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3年至2018年,全省有70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068个贫困村出列、4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21.7%下降到5.39%,2020年将全面完成脱贫任务。从整体上看,我们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但客观地讲,脱贫攻坚还面临着贫困群体规模较大、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农村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等一系列问题,以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数量为例,目前云南仍有181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还有国家级贫困县40个,可以说,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难度高、责任大”。
进入“后脱贫时代”,如何积极妥善地化解好以上这些问题,巩固扶贫成果,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充分发挥好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驱动作用,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进一步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全面提升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
“创新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在不同场合讲话中提及的高频热词。脱贫攻坚是一个不断寻求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探索过程,创新思维尤为关键。
创新思维,是指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是凭经验翻老黄历,不是循旧历找教科书,而是要努力想新办法、找新出路、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
经济贫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思想上的贫困,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阻滞着脱贫攻坚的进程。思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脑动力”,要想彻底摆脱贫穷,必须从思维抓起,摆脱落后的、僵化的思想桎梏,激活致富思维。
做好脱贫攻坚的思维创新,就是要求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创新的思维自上而下一以贯之,冲破束缚脱贫促发展进程中的守旧思维,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学会用创新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笔者认为,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转变帮扶思维,引导贫困户“自己走”。脱贫致富,贫困群众是主体,但基层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即一部分本应由贫困户自己动手的事,被少数基层干部“包办”。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想自己包里有,就得自己要动手。脱贫致富之路还得贫困户自己走,才能走得长远。要转变帮扶思维,即政府不要大包大揽,而要善于正向引导贫困户树立自立自强观念,可以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增强脱贫致富信心,让贫困户由“不愿干、不敢干”到“努力干、放胆干”。
二是坚定开放思维,内外联动实现精准脱贫。开放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脱贫不能只盯着窝边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坚持开放眼光,运用开放思维,做好脱贫文章。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把自身资源禀赋所具有的势能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将发达地区的产业、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请进来”,由此激发各种要素活力,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运用辩证思维,因地制宜引领精准脱贫。在一些地方,有的干部不顾实际照搬别人的经验,比如看到芦笋价高,就要求大家都种芦笋,结果种什么赔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要形而上学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当前,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尤其要用好辩证思维这个法宝,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这样才能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树立底线思维,解决好思想松劲的问题。对于精准扶贫,有的干部认为这就是一项工作、一项任务,停留在这种认识上,往往就会导致遇到困难时就像其他工作一样,出现畏难情绪,消极抱怨、知难而退。此外,长时间的脱贫攻坚工作,让不少干部感觉计穷力竭,容易出现思想上的松劲懈怠。必须认识到,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要求、底线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高度来看待脱贫攻坚,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在新时代的伟大意义,切实提振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提升主观能动性,积极为这项伟大的事业贡献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棋,谁就赢得了优势。”科技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脱贫攻坚手段的重中之重。
在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看来,目前我国脱贫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重病、慢病贫困户仍然面临医疗费用压力;二是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有待加强,农产品竞争力亟待提升;三是脱贫干部工作效率、协同效果亟待提升。对此,朱永新认为,实践探索显示,技术创新有助于脱贫攻坚工作,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脱贫攻坚难题。朱永新以近年来阿里巴巴集团与重庆奉节、云南元阳、山西和顺、湖北秭归等贫困县的合作实践为例指出,新技术有助于帮助贫困县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增加收益。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仅释放了巨大的数字红利,也为脱贫攻坚开辟了一条快车道:一根网线、一座铁塔,拉近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距离,山沟沟的农产品在线上找到了销路,减少了中间环节,交易成本降低了,农民收益更高了。更进一步说,互联网缩小了数字鸿沟,让人们平等获取信息资源成为可能,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农民学到最新的技能,为持续发展积蓄了内生动力。
随着线上线下基础设施的发展,很多互联网平台和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互联网技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巨大的赋能潜力。然而,要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脱贫中的作用,还需要面对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帮扶模式相对单一、村民利用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9.6%,但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8.4%,还有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没有网络接入。农村地区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要从“用得上”向“用得好”转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外,信息技术也是政府开展扶贫工作的协同工具,有利于协助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精准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党中央明确提出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指导方针以后,国内许多地方便涌现出了创新的信息化扶贫模式,通过信息管理构建一个档案库,就可以在资料审核、统计分析、信息把握方面实现效率提升,为扶贫工作的精准化效率化创造条件。党员干部作为领头人,应该多一些“互联网+”思维,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学会掌握新时代新媒体信息,利用新媒体更好地为贫困人民服务,科学指导和帮扶贫困群众运用“互联网+”致富。
除了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发挥好产业技术尤其是现代农业技术对贫困地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全面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要求,意义重大。而全面脱贫的基本要求应该是人民群众的技术脱贫和就业脱贫等长久式脱贫,而不应该是“外表”脱贫和资金补助脱贫等短暂式脱贫。在当前和未来脱贫攻坚的征程中,要紧紧抓住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加大贫困人口的技术培训力度,帮助这些地区培育壮大特色区域产业,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提高收入、谋求致富。
