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聪 孙 雨
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004;2.中共抚顺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辽宁 抚顺 113000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思想建设的研究始终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本课题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辽宁省实际,在肯定我省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始终大刀阔斧走在前列,在经济转型、开放合作方面也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思想观念上依旧存在转变慢、突破难的问题。这是现阶段我省转型振兴的一大短板,也是制约东北振兴发展的关键问题。本课题主旨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论证如何以党的思想建设为抓手来解决这一关键短板。
从总体情况看,省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奋进,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支持,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再次腾飞满怀期待,对转型振兴满怀信心。调研中许多党员干部反应热烈,希望各级领导能够在我省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之际,以硬实力为依托,以党的思想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增强辽宁省软实力,大力弘扬辽宁精神,重塑辽宁振兴信心,补齐辽宁振兴中的思想观念短板。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党员干部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发现,仍旧有少数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动力不足;数据显示这一部分党员干部的年龄多数集中在57到59岁,“精力有点儿不够用了”,感到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越来越发现“老一套的工作思路解决不了新问题”,有时候会有“推一点干一点,不推不干”的惰性,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座谈中,多数党员干部反映:“文山会海”现象目前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辽宁省自省直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成果后,新单位充满新气象,一些体制机制的关节基本打通,工作越干越顺。超过半数以上的党员干部感觉“充满干劲”,“新气象冲淡了旧观念”,曾经所谓的文山会海现象现在得到了极大收敛。超过80%的企业党员干部反映,经过这一年多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推进,企业文化得到良好塑造,一些职务犯罪的苗头得到有效遏制,企业员工爱党敬业精神得到显著增强,企业党建搞得有声有色,优秀党员、党员示范岗成为员工真正的精神和工作追求。
调查数据显示,100%的党员干部肯定辽宁省的政治生态正在逐渐转好,“政治生态好多了”、“工作可以放手干了”,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依旧对于创新感到“有点害怕”,在遇到一些“可以尝试新方法突破”的工作时感到“如履薄冰”,对于没有明确要求、政策法规空白需要探索创新的工作“不大敢”进行尝试,“非要尝试,必须留痕”,产生规避责任的念头。在企业单位的调研中,有的党员干部反映自己所在的单位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本来可以借一次创新而打通多余环节,但是领导更偏向于“老方法”、“认死理”,导致一次次错失改革机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直接影响了新入职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
此部分调研对象主要来自省直机关及事业单位。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0%的党员干部认为辽宁省曾经出现“数据造假”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干部的选拔失误上。一些党员干部认为任人唯亲、“实干的干不过会表现的”现象依旧存在,工作过程中一些有责任、有担当的干部没有得到重用,“老实人吃亏”,踏实做事、风气正派的干部提拔缓慢,严重影响单位的风气。超过60%的党员干部认为考核缺乏针对性,并且无法反映出真实情况,以至于考核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出问题的干部考核结果没有不合格的”。在奖励、激励、容错方面,超过半数的党员干部认为奖励是“平均主义”,超过65%的党员干部对于容错机制表示“不明确”。
超过90%的党员干部认为,近几年来,辽宁省以至于东北的声音始终在全国发不出去,“东北人”这一名词,始终都处在“任人评说”的语境之下,整个东北地区的软实力受到巨大损害。65%的党员干部认为宣传工作缺位、“为辽宁发声太少”,70%的党员干部认为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保守陈旧,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辽宁没有吸引力”,“将来还得让孩子去南方”。这一症结不除,一方面,党员干部缺乏自信,“挺不直腰板”,“无论怎么努力工作都得不到自我肯定”;另一方面,辽宁人民、东北人民的自信心树立不起来,在一切生产甚至生活中都会感到底气不足、“处处不如人”,造成本土人才流失严重。
当前,补齐辽宁振兴中的思想观念短板,必须立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实际,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以强化担当意识、激发创新动力,切实营造使党员干部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干劲十足、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思想转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使思想不断丰富、解放的过程。近几年来,辽宁省不断纠正“四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健康,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借此良机应当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抓手,助推全省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并形成长效的思维惯性,使不断解放思想成为全省党员干部的思维习惯。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解放、敢打敢拼的先锋队,激发社会力量、助力辽宁省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
解放思想不是空话套话,要把助力培养解放思想的思维习惯落到实处,一是大力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剔除杂念,坚守共产党员的政治良心,让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此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不推不干”的问题。二是“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2]。在这一过程中,党员干部的官本位等旧观念,“新官不理旧账”、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等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辽宁省的良好政商环境、亲清政商关系必将在短期内更上一层楼。
一是不断改进考核奖惩制度,在基础性、综合性和长期性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此作为干部职务调整的底线,以制度为硬约束根除任人唯亲的选人用人弊病,逐渐去除体制内“只上不下”的顽疾,调动和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二是尽快制定容错纠错机制,“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3]。”把党的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为全省党员干部队伍打造无形与有形的双重激励与保障机制。
一是树立体制自信,振兴老工业基地,发挥国有企业的强势优势,把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加大力度支持本土小微企业繁殖,争取孵化、打造出一部分带有本地特征的名优企业,争取发掘、复刻出一部分曾经产品响亮全国的地方品牌,在国际国内打造和传播辽宁省的品牌效应;二是集中媒体、社会力量,以点带面向全国范围大力宣传辽宁本地优势,让辽宁人民不断获得家乡荣誉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各地人才共同助推辽宁转型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