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姗
福建古称闽,雄踞祖国东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宋代韩元吉有诗云: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所述即为闽地的旖旎风光。改革开放后,闽地凭借地缘优势,其南部沿海城市泉州、厦门、漳州因其经济发展较快且方言均为闽南语而被称为“闽南金三角”。1999年9月,福建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此后福泉、厦漳高速公路也陆续建成,大大促进了福建沿海城市之间以及福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成为东南沿海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经济发展从此走上快车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1999-2006年通车7年间,福建GDP增长率保持在10.5%以上,其中,福泉厦漳四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占福建全省的85%以上,成为中国东部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福泉厦漳高速公路因此被称为“八闽第一路”和福建的“经济生命线”。
与经济高速发展相对应的是福泉厦漳高速公路的交通量也迅猛增长。从1999年的每日10031辆增长至2006年的每日27609辆,年平均增长率达15.6%,日益增长的车辆通行量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交通量持续增长后通行能力不足,从而制约经济发展的广泛关注。
八车道路基
大坪山 两洞利用 新建两洞
福建省委、省政府勇作改革先锋,各部门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决定立即启动福泉厦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前期研究工作。
2006年,福建省交通厅成立福泉厦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领导小组,并因地制宜委托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开展可行性研究。在改、扩建方式和方案上,诸位专家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该直接利用原有走廊,在原路原位直接由四车道扩建为八车道;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鉴于交通量已经很大,原位扩建会严重影响既有的交通通行,产生行车、施工安全隐患,同时改扩建需要拆除部分原有的工程结构,造成部分浪费,认为应该在老路附近重新修建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领导小组和研究单位深入实地考察研究,综合沿线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条件、路网衔接、工程投资、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对扩建方案做了全面而详细的比较论述,最终认为另建新线对沿线的城市总体规划影响较大,破坏现有经济产业布局,造成沿线大量建筑物及厂区的拆迁,还更多地占用本就紧缺的土地资源,综合工程造价高,对民生不利;而原路扩建方案施工期对交通影响是暂时的,完全可以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工程技术措施来解决施工组织和通行安全问题。在认真论证研究了各种工程方案、保通和安全措施,经过众多专家反复评审后,各方终于取得共识,新建与扩建的争论至此落下帷幕。此外,该项目包括扩建设计速度、车道数等建设标准,以及采用的不同路段的具体扩建方案和技术措施,都经过了反复论证和比选,整个研究工作紧锣密鼓又严丝合缝地铺展开来,充分体现了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以及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的精神。
渔溪收费站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福泉厦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创造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多项第一和业内领先技术。
一是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全时四车道、车辆不限行”的施工方式。之前我国高速公路扩建常采用的局部封闭扩建,或者局部压缩成为两车道,或限制货车只许小车通行的方案。但福泉厦漳高速公路贯穿沿海城市群,沿途城镇密集、经济体量大,一旦交通封堵和限制必将影响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为确保项目建设期间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有效通行,对各分项工程和各个施工关键节点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专项设计,提前对现场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和分流的路线进行科学谋划,各个方案都在不断细化再细化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在施工期间,未对主线车辆实施大规模、长时间的客货车分流,未实施长距离的双向交通管制,做到建设和运营“两不误、两安全”的双赢。
二是全国率先采用大断面小净距原位隧道扩建技术。该项目大帽山隧道采用在原路左右洞之间全新开挖四车道,并将右洞扩建为四车道,由于新开挖四车道隧道是夹在两条既有隧道中间,最小间距不足6米,且施工中必须保证不中断既有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具有很大挑战。经过反复研究,采用了大断面六部施工法,并减少爆破次数和装药量,以减轻对交通的影响,最终使得该隧道扩建顺利完成。
三是率先大面积推广使用PTC桩软基处理方案。福泉厦漳高速公路具有典型的沿海高速公路扩建特点,项目全长268.3公里,其中软基路段总长31.22公里,占路线总长的11.6%,如对软基处理不当,就会使得扩建部分的道路与老路产生沉降差异,影响行车舒适性并造成安全隐患。针对项目沿线软基分布范围广、工期紧的特点,采用PTC桩进行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该项目咨询过程注重科研和设计齐头并进、双管齐下,致力创作设计和打造品质工程,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智造”,整个工程不乏画龙点睛之笔,也获得了同行业的认可与称赞。其中,泉州至厦门段和福州至泉州段分别获得2013年和2015年的福建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厦门至漳州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于2014年获中国公路勘察设计优秀项目二等奖;泉州至厦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桥头软基治理的试验研究于1998年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厦漳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隧道扩建关键技术研究于2012年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技术二等奖;福泉厦漳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特殊桥梁拼宽关键技术研究于2013年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整个项目设计咨询工作共获得十余项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和科技进步奖。在中国高速公路改造史上可谓独占鳌头。
福泉厦漳高速公路敢为天下先,是全国第一条兼具沿海、山区特性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没有前人的经验教训,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项目从设计伊始就存在着建设规模大、制约因素多、技术方案复杂、保通和交通组织困难等系列挑战,但在各参建方的共同努力与精诚合作下,以科研为立足点,以创新为引领,以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为抓手,众志成城,使“八闽第一路”重焕新姿。2012年全线建成通车后,沿线港口龙头飞舞、产业快速集聚、城镇群加快形成,形成一片片欣欣向荣的产业带、经济带、振兴带。福泉厦漳高速改扩建工程,锻炼了一批精于建设管理、勘察设计的队伍,为中国未来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沿海兼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和经验,在新中国工程建设迅猛发展的历史浪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