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领域的融合与发展

2019-12-13 07:14冯雪
商业文化 2019年20期
关键词:医学融合生命

冯雪

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制订独立设计的医疗机构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吸引各方资金投资卫生健康领域,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食品行业的融合,组织实施面向2030年健康保障工程,国家重点科技计划,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化科卫协同,医工协同,加快医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医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随着“健康中国”建设上升至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层面,健康产业领域的融合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发展基础健康医学

医学是一个相对非常保守和传统的学科,大家都知道不管国外也好、国内也好,医学领域是一个特别独立的学科,其自身发展,可能跟一些基础科学,或者是跟一些科学技术会有一些交集,但其始终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东西,随着时代进程而不断滚动发展。

这样一个独字,也带来了医学尖端领域非常高的突破,回头看看我们医学学科走过的道路,例如感染性疾病,非常不夸张地说,人类目前到鲜明标志几乎已经消灭了所有的感染性疾病,即便大家听起来很恐怖的艾滋病也好、埃博拉病毒也好,毕竟还是小众人群。我们现在基本上除了脑袋不能换,基本上全是能换的,所有的瓣膜、器官的结构组织、某一个功能定位都是可以替换的,替换性治疗是人类治疗非常巅峰的状态。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于肿瘤的突破也已经进入非常巅峰化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基因算法出现之后,未来20年,可能肿瘤就是几乎85%的肿瘤都会即将进入一个慢性病,而目前是60%的肿瘤都进入了一个慢性病状态。其实人类对于肿瘤的功课上,应该来说不是问题,而只是时间的问题。

显然医学的问题非常之大,我们看一下目前整个中国医院的发展,现在非常高精尖的手术治疗,它大概在最近三年其实进入了一个平台期,这个平台期曲线和中国近三年GDP下滑的曲线是完全一致的。大致可以看出中国目前从量的增长一定要做调整的状态,套到医学上来说也是同样的,这个量的增长是一定要去改变的,我们去做一些其他方面的设想。

制约医学发展的瓶颈

近20年整个的一个药品的开发数目。可以说每年FDA每一个药品都是10亿美金的投入,最近10年整个FDA药物批準数量已经下降了33%。未来医学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然后再去思考医学解决这个问题,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非常难攻克。主要需解决五个问题。

第一个是治未病,所有的医学都是解决人类不得病,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延长寿命,延长寿命起来就是未病,我们中医古代说的上医治未病的问题。尽管今天有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我们可能在疫苗防治传染病方面,可以说这个未病领域达到了一个巅峰,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医学疾病领域我们几乎都做不到未病这件事情。

第二是慢病,慢病是以心血管、心脑血管和代谢疾病为首的生活方式性疾病,这是未来面对最大的一块死亡高峰,也是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不像肿瘤一样,某一个单基因靶点药物可以解决掉,这个慢病是多个靶点,即便有大的基因算法出来之后,也未必有突破性的算法,因为它是一个多基因形成的疾病。比如美国全科医师培养体系下,它的医生从乡村医生到走到大医院的大夫,他们在看一些普通疾病上面,处理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是我们去设想一下,今天即便是一个高血压、一个乡村医生给你开出来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法和医院给你开出来的,几乎是能够差出你想象不到的天地。因此,一个均衡问题在中国目前将会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众所周知,患者需要的最好的医疗。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家去医院的感觉好吗?即便作为一个医生,还有很多同行的医生朋友,可以说去各个医院都能找到熟人朋友,去跟他们打招呼,尽管如此,我带着我的家人和我自己去看病的时候,那个体验感是非常非常之差的。所以说医院简直就是一个痛苦的地方,大家去过一次就不会再想去第二次,任何一个就医感没有让你变成一次体验,这是我们认为第二个未来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关于服务逆差,这是今天早上我拿到的一份最近几个月中国服务贸易逆差,4月份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个最高峰,中美贸易战打到今天这个程度,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服务逆差上面,我们不可抗拒地是往下持续性地还在拉大,这种服务性逆差是我们为什么做国际服务贸易交流会的很重要的起点。目前中国来看大的健康产业也好,或者医疗剩下来我们要去走的,一定要去解决这几个方面。其实需要解决的东西肯定不是医学本身的问题,它需要解决的是生活方式的问题,体验也同样是如此。我们可能不需要说这个医院的技术水平可能并不存在问题,但是体验感、整体的服务和人文精神就让你感觉到特别不舒服。我们要解决的同时包括服务是不是能够被称为一个产品,被称为一个可以去交易的东西,这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

第四是搭建一个平台。这个考量之下,其实未来医学以它巅峰性的靠科技的成长已经出现一个神奇的平台期,接下来一定会看到结构的调整和模式的改变,这些领域里面我们不停地去想这些东西交叉性、横向的东西就出现了,它不是要靠医学一家本身,而是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可能来自于人文的,可能来自于服务精神的,可能来自于体验的,方方面面的东西都会考量。针对这个话题,大家比较认可的是这样一个观点未来医生是不能够站上这个神坛,我们要靠智能弥补地区的乡村医生的差异,有可能一个高精尖的手术靠智能机器人去完成,手术的分秒差错率跟外科医生是没法比的,医生可能需要一万例、一千例经验,而机器人就不一样了。我们单纯地是不是把科学认为它就可以改变?科学能改善的是把基因量子算法,可以改变很多很多的单基因靶点的问题。

第五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肯定可以解决一部分体验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大数据的智能问题,显然物联网也有它的问题存在,它是一个冷冰冰的东西,它只能解决部分的问题,不能解决全部。如果没有医学的匹配,物联网的技术性非常强大。我们最近两三年一直在合作一些心电产业,你会发现心电明明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由于它没有配套价值,我们最后考虑一个“你”的问题,这个你是生命的问题。

当前,现代医学经历了三个模式的改变,从自然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然后再到今天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实我们最后会发现谁会站在神坛上呢?我们认为是生命本身,因为生命是你要去对待的那个对象。所有的健康和医学话题核心本质就在于死。我们观察到我们想对待的是一个生命,我们既然想解决生命的话题,我们自然要把生命请回来放在这里供起来,生命需要什么?生命需要科技的力量推动,但它也需要人文的东西,需要我们有现实主义的东西,但肯定也需要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里面,需要不断的科技去赋能它、叠加它,同时它一定需要有温度的东西,去感怀共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其实思考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够跨越这样的一个自然哲学到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我们未来面对的医学模式的本质变革是医学,然后到医学的创新服务。

为生命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告诉我们,未来要攻克慢病一定要解决60%的橘黄色矿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把医学带到一个健康领域,它和其他医学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心肺健康今天医学也不得不感觉到敬畏,因为我们敬畏它,我们才有可能去包容,而不是一味地站在这里可以搞定所有的问题,需要我们放低自己的姿态,把所有的医学融入进去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健康理念的传播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开启全新的为生命医学服务体系重构。

我们有一个口号叫“为生命服务”,愿意以最低的姿态融合可能的一切,这种情况下融合之后,我们知道人类靠故事去维系,不管是什么故事都是靠融合。全新的业态一定会出现在眼前,因为我们可以防地,可以把他们包容进来,我们一定会出现一个全新的故事。

健康服务产业潜力无疑是巨大的,预计到2022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因此,我们要建设以人为本,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不仅需要依托医学资源,更需要各产业间的跨界融合创新。在未来,健康将持续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超越预期为健康服务产业创造更多惊喜,努力推动大健康服务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高质量生活需要,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猜你喜欢
医学融合生命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破次元
融椅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