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二圣与百年府衙

2019-12-13 07:14程奥冰
商业文化 2019年23期
关键词:武侯祠张衡南阳

程奥冰

南阳历史名人众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南阳「四圣」: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和智圣诸葛亮。同时,南阳的文物古迹也非常丰富,位于市中心的南阳府衙距今已经七百余年,虽饱经风雨的侵蚀和战争的创伤,却依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卧龙岗上柏森森

南阳我去过多次,“四圣”中也拜谒过两位。唯独张衡博物馆和南阳武侯祠未曾去过。后来得知市内还有一处七百余年的古迹——南阳府衙,于是打算此行一并参观。

早早来到具有“天下第一岗”之称的卧龙岗。武侯祠就位于山岗之上。来到武侯祠,穿过门前的“千古人龙”牌坊,绕过镌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牌坊,走上仙人桥,迎面便是大拜殿。殿中矗立着诸葛亮及其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大型雕塑。大殿前侧为明代碑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祠后部分建筑主要有诸葛草廬、野云庵、古柏亭、半月台、宁远楼等。诸葛草庐,亦称诸葛庵,是武侯祠最主要的景观。

走过大拜殿便是卧龙潭。卧龙潭位于山门左北侧,以仙人桥为界分为上下两潭。这里据说是诸葛亮躬耕陇亩、洗涤乘凉之处。潭后是小虹桥,过小虹桥可以来到三顾堂。三顾堂是刘备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对话的纪念性建筑,初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咸丰年间知府顾嘉蘅重建。匾额为康熙年间知府罗景所书。三顾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由木架与砖墙组合,古朴素雅,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塑像,二人分宾主而坐,书童侍立侧旁,再现了备亮一番纵论天下的情景。

与三顾堂相对,卧龙潭东,一垅土岗横卧潭东侧,岗岭林木茂密,郁郁葱葱,“澹宁读书台”掩映其中。传说诸葛亮经常在此读书,书台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前出月台,环境幽静,给人以淡泊宁静之感。“书台夕照”为龙岗胜景,由此西望武侯祠,视野开阔,亭台楼殿掩映于丛林树石潭水间。正如明陈洪谟诗赞:“半亩青松巢水鹤,一帘斜日贯晴虹。”

“澹宁”书台北侧岗埠之下,是一组古朴典雅的建筑——卧龙书院,也称“诸葛书院”。诸葛亮足智多谋,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历代敬仰,故,建此书院以利教化。

时值三伏,酷热难耐,但飘飘洒洒的雨丝却从头到脚浇了个淋漓酣畅。当一阵微风徐徐吹来时,望着层峦叠嶂的巍巍青山,忽觉一股凉意,万千思绪……我不禁再次想起了诸葛亮,想起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临别武侯祠,忽然有旁观了一个王朝兴衰历史的感觉。诸葛亮虽有盖世之才,可好似天妒英才,他积劳成疾,因病早逝。正如诗言,“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南阳,是诸葛亮成长的地方;草庐,是刘备、诸葛亮君臣三顾相见的场所。它没有色彩缤纷的雕梁画栋,也没有气势恢宏的壁画浮雕,然而,这简陋的草屋,却造就了一代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为将为相之人多矣,而布衣躬耕,受三顾而起,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当首推诸葛武侯。南阳诸葛草庐,因“三顾”闻名于世,彪炳史册,流芳千古!武侯祠,历尽沧桑饱经风霜,仍在默默地静候着慕名而来的川流不息的游客……

南阳府衙

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

从武侯祠出来一路向东来到鸿德步行街,可以看到繁华的步行街上,有一处古老的建筑。它坐落在现代化高楼之间显得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南阳府衙。

