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网络思想是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

2019-12-13 09:06:36
创造 2019年4期
关键词:强国网络安全总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形成了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就建设网络强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鲜明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在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它系统阐述网络观的基本内涵,也说明了网络安全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深入学习习近平建设网络强国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网络强国重要举措和网络强国思想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网络强国和信息化建设。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对我国整体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利用中的作用。为了在组织上得到保证,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亲力亲为,担任组长。2018年3月,该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这一组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第一,披荆斩棘,前所未有,具有开创性。这个委员会是在中央层面设立的一个更强有力、更有权威性的机构,并以“规格高、力度大、立意远”来统筹指导信息强国战略。所谓规格高,就是在国家中央层面来进行统领;所谓力度大,就是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除了在组织上得到保证,还要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所谓立意远,就是习总书记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又一有力战略支柱。

第二,高屋建瓴,统筹全局,具有全局性。习总书记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不仅与“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联系起来,而且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联系起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

第三,提纲挚领,抓住核心,具有长远性。习总书记站得高望得远,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长远的指导思想。

(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安全、发展和民生中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安全、发展和民生中的地位,具有极为深刻的认识,指导我们深入学习和全面理解。他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这从两方面论述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地位:一方面,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和民生联系起来。其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国家安全。在信息化社会,较大部分的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传输的,这些信息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既是获取信息的手段,同时也是进行攻击的途径,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往往将他们的价值观强加于我们头上。在这种情况下,维护网络安全就事关国家安全。其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也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的发展。只有在保证网络安全的条件下,才能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的高效、快捷、低成本传输与共享,以提高国家的实力,包括提高生产力、推动技术进步、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最终实现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战略思想,是依据国内国际的“大势”的基本局面提出来的。国内“大势”: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稳定、安全的和可控的网络平台和环境;国际“大势”: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面对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IT产业及网络技术仍然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占优势的条件下,我国怎么有效的应对,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所以只有预计在先,勇于迎战,才能担当起大国重任。毫无疑问,习总书记的这一战略思想是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明灯。

二、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精准布局

习总书记认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他强调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在当前国内国际局势下的重要性、紧迫性,因而进行了精准布局,采取了强有力的具体措施。2018年4月,在北京召开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会议,就是习总书记作精准布局的一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什么?我们认为:当今社会进入到了知识信息时代,这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而知识信息时代,知识、技术、信息的生产、储存、传输及运用主要依赖IT技术,而IT技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乃至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离不开也取决于IT技术的水平和基础。因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我们工作的一个重心,信息化建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在这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在这里习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挑战。虽然知识信息时代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同时也随着信息的传输也会产生泥沙俱下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西方的腐朽意识形态会传输进来,因而应当加强在网络上的正面宣传;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外部势力进行网络攻击。我国的电力、银行、通讯、导航乃至于军事系统都可能会遭到攻击。因此,如何维护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同时,在这次会议上习总书记还指出:推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网络信息领域的军民一体化,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习总书记的这个重要指示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其一,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要突破,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既然进入到信息社会,不能仅仅依靠西方的信息技术,必须要有我国自主研发的信息技术,必须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建立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其二,在网络信息领域军民融合,即实现信息技术的军民共享,民用的信息技术可以转化为军事信息技术,反之亦然。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可以节约成本;其三,在信息化建设中,要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即在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中,既要主动参与,又有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又要在国际社会争取话语权、主动权。所以,习总书记这些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领会。

在这次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深入阐释了信息化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中国梦的关系,他指出:“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三、习总书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思想的影响即结果

(一)习总书记信息化思想使得网络空间纯净晴朗

早在 2016年4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就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阐释了网络安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必须把网络建成符合人民利益、发挥正能量平台,成为大力宣传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指明信息化建设在正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2019年1月,他又指出:“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现在还要加上一句,用得好是真本事。”就是说,网络安全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改革开放等等观念。

同时,进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还必须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依法管网治网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维护信息安全,利用网络稳定和秩序,防止谣言和虚假信息等非法信息传播。

而且,在立法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上加以保证,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2018年11月,国家制定《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规定了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法定的安全管理义务,以指导舆论的方向。2018年12月的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了金融信息管理,使金融信息服务质量得以提高,促进金融信息服务的有序发展。对于区块链建设也有相关的规定。2019年1月,《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信息安全风险等等,成为法律管理信息的依据。

(二)习总书记信息化思想遏制了网络风险,保障了网络安全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什么是风险?所谓风险,就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某种决策或行为产生的损失的可能性。而网络风险就是由于信息的生产、传输、共享、运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这些决策或行为产生的损失的可能性。信息是特定背景下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或者是数据的一种集合。网络风险具体而言,包括信息产生过程的风险。某一方面的信息的产生是要投入很多费用的,而投入了费用还不一定取得所希望得到的信息;另外在传输信息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比如保存不当、泄露;在共享过程在产生的风险,因为对同一信息不同的人认知是不一样的,产生理解的偏差;在利用过程中的风险,这是由使用者的条件、地位等等产生的差别。但网络安全最主要的还是传输信息内容所赋予的意识形态和以技术为手段所进行的攻击两方面。要确保这两方面的安全,就必须对信息的运用全过程加以控制。所以,习总书记认为要建立国家安全,必须首先建立网络安全;只有在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条件下,才能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现代化。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思想最突出的亮点就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讲:“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国的网络安全得到了保障,防范控制能力得到提升。

同样,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国的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等方面都取得快速的进步,在安全产品、安全服务的提高上都展现了我国网络及信息产业企业的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习总书记信息化思想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2月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所以习总书记信息化思想最初就思路清晰、极为完整:一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不是别人的技术。只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是构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强国固邦之本;二是在此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提供高效、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服务,才能建立正确的网络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也只有在过更的技术上,才能构建我国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四是也由此训练、培养我国的信息技术人才;五是在上述四个方面作好的基础上,我国才有参与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的话语权。因此,习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这就是:网络强国的战略——基础设施——自主创新能力——信息经济发展——网络安全的发展思路。

在这个思路指导和影响下,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比如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尤其在开发5G通讯技术上的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节节上升,以至于引起在该项技术上欠缺的国家的干扰、阻拦。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的许多5G 技术解决方案融入了国际核心标准规范, 其成熟的技术, 从速度、质量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一方面的表现;再一个方面的表现是到2018年11月为止,我国除了工业制造方面的专利申请量位冠全球之外,在IT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所申请的专利量达14.4多万件,占全球43.4%,也居第一。

(四)习总书记信息化思想推动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习总书记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思想,促进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认识观念的行步。我国由于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产生了无人驾驶车的研发、联网的信息智慧医疗、移动支付、刷脸识别、二维码扫码、共享单车以及遥感、遥控、遥测等技术、三D打印技术、柔性生产,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五)习总书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思想,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习总书记在谈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怎么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曾饱含对人民的热爱深情地说:“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我们党和政府所作的一切,其出发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包括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使得人民从改革开放中、从技术进步中、从信息的安全分享中得到利益。这些利益,包括成本低、收益好、较安全、很快捷、又完整准确等等好处。因此,他说“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改善民生和政务服务,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不断的改善,比如在农村展开的“新农合”医疗保险,是透明的、公开化的,是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的;还有在农村扶贫中的“立档建卡”也是透明、公开、可查的。所以信息化建设方便了人民,服务于大众。

综上所述,习总书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提出,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处理网络安全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上的方向,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

猜你喜欢
强国网络安全总书记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08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强国有我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秦晋争霸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习总书记“下团组”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13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黄河之声(2018年6期)2018-05-18 00:47:57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