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亟待理论拓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所涉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前提性的学理反思。从一门知识体系的独立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多样化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生态关联与有机联系中,展现社会理解的精神性维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社会之维,探索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对接和融合。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应定位于中观理论,具备源于“母学科”又超越于“母学科”的学科特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超越”的同时,也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双重反哺”。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超越性;双向理解;互释性;中观理论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5.01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5-0077-05
21世纪伊始,学界开始尝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1],并陆续出现了代表性的研究成果[2],其最初动因主要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旨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尽管后来也有学者对之作出反思,将社会生活的现实需求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创生的动力[3],但这一路向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整体语境下一度受到遮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更多地出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系统化、科学化的整体要求。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创生或许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意识,但受学科建设的整体导向影响,其应有的现实品格与问题意识一直隐而未显。无论是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还是要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亟待理论拓深,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关于富有解释力的知识体系。而这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所涉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前提性的学理反思。
一、聚焦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独立性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界主要存在如下常见的困惑: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否只是一种看待或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能否理解为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理论与方法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仅仅看作是社会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或对社会现象和问题作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解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还能否成为独立形态的知识体系?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关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为关键词,可以形成一长串的组合,常见的表达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XX”“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XX”等,但这是否意味着同时冠之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等相关主题研究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这些困惑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专业化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其所指向的研究对象是否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还有待认定。
一般而言,学科的独立性体现在独立的研究对象,但现代社会科学研究逐渐地摒弃单一的研究对象认定,同时也指向以独立的视角、方法等体现学科的独立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仅仅被视为将社会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方法运用至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那么,这个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无疑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方法论,完全可以归置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范畴,无需构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也不能将所有题名中同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关键词的研究全部纳入。如果这样的话,在现有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框架下,只需要对现有的知识体系做一定程度的扩容或更新,似乎没有必要另择“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这一专门的研究领域。
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形成的知识结晶。与单一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往往是关系性的,即它往往处理两门独立学科各自研究对象相互之间的交叠关系。比如,政治社会学一般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如此等等。宽泛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旨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样表达还显得宏观、模糊,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展现为多个侧面,形成多重主题,前者比较典型地表现为揭示微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社会接受机制、中观层面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中介、宏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格局,而后者表现为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形态、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等代表性主题。
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旨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多维关系,但其把握并不依赖某个单一视角,不是简单地从一方看待另一方(即社会学看思想政治教育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看社会),而是敞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生态关联与有机联系。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呈现为一个“源于社会”“借助社会”“服务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的过程。这意味着,如果从理论层面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的有力对接,就需要在社会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4],依赖社会并借助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回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独立性体现在它是专门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对接、融合。它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构成社会系统要素的同时,又与社会相对独立,需要加以分殊化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是對人施加政治思想观念影响的实践活动,指向人的观念世界,政治性是其突出的特征。社会系统是现实的人的活动形成的关系网络,是人生存所依赖的现实性实践场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又不是彼此孤立、相互疏离的,而是呈现出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又依赖观念的支撑,自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参与。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既存在差异、相对独立,又相互需要、有机统一,并呈现多维度的关系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旨在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敞开两者关系的多样形态,最终旨在求“通”,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与有机融入。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多向度关系所展开的研究,既非简单地从社会学研究思政(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也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审视社会(即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注重两者之间的相互性、对看性,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通性、一致性。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为对象,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有机融合为根本指向,并在学科特质上呈现出强烈的关系思维。