来到南阳府衙,偶遇门前一位白须飘垂的老者,正在讲述他从他爷爷那里听来的民国时府衙的盛景:那时的府衙大院很像是一座城堡,站在府衙高处俯瞰,青色的屋脊如水浪一样相连、数不胜数;走进院子,重漆彩绘的廊柱、屋檐光芒四射,耀人眼目;执刀肃立守护的军士们令人望而生畏;巨大的升堂鼓让人顿生怯意;曲折回环的院落通道使人如入迷宫……也许是神的保佑,南阳知府衙门在抗日战争中未遭根本性破坏,主体建筑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执行烧光政策的日军当年攻陷南阳城后,也未敢纵火焚烧。

老人的讲述让我对这百年的知府衙门有了初步的了解。进入府衙大门后,迎面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照壁,照壁后东侧的召父坊和西侧的杜母坊已经毁掉。沿府衙中轴线上的甬道前行是仪门。古时候,此门平时不启,只逢府治喜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或举行重大祭祀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继续往前走来到府衙大堂,这里是当年知府开读诏旨、接见官吏、举行隆重仪式的地方。当年堂中设公案,上置文房四宝,两侧陈列“肃静”“回避”牌及锣、鼓仪仗等。看到这些陈设,耳边就会回响起极具威慑力的“威武”之声。我对于古代衙门的印象,基本上都来自影视剧,这回实地见识一下,的确大开眼界。历朝历代的官衙,似乎都少不了“明镜高悬”这块匾;大堂正中屏风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象征清正廉明,与上悬匾额“明镜高悬”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府办案廉明、公正……所有这些,无非衙署设施的套路,究竟有多少名副其实,只有老天知道。出了大堂后门是寅恭门。寅恭门是单檐硬山顶建筑,寅恭表示恭敬之意。

进寅恭门继续前行是二堂,又称“思补堂”。思,考虑;补,补助。思补堂,有深思熟虑助其不足之意,是府衙长官处理公务的地方。由二堂再前行,即是内宅大门,也叫暖阁。此门因旁边建了一座现代居民楼房而损坏严重,只剩下了中间一小部分。不过仅从这剩下的朱漆剥落的部分看去,也仍然觉得别致优雅,可以想象当年十分华丽的程度。由此门入内,可见当年知府眷属所住的左偏院。右侧过去有一个花亭,过花亭穿再过已废弃的内宅大门前行,便是三堂。三堂旧称退厅,是知府大人处理内务的地方。三堂与知府眷属住的房子全有走廊相连。该堂当年的花格木前墙如今被更换成了砖墙,并安上了玻璃窗户,让整个府衙焕然一新。在三堂门口,高高悬挂着一条木鱼——东汉南阳太守羊续“悬鱼拒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时,衙门送礼之风很盛,羊续对此极为反感。出任南阳太守后,他决心狠刹此风。郡丞给羊续送来一条南阳特产的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郡丞执意要太守收下,扭头就走。郡丞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堂外内宅门的大梁之上,经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这位郡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把他拉到内宅门外,指着大梁上悬挂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经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郡丞甚感羞愧,只好悄悄地把鱼取走。

南阳知府衙门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座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现存建筑就是一历史档案馆。它既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建筑艺术的价值。

张衡博物馆

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

从南阳府衙出来,乘车前往市郊石桥镇去参观张衡博物馆。这里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出生地和长眠地。也许是距市区较远的原因,参观张衡博物馆的时候游客并不是很多。

博物馆门前雄浑的汉阙和朴拙的仿汉建筑显得端庄大方。步入景区大门,中轴甬道两侧翁仲、石兽对立,右边花园里安放着浑天仪模型,基座石碑上刻有张衡的《东京赋》;左边花园里安放着地动仪模型,基座石碑上刻有张衡的《西京赋》;东西碑廊,分别刻有“举世瞩目的中国科学家”和“影响世界的外国科学家”的画像和简介。甬道的北端享堂上,两副楹联高度评价张衡对世界的影响,分别为“胸怀宇宙君先觉世犹未觉,步涉星河世未登君已先登”;“浑天地动惊寰宇,名赋妙词誉九州”。

