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荣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2413
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现场的关键,他们的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在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环节也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配备具有相应资质水平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机械设备是建筑现场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现代建筑施工,需要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才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机械设备质量和使用情况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开展。
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有重要影响,实际建设中,只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材料,才能确保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现场施工管理中,必须做好材料质量管理和把控,对建筑材料,要按照施工标准要求进行检验验收。从建筑材料的选择、采购,运输管理到后期使用保养等,都要确保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一是做好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策划,明确各层次人员、各类人员的具体配备数量及资质要求,加强培训,确保所有人员持证上岗。二是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交底环节的管理。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需要制定不同的施工技术交底措施。加强项目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针对关键工序实行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全程跟踪指导[1]。三是将严格的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施工人员身上,明确不同岗位施工人员的具体职责,质量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四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考核管理,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考核,减少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施工机械设备也飞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各种不同类别的施工机械,其主要特点为多样化、专一化和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尽管如此,建筑施工工地仍可见到其它陈旧及面临淘汰的设备。施工设备是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业主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应将施工机械能力作为一项关键的约束条款或招投标条件,保障施工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在设备入场时,按照合同约定,加强设备的准入检验,对于不符合规定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不准入场,保证施工设备质量合格。
严格按照材料检验的规定和检验流程,确保材料样品的有效性和代表性,保证样品采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对材料样品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需要由相应资质的检验实验室承担,并由合格的检验人员在合格的仪器上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并记录相关检验质量数据,确保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2]。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督促实施定期评价机制,从资质、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仪器设备状态、技术能力水平等方面对检验机构进行综合评价,保证检验机构的权威性。通过以上各方面,从进口处严格把控建筑用原材料质量,一方面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可督促规范材料生产以及销售的市场秩序。
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要覆盖工程建设的全体组织和相关方,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程序,将施工质量深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施工环节中的质量管理措施。再者,设计完善合理的施工组织,针对具体施工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管理,制定严密的质量计划,将每个环节质量管理内容渗入其中,严格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其次,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综合评定标准,并完善质检制度,制度执行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确保质量管理人员有足够的能力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审核管理,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项目中的不符合项。
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职能,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标准。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对工程建设单位资质、施工许可、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3]。地方政府应给予质量监督部门足够的权力,确保其独立行使质量监督职责。质量监督部门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计划,委派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加强质量监督计划的执行。
现如今,为了促进建筑行业和自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条件,这就要求在有效划分质量监督管理权责与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网络科技的力量,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运用到质量管理体系中,从而提高监督管理质量和效率。在完善信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网络管理平台,还要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将移动网络技术融入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设计和施工中均需要遵循相应技术规范、规程,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建设工程的安全、通用、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因此,我们应从设计、施工这两个重要阶段严格控制建筑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避免或减少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