二、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创生与发展的动力何在?从早期的研究来看,不少学者从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入手,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相对忽略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如果完全从学科建设的整体设计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似乎有人为建构的痕迹,虽注重宏观性、整体性,却容易忽视现实社会的生活细节以及人们多元丰富的思想需求。
事实上,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学科知识的产生及其演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的现实需要。从客观的社会条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提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发展与社会转型密不可分。在当前现代性深度发展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各自呈现的形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形式均发生了改变。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逐渐褪去原本的乡土性,传统农耕文明逐渐被快速变迁的现代文明所取代。随着社会转型特征的不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所依存的“社会母体”正经历结构性的转变。社会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均发生了剧烈的根本性变革。伴随着社会现代性的深入发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特征也日渐明显,其形态也正在经历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总体转型。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不仅自身呈现出形态转变,而且其关系形态也呈现新的特征,已经“溢出”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围,需要专门的知识体系加以研究。
如果从知识效应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关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理解。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做出何种理解,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旨在揭示两者之间关系的多样化形态。作为交叉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并不单一地偏向于某个特定维度,进而简单地认定为是思想政治教育或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基于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理解的需要,这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现实性品格旨在实现与社会系统的有机融合,需要在社会系统中进一步具体落实、呈现,而对社会的完满理解离不开观念性、精神性的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联中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诠释、相互建构。
进一步地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致力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生态关联与有机联系,以此展现社会理解的精神性维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社会之维。作为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无法摆脱现实的社会土壤,而对社会理解来说,只有深入到精神性、观念性的维度,才能完整把握并从根本上切中社会现实。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生态关联来看,社会理解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并非各自独立、毫不相干,而是具有相互贯通的互释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互系性、关联性中,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所具有的解释性、理解性与批判性等多层面的关系。具体地看,在解释性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旨在实现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事实层面的互相认知,缺少了社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以及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维度的社会认知都将是不完整的;在理解性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旨在实现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意义层面的互相理解,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相互之间“意味着什么”;而在批判性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旨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进入到社会肌体和社会生活的深层结构中,揭示各种思想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机制”[5],为社会良序运行与和谐发展提供明确的价值导向。这样,经由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多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双向理解。
就本源而言,世界是统一化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形成观察世界的两个不同维度,前者以动态化的精神交往方式切入客观世界,敞开世界的精神性、意义性维度,而后者以现实的人的社会互动形式,展现世界的现实性、具体性的品格。从理想的效果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融为一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结合形态,最终达到“社会即思政”“思政即社会”的效果。这种“不思不勉”的融合状态,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这种理想效果的取得,无疑需要在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互释性中揭示两者之间多向度的关系,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所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中观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知识体系?究竟是宏观的理论,还是具体的实践策略?实际上,作为一门具有独立性的交叉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具有既源于“母学科”又超越于“母学科”的特点。在目前的学科格局中,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强,理论色彩浓厚,相对空泛、抽象;而社会学关注社会事实、重视实证方法,给人以“接地气”的感受。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这两个母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既反映出社会学现实性和灵动的社会气息,又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反映、疏导和引领。这样,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具有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两门知识体系的“双重超越”品格,既不会那么高高在上、抽象宏大,也不会那么细碎、微观,只关心细枝末节。
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应该定位为中观理论。这里的“中观理论”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与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中层理论(theories of middle range)大抵相当。中层理论最初由社会学家默顿提出,旨在反对帕森斯的宏大理论(grand theory),是一种介于抽象宏大理論与具体经验描述之间的理论形态。中层理论是要在微观与宏观、经验主义与抽象主义之间达成平衡,有效克服宏观理论的抽象性、宏大性,也摒弃了微观理论的经验化、描述性。一般而言,理论从其风格来看,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理论注重对事物的整体、全局把握,理论性、抽象性高,但现实性、经验性较弱;微观理论注重对事物的经验性总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体性,但理论性、概括性相对较低;中观理论介于两者之间,基于经验并通过经验验证,既有理论呈现但又不至于空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有效对接、有机融合提供有效的知识体系,这其中既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化色彩,又渗入关注社会现实的鲜活气息。
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创设初衷来看,它旨在扬弃单一的学科视域,摒弃思想政治教育孤立化、抽象化和自上而下的色彩,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性、互释性。这种“在社会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气息,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坠入抽象的意识形态教化窠臼。与此同时,社会的观念性必然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社会理解无法脱离精神性、观念性的维度,社会作为人与人社会交往的关系网络,承载着人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社会的存在与运行离不开有效的观念支撑。当前,社会学的总体趋势偏向于对社会进行事实层面的描述,注重经验观察、生活细节,展现活生生、灵动的社会世界,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进一步地超越感性的社会生活,对社会世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成为沟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具体现实、社会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中观理论,既不是宏观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规律的抽象理论,也不是在具体社会情景下指导如何做的行动指南。
