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放在这样一个高度,是因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资源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在片面追求GDP的发展理念影响下,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过度资源利用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态与环境的恶化导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降低,经济发展失去后续动力。基于对生态文明建设千年大计的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了解决生态文明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这不仅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要的同时,还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自身在全球生态安全方面的努力与贡献。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中国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点的理论核心和实践目标。
早在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等地工作期间,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随着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的指导思想与核心理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理论核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的同时,必须立足社会整体发展、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高度设计中国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因此,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了资源与环境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永续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强调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的时代意义。中国在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的同时,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格局,充分体现出顶层设计层面对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高度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稳步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各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多项环境治理规划、方案划相继出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已逐步建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入,并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充分彰显了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核心理念的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这就充分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是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健康和谐的现代生活。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要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充分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要义,实现顶层设计承载的美好愿景,还必须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生态环境建设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始终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更为关键的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清新的认识到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与冲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6月16日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虽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5],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6]而这样的矛盾与冲突在发展中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调研时亲赴洱海实地调研考察,充分说明领导层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发展中地区如何理解与对待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思路。正如总书记在考察谈话中强调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7]正是因为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内在联系,生态环境的好坏渐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社会热点问题,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是地区经济发展后续动力的重要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具有长远的打算、智慧的考量、正确的态度。正如习近平同志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中指出的那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8],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9],更需要让绿水青山既是“绿水青山”又是“金山银山”。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正确理解“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辨证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善于运用创新发展的思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也就提出了在新时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从国家安全的高度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中国环境安全的组成部分。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压力,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始终存在矛盾。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地方政府在政府治理过程中难免更多地采用以GDP为导向的“短、频、快”发展模式。虽然促使地区经济总量攀升,但资源和生态环境破环导致的恶果却是巨大乃至无法估量的。例如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昆明滇池,由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成为我国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湖泊之一,虽然地方政府虽投入巨资进行治污,水体状况逐步改善,但离真正的绿水青山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面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压力巨大的实际状况,地方政府选择怎样的生态文明发展方略,坚持走怎样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能不能针对难点把握关键,始终坚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目标,最终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关键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治理理念。
就云南实际而言,既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又要坚持生态环境治理的确有很高的难度,对地方政府创新发展能力有极高的要求。但事实证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无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必然再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泥潭。云南的滇池污染并非个案。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云南不少湖泊都因疏于保护,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由于理念滞后、思维固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采取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而短暂的经济利益之后,“再治理”的代价不仅是地方财政的巨大投入,而且有些破坏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这样的发展方式会从根本上消减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潜力。欠发达地方的政府治理缺乏正确理念的支撑,是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不力的根本原因。所以,摒弃错误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理念,才能更好推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同志在视察云南的讲话中,殷切希望云南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但客观条件导致的思维惯性,会使地方政府对于地区发展的滞后有了一定程度的、习惯性的合理认可和自我宽容,缺乏紧迫感和压力感,导致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新性,缺乏把握机遇,加速发展的能力和动力。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地方政府在主导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居危思机”的治理理念,以“绿色政绩观”为导向,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为加速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寻求更广泛的机遇,主动承担起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创新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产业,才能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后发优势。
毋庸置疑,要走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使云南在推进区域发展中既能建设“绿水青山”,又能守住“金山银山”,地方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正所谓:转变观念,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