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创新也要因地制宜,使科技手段适应“三农”发展要求,适应云南的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条件,适应贫困地区农村群众的现有科技文化水平,新技术要简单易学。
贫困具有长期和动态的特征。近40年的扶贫开发实践告诉我们,贫困问题的治理首先要突破若干制度性障碍,通过机制层面的创新来提高扶贫开发的效能。
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不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与质量,对于2020年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缓相对贫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基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围绕脱贫攻坚的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和考核六大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机制创新,从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构了完善的制度保障。这些创新具体体现在:构建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脱贫攻坚重点省份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贫困县党政正职攻坚期内保持稳定;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中办、国办出台了12个《决定》配套文件,各部门出台173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涉及脱贫攻坚各个方面;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投放;建立脱贫攻坚动员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坚;建立脱贫攻坚监督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建立脱贫攻坚考核体系,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
脱贫攻坚新时期,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打赢脱贫攻坚持久战,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从政策设计、资金投入、工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调整和创新。
一是构建有利于稳定脱贫的制度环境。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党和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要确保扶贫政策和扶贫模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摘帽不减政策”的工作要求,在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之后,不减投入、不减政策,扶上马再送一程。
二是创新精准帮扶工作机制。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实施了多轮的扶贫项目建设,包括种养殖业、农业观光体验、民俗旅游等在内的一大批项目建成运营,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这种以贫困区域为基本瞄准单位的项目设计,忽视了贫困户的个体差异,导致从项目中获益的往往是中高收入农户,而贫困户却获益很少。此外,有些项目建设只注重产业化,以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为导向,弱化了扶贫目标;有些项目在缺乏对市场的有效预测分析的情况下盲目上马,致使项目不可持续;有些项目只重视生产环节的扶持,忽视了对农户扩大产品市场销售的引导。创新精准帮扶工作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要在帮扶瞄准层次上实现区域开发与个体扶助的有机嵌合,以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的扶助措施对接与承续区域瞄准政策;二要克服一哄而上、为了建设项目而建设项目的形式主义项目扶贫倾向,任何扶贫项目的上马都要对市场需求和风险进行充分地研判,把贫困户增收、改善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三是要充分评估贫困户经营项目的意愿和能力,使项目与贫困户的愿望和能力高度匹配。
三是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脱贫攻坚期,如何确保将有限的扶贫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如何监督扶贫项目资金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提升使用效率和带贫效果?这些,都离不开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这就需要建立“多条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把专项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集中力量精准脱贫,监督扶贫项目资金通过高效利用,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产出效能。
近40年的扶贫开发实践告诉我们: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找对符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目前来看,一些地区在开辟致富道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诸多可借鉴的模式。比如,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老炭山村以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为契机,大力实施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林下有机三七”生态种植项目,在2017年在老章寨试种102.5亩林下有机三七取得成功后,经过两年发展,全村共种植林下有机三七1015亩,2019年,公司将在老炭山村拓展林下三七种植面积到3000余亩。据悉,云南康艺三七种植公司林下三七基地全部为村集体林地,按规定,公司支付林下基地租金60元/亩,共支付村组林地租金57855元,充实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按照约定,公司种植林下三七采收销售后,全部利润的15%上交政府用于当地村民脱贫攻坚。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在贫困问题上各有特点,需要多角度、多领域探寻扶贫模式。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捐赠扶贫、销售扶贫等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只能“解一时之渴”,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贫困现状,扶贫模式亟待创新和丰富。
“互联网+扶贫”无疑是一个典型的创新模式。据了解,截至2019年6月底,242个国家级贫困县接入了阿里兴农扶贫业务,相当于每3个国家级贫困县就有1个通过淘宝天猫,将土味山货变成了网红尖货。在过去这半年,贫困县土货在阿里平台总销量同比增长高达80%,而阿里巴巴脱贫基金成立至今一年半时间,贫困县在阿里平台总销售额达到1100亿元。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期,以“互联网+的”模式助力扶贫攻坚工作更应该值得推广。但要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脱贫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商建设,引导贫困户融入电商产业链条,推动贫困地区网络覆盖,从培育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和打通贫困地区物流最后一公里等环节入手,实现多部门共同联手,打造电商扶贫的良好环境。此外,作为一种技术工具,互联网要真正带动农民增收,还需要与产业、教育等领域的措施相互配合。
绿色生态扶贫也成为贫困人群共享发展成果的一大创新模式。过去,受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制约,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独龙族靠“轮歇烧荒、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等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树越砍越少,山越烧越秃”,生活也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截至2011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255元。2017年,贡山县林草局利用独龙江乡2014年和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结余资金购买草果苗253784株,发放给最适宜种植草果的巴坡、孔当和马库三个村委会,共种植3172亩。截至2018年底,全乡6个村委会中有5个村的群众户户种草果、人人有收入,草果面积达6.8万亩,产量达1004吨,产值约743万元,草果种植户仅草果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3000元以上。生态扶贫在独龙江乡产生了良好的减贫效果,贫困地区生态得到保护的同时,贫困农户也获得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总而言之,脱贫攻坚要实干也要创新,只要立足实际,苦干、实干、创新干,就一定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强大合力,让贫困地区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