实际上,作为中观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知识体系无疑应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多重形态具有完满的解释力,并从理论上对如下根本命题做出有效阐释:在社会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利用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的目标等。不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理论层面的解释力又是以其强烈的实践品格为基础。实践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创新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既源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各种关联形态所生成的实践经验,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不同关联形态的实践经验进行的理论提炼,如同默顿的中层理论一样,是可以通过经验证实的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具有实践性的品格,可以打通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满足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成为参与社会进程和变革现实社会的实践力量。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实践性,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提供指南,而是要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对接、结合及融入提供原则和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不是一门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的策略之学,而是一种认识、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指导性理论。当然,这种理论并非是自上而下、先验抽象的,而是可以通过经验证实,能够有效指导实践,并介于宏大理论与具体经验之间的中观理论。
四、范式超越: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超越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与其母学科是什么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能否仅仅理解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做出社会学知识的扩容?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否为社会学的分支?在何种意义上体现出社会学的色彩?从理论上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仅仅是对其“母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或社会学的知识扩容,而不具有“母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知识使命的话,那么,只需要对之母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即可。
但事实上,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体现出对社会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双重超越,展现其既源于又超越于“母学科”的独立性品格。这就需要从理论上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具有哪些超越或溢出原学科的知识使命,从而使它既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区别社会学。对社会学来说,当前社会学以量化、实证为主导性的研究取向,不带任何价值倾向地回到社会事实本身。但当用社会学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时,就会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理解无法直接沿袭实证社会学的分析范式,无法给予充满强烈政治价值倾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理论位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摒弃现代西方社会学一贯坚持的价值中立、实证主义和描述式的研究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关联、互释中,敞开社会学的观念性、批判性的维度。较之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能够有效切中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性、观念性的维度,对人的精神世界开展思想引领、建构和批判。
作为变革人的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对人们的思想态度、精神意识、价值观念进行政治引领,帮助人们在政治共同体中过上良善的精神生活。其突出的特点是,始终站在国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高度,由此,多给人以自上而下“应当如何”式的说教,在研究方法上也多以逻辑演绎、意义理解、价值体验为主,对事实层面的描述相对不够。从而,尽管人们在观念层面都会指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践领域往往收效甚微、效果不佳。这其中的原因,不单单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选择问题,根本上还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以合乎社会运行的方式进入社会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关注精神观念交往的现实基础,揭示思想内容的社会规定性和政治性观念交往的社会支撑,在社会领域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切入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富有现实性、针对性。
由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精神世界的现实性与现实世界的精神引领达到了内在统一,从而既可以有效弥补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现实感、实践感不强的倾向,也能有效弥补社会学研究对人的观念世界关心不足的局面,提升社会学的理论品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研究一直存在着经验研究‘过密化和理论研究‘疏松化的严重弊病”[6],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无疑有助于提升社会学的理论品质,甚至可以发挥对社会学的“反哺”功能。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内蕴了思想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即政治性的观念交流如何以社会性的机制和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呈现出现实性与社会性的品格。或许有人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尝试以社会视角补充国家视角,进而根本上坚持“国家-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这种看法似乎有合理性,毕竟,就政治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政治价值观社会化的方式,是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有效对接的中介。然而,尽管“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可以从宏观层面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布局,但却难以有效把握丰富的社会现实、多样的社会群体、生动的生活细节,“现实的个人”及其真实的生活体验在这一框架当中也无法获得合理诠释。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性、观念性容易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下被“稀释”,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容易被还原为政治社会学,丧失应有的理论个性。
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既源于“母学科”又超越于“母学科”,扬弃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性、抽象性与社会学的实证性、描述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对其研究,既反映出社会学的现实性和现实灵动的社会气息,又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反映、引领和提升。这样,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在研究范式上呈现出超越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社会学的“双重超越”品格。
参考文献
[1]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國物价出版社,2001:前言.
[2] 孙其昂,叶方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探索[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6:3
[3] 叶方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探要[J].阅江学刊,2013(5):33-38
[4] 叶方兴.社会之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47
[5] 杨威,金晖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之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4-8
[6] 文军.社会转型: 社会学人对变革时代的理论回应[J].探索与争鸣,2018(12):31.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