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迪 李丽斯(亳州学院 音乐系,安徽 亳州 236800)
2011年国家新印发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标准》,自此以后,许多中小学校开始不断的探索,更新一些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基础音乐课堂教学逐渐融入电影音乐,但是,对于其教学的研究,仍旧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在老师的知识层次、电影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电影音乐教材建设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只能依靠教师以往的经验教学。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性质、方针和政策,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按照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对实施的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学习与发展需要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新课标写到:“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见,评价是成功的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潜能开发和智力开发。
电影音乐的教学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因此,音乐教师要加强电影音乐的学习,了解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合理科学的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电影音乐资源,把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影视音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很好的音乐感知、体验和实践。
郑颖琼在《浅谈音乐教学评价的方法及原则》一文中根据新课标提出三点评价方法。吴晓燕在其硕士论文《选取电影音乐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微探》中提出了三种评估方法:①自我评价,自我测定到自我评估再到师生认定;②相互评价,集体对话到互相评价再到师生认定;③综合测量评估,出题到测量再到教师认定。
在音乐课程中,应该明确音乐教学评价重要性, 所有的评价都有其原则性和规范性,电影音乐教学的评价也是一样,为了获得理想的评价效果,笔者认为,中小学电影音乐教学的评价应该遵守以下几点原则:
(1)音乐课程的评价既要从学生的音乐审美、兴趣爱好、创造实践等方面作为参考依据,还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勘察,但是,评价过程必须注重电影音乐对学生自我发展的完善和促进。
(2)音乐评价虽然是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反映,但更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的,因此,评价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教学手段。不管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求得到更好的改善。
根据电影音乐自身的特点及教学目标,笔者提出以下两种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作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可以提高他们音乐学习的效率。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自我的独立性,在自评过程中也可以自我激励和改善。同时,老师也需要自我评价,首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学生的评价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等,从而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自我评价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即时评价,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的评价,如鉴赏一些电影音乐后,可引导学生对画面和歌曲给予描述或展示,继而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学期评价,就是一学期或半学期后总结性的评价,如自我回顾一学期或半学期记住了多少电影音乐,又对哪些电影画面记忆犹新,通过电影音乐学会了多少音乐技能等等。
(2)相互评价。相互评价包括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老师对老师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相互评价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学生评价学生的欣赏体会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评定能力,互相取长补短;老师对老师可以针对其教学氛围、方式、内容等因素进行评估;学生对老师可以采取不记名评价,这样学生就会无压力的提出自己对老师教学的意见;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需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客观的描述,既要对学生给予肯定,也要提出友好的建议。相互评价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过程,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互相交流学习,还可多方面的反映出老师教学的问题,从而改善。
苏霍姆林期基曾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教育”。可见,审美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新课标中写到:“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电影音乐在动态的画面中,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哲理,文化含蕴和审美情趣等表现出来,给学生以视听上的美感,能给当今中小学生较直观性的审美教育,符合了新课标对音乐审美的要求。
电影音乐课程的设置、授课方式、方法和内容等问题在中小学教育中还属于探索阶段,那么,如何上好这门课,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和研究的。笔者通过自己在中小学的实习,再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此,提出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
(2)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说明音乐教育也应该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电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音乐又是电影的组成部分,那么,电影音乐融入基础教育是顺理成章的。教师在电影音乐课程中可以结合社会生活,运用已知的音乐教育理论作省思,通过探索影片中可供发挥的教育意义,既要向学生传递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道德品质和学习技能。
(3)电影音乐课程应以学生为基础,音乐为本体,从音响出发,以聆听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电影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想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向学生讲解何为电影音乐的知识背景和技能,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4)电影是综合艺术体,老师需要挖掘电影音乐的文化内涵,加强音乐文化与其他姐妹艺术的联系,学生通过学习电影音乐可接触到哲学、英语、乐器、舞蹈等相关领域。老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潜力。
(5)学校需要给学生创建良好的轻松的教学环境,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不能一板一眼,要运用生动形象并带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输音乐知识。
如何利用电影音乐元素的特点,服务于基础音乐教学,笔者结合学生每个阶段的身心变化考虑提出一些建议:
(1)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比较形象,肢体上比较好动,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所以,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自然条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截取生动短小的电影视频材料,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感受音乐力度的强弱和速度的变化,并能区别音乐节拍的不同,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三到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和体验感知能力的加强,老师可以通过电影音乐的教学,让学生听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模仿哼唱经典电影音乐歌曲,能区别男、女不同类型的音色,初步掌握几种简单的节奏型,并对旋律的高低、急缓、强弱和段落划分有充分的认识。此外,还需利用合唱,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
(3)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身心趋向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比较强,情感的表达方式也较多变。教师需要通过电影音乐让学生学习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让学生可以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此外,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教师在选择演唱曲目的时候需特别注意,而且在听唱过程中,不可单一重复演唱一条旋律,这样容易使学生嗓子疲惫。
(4)十、十一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已经相对成熟,学生的个性表现比较强烈,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较多。教师需要通过电影音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让他们体验音乐所能表达的各种情感,并用专业的音乐术语给予表达描述。能够区别歌曲和乐器的体裁,并感受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风格。
通过电影音乐教学的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扩散他们的思维,还可以引发他们创造性的遐想。电影音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打破平时课堂空间的限制,多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电影音乐引入基础教育中,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还可以改变学生固有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给音乐教学带来活力和生机。
电影音乐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也给他们带来身心上的审美愉悦,更是观察与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一般情况下,音乐是对电影画面意义的拓展,从受众审美期待的角度可以分为浅层审美与高级审美阶段的两个层次。无论是电影歌曲还是配乐都是对影片画面叙述功能的完善和丰富,对电影音乐的浅层审美,学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费力解读,便可体会到音乐的用意和内涵。对于电影音乐的高级审美阶段,音乐向学生传达的大多是精神方面的抽象内容,包括民族观念、思想内涵,这个阶段就需要老师慢慢引导学生,让他们更容易体会到电影音乐背后的内容,一旦学生对这一层次解读通透,审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就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