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完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正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对我国的心理服务领域发展情况一探究竟。
《经济》:心理服务作为建设“幸福中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的心理服务工作,发展情况如何?
高文斌:早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塑造社会成员的健康人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心理服务被放到国家层面上进行建设,从而开始了一系列探索。
过去近20年,心理服务工作进步显著,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学生教育体系普及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从最初的心理预防干预到心理健康教育再到目前的心理教育,心理素质已经作为综合素质的考量之一,同时带动校外教育,家长和老师共同进步。二是医疗卫生体系提供多元化服务,三甲医院和综合医院增设心理或精神科室、提高临床治疗水平,达到“身心健康”的协调并重,接轨到国际医学水平。三是社会公众对心理服务接受度逐年增高,推行近16年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为行业培养了超过100万的基础人员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经济》:在心理服务过程中,您认为有哪些困难与挑战?
高文斌:目前来看,基层心理服务的整体能力应该讲还比较单薄。首先是关于心理服务的不同顶层设计重视程度与侧重点不尽相同,比如东部地区已经开始从整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着手开始推动相关工作。而西部、中部地区由于现实条件还要重点从卫生部门开始加强基础建设,北京等特大城市更特殊一點,由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开展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就需要当地主管部门做好设计和协调工作,并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积极推动。
其次是启动经费和支持问题,主管单位、承担单位、资金、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等需要进一步匹配,并逐渐形成相关标准。最后是心理服务的可持续运营,少不了市场化的参与,一定的市场化机制,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但过多追求商业,会让行业变了味道。除此之外,社会对心理服务认知的局限性、专业人员技能的针对性都有待提升。
《经济》:与国外心理服务建设相比,我国的心理行业发展有哪些特色或是不同之处?
高文斌:从心理服务管理上来说,我国还在摸索,其实社会心理服务是一个具有高度“中国特色”的事,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心理服务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类似。当然学术的借鉴在全世界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学习国际社会的技能知识,但在某些角度说,中国模式是走在前列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复制国外心理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必须结合我国国情,认真研究,了解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特点,找到符合国情的心理建设的工作思路。像欧美国家最开始是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再发展为全方面心理服务行业,日本则同时更重视老年心理服务领域,而我国是将心理服务放在促进社会发展与治理的高度进行推动的,核心任务是心理建设,这不仅仅面向特定的个体或单位,而是事关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个人的看法,这是一个宏大系统的蓝图,社会心理建设问题需要心理服务的探索与拓展。
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都很好地刺激了心理学的发展,而心理学取得的成果又很好地回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心理建设已渗透到国家发展的各个环节。
《经济》:心理服务如何进行市场化探索?
高文斌:心理服务如何和市场需求接轨,是目前专业心理工作者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心理服务行业的产业化,要避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心理服务市场的培育,一定是与心理科普相伴而行。从业机构的市场价值,需要从群众反馈中进行检验。简单来讲,传统的服务机构不管是心理咨询中心还是心理门诊医院,服务半径是有限的,只有走出去才能获得更多社会认可。
一场心理科普讲座,纵然不算是心理机构的主营业务,但是很多潜在的需求能最大可能挖掘出来,从很多机构的实践中发现,科普的宣讲活动可以作为市场的推广手段,加上心理行业的公益性强,可行性大大加强。
目前政府正在引导社会心理机构参与并提供启动资源,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将规模偏小的心理机构协作组织起来,冲破地域的限制,深入到基层,形成一个因项目而聚集的协作网络,致力达到1000家相关单位共同参与。
《经济》:培养规范化、专业化的心理科普人才队伍已成为心理行业的共同呼声,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高文斌:心理服务是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带着一定培育及教育性质的工作。2017年底,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考试,正是考虑到心理服务行业真正的转型与规范。当前心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后续服务跟不上,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现在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按照目前的心理服务体系需求,对已有的工作人员和队伍开展岗位性培训,而不是一刀切,从头开始。
在原有基础的再培训,较好地保证服务对接。这部分我们把它分了三个方向,一是心理教育,二是心理健康,三是亟需的心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需要水平把关,除了卫健委、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分领域主管外,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学术组织,正在做积极的人才培养尝试。
《经济》: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进行产业化后,传统的模式得到颠覆性的发展,各种心理服务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基层心理服务行业有哪些发展新机遇?
高文斌:我们讲的心理服务老三样,指的是咨询、测评、培训,现在也在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就像课程培训,衍生出终端客户,自学自用,不为职业而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付费型阅读、心理问答等形式在年轻一代接受程度较高,同时突破了地域和资源的限制,对心理咨询师在地域上分布不均的问题有了较大地缓解。
近年来开始兴起的心理文化产业,实际上是已经成型的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内容,与心理领域交叉,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开始有意识地添加心理元素,形成一个单独的模块,比如《神探夏洛克》《心理罪》等影视剧的热播。
还有一个新机遇不能叫单纯的某个领域:青少年研学,也被称为基地教育。这种校外体验教育,与心理教育息息相关,通过导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实践拓展、心理团建活动,促进青少年以及家长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继续往下延伸,校外早教、母婴服务等都可以放到这一部分。如果这些能逐渐做起来,心理服务行业将逐渐成型并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