享堂后边就是张衡墓园。墓园前两处明、清石碑加盖了碑楼,碑楼后一道月亮门通向张衡墓,其墓碑上书“汉尚书张公墓”。在静穆庄严的氛围中,我从右至左缓缓绕墓一周,以表达对先贤张衡崇敬的心情。张衡的墓园在后世的《水经注》等文献中有记载:“凡来宛(南阳)的游客文人无不策马驱车,到此访古寻幽,凭吊拜谒。”唐朝的骆宾王路过张衡墓,曾写下“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的句子,可见当时张衡墓园古木参天,颇具规模。但与相距不远的卧龙岗诸葛庐的千秋盛名相比,在张衡墓园留下纪念性文字的古人极为有限。千余年岁月中,虽然也有一些地方上的有识之士,多次对张衡墓进行修葺,但风雨沧桑,兵燹匪乱,使这座墓园日渐荒芜。到民国年间,张衡墓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唯有一丘荒冢和两通苔藓覆盖、字迹模糊的石碑,甚是萧瑟寂寥。祭奠完张衡,再回到前面的展厅,看着博物馆内对张衡的介绍,让我对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张衡16岁就开始了游学生涯,随后在洛阳以“旁听生”的身份“观太学”,时间长达6年。在太学“旁听”的第二年,张衡写下了《七辩》。离开太学时,他已经“通五经,贯六艺”,成为一个博学的青年才俊。23岁的张衡接受了南阳郡太守鲍德之请,离开太学,担任南阳主簿。在主簿任上,张衡协助鲍德,促进了南阳经济、文化的繁荣。工作之余,张衡开始创作《二京赋》,他“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这两篇汉赋内容丰富,词藻典丽,议论纵横,一朝写就,天下争诵,为张衡赢得了巨大的名望。

“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也。”这句千古名言并不是李世民的原创,而是张衡在《东京赋》中写下的。正当张衡声名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突然“转身”,迷上了杨雄的《太玄经》。于是,他放弃本职工作,搁下文学创作,在南阳老家闭门不出,精心钻研。“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大约3年后,他已经颇有成就。汉安帝派“公车”来到西鄂县,征召张衡前去京城洛阳。数年后,他被提拔为太史令。在太史令的工作岗位上,张衡很快表现出非凡的科学创造才能。

经过长期不懈地研究,张衡制成震古烁今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如今博物馆内还有地动仪的复制品,它由青铜制造而成,形状像个大酒坛,直径八尺,上有隆起的铜盖,通体装饰篆文和山、龟、鸟、兽等精美图案。如果某一方向发生地震,地动仪就会感受震波,那个方向的龙就吐出铜丸,落入蟾蜍嘴中。据史书记载,张衡的地动仪颇为灵敏。公元138年的一天,洛阳城内谁也没有感到地震的时候,一条面向西北的龙头却忽然吐出铜丸。当时没有人相信他,数日之后,传来陇西地震的消息,大家才相信了张衡。

如今,在享堂台阶下边有一个“两星一山”的模型和一段文字介绍: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1977年将太阳系中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2003年,将太阳系中编号为“9092”的小行星命名为“南阳星”。这些命名都具有国际性和永久性,是崇高的国际荣誉。难怪南阳民间有句“戏言”:张衡的影响,在国际比在中国大,在中国比在河南大,在河南比在南阳大。

张衡身处宦海数十年,几乎一直担任太史令等技术职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從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因长期没有升官而被人嘲讽。面对不无嘲讽的劝告,张衡显得很超脱:“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他不慕当世,平淡从容,从无急功近利的狂热。能如此超越,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心思和目光只专注于奥妙的玄理和广阔的自然。正如他自己所说:“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如今,能够像张衡这样超脱的,能有几人?这正是我们要向张衡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拜谒张衡墓的最大收获。

猜你喜欢
武侯祠张衡南阳
过武侯祠
武侯祠
勤于笔耕的科学家张衡
南阳 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张衡与地动仪
城市热门景区周边居民社会心理承载力研究
全国现存武侯祠初步对比研究
拜祖谒圣品南阳古韵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