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娟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更是具备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于一体的新时代人才,同样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wifi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获取信息源的形式越来越多,而社会信息良莠不齐,从当前高职大学校园中出现的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就业合同毁约等不良诚信文化现象。可见,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普遍现象,因此,对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诚信文化进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自身诚信文化缺失原因,是其诚信文化缺失的本质原因。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所谓本我即最原始的自己,追求“快乐原则”,人一切的行为举止都是为了满足本我的需求和快乐;所谓自我即学会束缚自己,追求“现实原则”,人开始学会探寻周围生活的规则并开始约束自己;所谓超我即用道德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原则”,人开始站在伦理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一般是从本我到自我、再从自我到超我的顺序成长,但是因为成长周围环境和个人差异的不同,尤其在社会转型期,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成长进度也会出现不同。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大多是90后、00后,他们思想独立、追求个性、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们更多的追求快乐原则,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矛盾与困惑中,从而出现诚信文化缺失的局面,从其本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诚信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首先,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要对诚信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在政治诚信、学习诚信、经济诚信、人际交往诚信方面出现诚信认知的偏差。诚信即诚实守信,做人要表里如一,要守信,遵守诺言,实事求是,不说谎话。
其次,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要用正确的认知推动实践的发展。正确的诚信文化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最后,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在诚信文化方面要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对诚信文化有诚信自律意识和诚信意志。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家庭教育诚信文化缺失原因,是其诚信文化缺失的源头。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担负着引领社会诚信文化的责任,他们是青年群体中的知识分子,是社会诚信文化的楷模,他们将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孩子最早接受诚信文化教育的老师是父母,最早接受诚信文化教育的场所是家庭,由此可知,家庭诚信文化对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一,家长要在诚信文化建设方面起到榜样的作用。
作为孩子的家长,要在诚信文化教育方面做出表率,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父母要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更要用行动告诉孩子德育重要性。父母要在无意中把诚信文化融入到孩子的生活里,把诚信文化变成孩子的内在自觉,才能培养出具有诚信品格的孩子。
第二,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诚信文化建设。
学校是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要阵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地。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不断采取正确的措施,学生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诚信文化建设,与学校站在同一战线,这样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提高诚信文化教育质量,获得最佳效果。
诚信教育应该融入到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校园文化、校园课程、校园活动,完善诚信制度建设,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执行力,努力打造属于自身具有的诚信文化校园风,营造浓郁的诚信文化氛围,高扬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诚信本性。
静态的校园诚信文化表现在人们在学校视野可以看到的地方,它通过校园的整体布局和规划表现出校园文化,也可以通过校服、长廊、楼道等表现出校园独具的文化。动态的校园诚信文化有以诚信为主题的辩论赛,以诚信为主的广播、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讲座、的主题班会。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侧重点在课堂,新时代高职院校老师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做学生的行为示范。首先,教师要有诚信思想,才能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其次,学生较多时间也是在课堂,学习知识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来自课堂。由此可见,教师把诚信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很有必要性。
高职院校诚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信用档案,把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录入个人资信系统,例如在学习诚信记录方面包括个人的违纪处分、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诚信情况;在人际交往诚信记录方面包括不兑现诺言、感情欺骗等诚信情况;在就业诚信记录方面包括“美化”简历、随意毁约等诚信情况;在经济诚信记录方面包括欠贷不还、贫困生补助、奖学金补助、生源地贷款等诚信情况。
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社会教育诚信文化缺失的原因,是其诚信文化缺失的现实要素。众所周知,良好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力量,必要时也需要运用法律力量强化对人们经济和网络失信行为的监管。
第一,健全完善社会诚信监督机构。
诚信文化自古以来都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首先,政府机构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诚信的人格魅力;其次,健全完善社会各行各业的诚信监督机构,完善失信惩戒制度;最后,引导人们树立诚信
自律意识,规范自己的诚信言行,以此,各行各业都有诚信自律意识,做到自觉诚信,失信可依据章程惩罚,形成良好的诚信社会风气。
第二,运用社会舆论传播诚信文化。
自古以来,诚实守信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品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它需要社会充分运用大众传播渠道把诚信文化公开传播,传播至人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使人人皆知,进而产生舆论监督效应。
第三,健全完善网络诚信文化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这就需要网站和网民对网络诚信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我国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加强网络信息的虚实监管,对违规者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促进网络诚信文化的发展,维护网络文化的安全和发展。
古人云,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国无诚信不稳。现如今,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诚信文化缺失现象日益突出,需要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维度配合,以此完善诚信文化建设,进而为我国诚信文化的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