台艺术的语境。

这个导演太迷人

Coco | 制作人

几乎每年每个节、展都会有一个版本《三姊妹》。Diversity is the only thing we share。我对布图索夫和他的《海鸥》久仰大名。《三姐妹》4.5小时的剧长,开局就直奔主题,正视了人生的痛苦和虚无。

当我发现在他打乱、拼贴、重组间配着“哥德堡变奏曲”的时候,惊为天人!布图索夫有自己的叙述逻辑,他更多以情感动机和主题来推动节奏,他让每个人物更加生动饱满,他对剧本有切近内核超越文本的解读,有他自己的哲思和升华。大爱每一处“燥起来”的桥段和舞台设计。这个导演太迷人!

看到导演的天才闪现

杨俊霞 | 戏剧教授

布图索夫版的《三姊妹》,圣彼得堡苏维埃榜样剧院演出,作为今年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非常惊艳!布图索夫的解读完全打破了契诃夫原作的时间和情节,但人物和人物关系清晰、荒诞、极具时代感。很多动人、动心的瞬间可以看到导演的天才闪现。玛莎、韦尔希宁、库列金告别场面的六次追逐让人泪奔。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终于追逐挣扎成绝望。

张?力持续过久

上  蠢 | 编剧

还好。第一?幕稍显沉闷,虽?然轮换服?饰与手枪的張力一直都在,但这?种张?力由于持续过久,便生?出了疲?劳感。后三幕时?有惊?喜,许多有意思的处?理让人眼前一亮,也有意味深长的地?方,可仔细斟酌这些——比?如演员之?间隔去关?系的自顾?自念白,让人不?禁联?想起荒?诞戏?剧的无意义性,这跟剧?中强调的“存在”概?念相辅相成,如同舞?台上的墙体,推?倒了再垒起,有意义吗,又没意?义吗?

强烈的破碎感

木  叶 | 剧评人

苏维埃榜样剧院《三姊妹》,一般来说契诃夫的戏按剧本排是三到三个半小时,为什么这个版本要四个半小时?因为导演在玩拼贴、重复、组合,整出戏有较强烈的破碎感,不管是人物还是剧情,然而这种破碎或许正是主创所要追求的吧。契诃夫的剧本底子是真好,每次看还是有好些动人的词句和意向,给予创作者很大空间去再创作。觉着这是一个有摇滚精神的戏,不仅是戏剧的呈现方式,还有剧中那些被生活重重击倒还拼命想活着的人。

看这戏,作为观众我表示有点累。或许,是因为二楼边座的缘故,容易散神。或许,是因为形式化、碎片化,容易审美疲劳。然而,当坚持看到第四幕结尾,戏的意思就出来了,创作者的意图就显现了。剧终,当所有人筑起那道围墙将三姐妹隔绝时,还是很受触动。这部剧,人物不在对话,而是在自我独白,很多时间说话用喊的,似乎是在呐喊着每个人物的困境。是的,每个人物,这部戏并没有聚焦在三姐妹或女性身上,而是落在每个人身上,于是看着看着就有种穿越时空之感,因为那些人的困惑至今我们依旧困惑着。

你是否感到忧郁?

你是否不满现状?

你是否无数次想要离开现在的生活?

你是否心中也有一个莫斯科要奔赴?

契诃夫和创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要生活,要奋斗,要工作。人应当有信念,或去寻找一个信念。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猜你喜欢
苏维埃姊妹契诃夫
变色龙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改革失败原因之我见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