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树
几世同堂的合影、送行站台上缓缓驶过的绿皮火车、风中飘扬的红领巾、那些年孩子们吃过的马迭尔……最烟火的故事里,藏着几代人的珍贵记忆和感动。一个家庭的经历和影像,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让我们通过细数小家里的那些事,感受时代的变迁与祖国的成就。
小时候,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童年的难忘,大多是因为大人为我们抵挡了所有的不如意,我们只需要尽情地奔跑与游戏。
60后的帕叽、70后的小人书、80后的小霸王游戏机……每一代人童年过法不尽相同,童年玩什么,成了划分年代标签的重要标志。
【60后】
儿时的60后,个个都是能工巧匠,他们的玩具大多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那时候,大街小巷的孩子都在拍洋画。拍洋画是北京的说法,东北人管这个叫扇帕叽,南方人叫打纸包。顾名思义,这个几近正方形的纸制品有正反面之分,打翻为赢,可以直接拿走。那时候,画片是几毛一张,一张里有很多小张,剪下来就可以拍了。
孩子们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和小伙伴玩扑克,扑克牌也大都是用红蓝黑墨水或彩色蜡笔,找一些较薄的白纸壳“绘制”成厚厚的一副扑克。
到了冬天,他们偷出家里的“8号铁线”和两块小木板,比量一下自己鞋子的大小,动手钉一双“土冰鞋”,在街道里、小巷内、冰面上快速滑行,摔得四仰八叉。
男孩们还喜欢滚铁环。相对于陀螺来说,铁环制作简单,上手快,一群人比谁滚得远,是绝对的童年玩具爆款。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边跳嘴里还要念着: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可以唱至一百零一。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大自然里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高高的麦秸垛,是玩捉迷藏与地道战的地方;随便折一枝树杈,网上蜘蛛网,在黄昏时分捉蜻蜓;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妈妈在洗衣服,他们就自己做肥皂水吹泡泡。
那时候,没有百度百科,孩子们靠着强大而无畏的探索能力在大自然里寻宝。在墙边找蛐蛐,在沙土地里找鸡蛋虫,在树上找金牛虫,在草地上找蚂蚱,在田野里找螳螂……渴了就喝溪边的水,饿了就去林子里找野果,打桑葚、钩枣子、偷苹果、摇银杏……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总觉得辛弃疾的这句诗最能概括60后的童年,放养的年代里,天然、原创、释放,野味十足。
【70后】
到了70后,童年要比60后幸福了那么一丢丢。
《红灯记》就是他们的S.H.E.,《沙家浜》就是他们的周杰伦,《智取威虎山》就是他们的林肯公园乐队。他们背着的军绿书包,是当时最时髦的单品,好比今日的LV,而一毛五分钱的北冰洋汽水,那浓浓的橘子味令人回味至今。
他们继承了60后的传统田野游戏,开始利用工具创新。用粉笔画格子,弹玻璃球、玩东南西北、翻花绳、打弹弓、滚铁环、丢手绢、玩骨仔儿……
那是足金足两的童年,在玩这件事上绝对是认真的。光是一根绳子,就可以有那么多种玩法。短的,可以放在手上翻花绳,翻出不同的样式,翻出一声又一声的惊呼;长的,可以单跳,可以双摇,还可以带着一个人跳,考验两个人的默契,还有花式跳法—正跳、反跳、双飞、三飞、麻花跳,像舞蹈一样……
此外,他们还有了小人书、军棋、跳棋以及后来的电视机这些精神食粮。《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多少人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阅读之旅。孩子们常常在书店门口搬个小板凳坐着看,一不留神就过了晚饭的点。
在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富起来的同时,家长们也深刻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于是,这一代人的童年不仅有田野里的放飞与放养,也有教室里的求知渴望。
总觉得罗大佑的《童年》生动还原了70后的童年:那份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的慌张,那份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还没有念的遗憾,是一代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童年,快乐的童年,永不消逝的童年。
【80后】
相较60后和70后, 80后是相当幸福的一代,玩具也开始变得“高科技”。
作为独生子女,很多人的玩具多到喜新厌旧。刚刚还为拥有一把自动手枪而欣喜,爸妈下班回来,又给买回一个铁皮青蛙,外面是铁皮,一拧发条就可以跳起来。不几日,又开始流行木质钢琴,是那种迷你到不行的木制钢琴,按下去一样会发出声音,弹奏一些简单的音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孩子们吹着大大泡泡糖,嚼着小浣熊干脆面,喝着健力宝,看着《一休哥》《黑猫警长》《葫芦娃》《龙珠》《铁臂阿童木》《大力水手》《花仙子》……好不快哉。
不过孩子的最爱,却是游戏机。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魂斗罗、超级玛丽、三国志、吞食天地、冒险岛等,是90后玩过的最经典的游戏。
【90后】
时光转到90后的童年,各种兴趣班如雨后春笋。爱打乒乓球的孩子可以在没有乒乓球案子高的时候,就请教练学习,招招式式都力求专业有范儿,而不是像祖辈父辈那样,随便找一个空地,在一个水泥台上摆两块砖就可以打擂台赛。
每一个孩子感兴趣的项目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兴趣班、培优班。打了10年羽毛球的爸爸,可以被学了仅3年的儿子完胜。这就是业余与专业的区别。这一代注定在前辈的积累之上,站在更高的起点,成为赢在起跑线上的那一代人。
看60年代、70年代的老照片,女孩们跳绳的姿势,那接近一字码的造型,我在想:如果她们生在现在,父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送她们去学舞蹈、學体操。琴棋书画,渐渐成为这代人的必修课。
【00后】
到了00后的童年,可以玩的东西缤纷到令人眼花缭乱,这是电子的一代。
那些野外传统游戏渐渐失传。吹泡泡无需自己勾兑,有现成的电动泡泡机;泥巴被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替代;军棋、跳棋被电子游戏替代;打沙包换成了撕名牌;小人书被来自世界各地的绘本取代;甚至不会说话时,就已经接触了英语……他们的童年是在各种培优班、夏令营、出国游学中度过的。
虽然00后出生在同个年代,但他们各自的童年回忆却常常大相径庭。你很难举出一个标志物代表所有人的童年。有人在手游里称王称霸,并将其视为未来的职业理想;有人在各种培优班里赶场;有人在抖音、快手中,成为小小网红……
曾经,学习遇到难题时,需要向老师、父母、图书馆求教,而00后只需拿出手机和iPad就可以了。虽然没有了田野里的奔跑与放飞,他们却有更多机会接近人类文明积累的果实。一朵我从儿时就不知道名字的野花,成了人生悬案,却在一次游玩时,被儿子拿着手机轻松破解了,“这叫二月兰,当年诸葛亮……”大写的服气!
童年是人生的起步,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每个人的童年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70年来,童年游戏一变再变,变得更加快乐、丰富、多元,而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以及成为大人后对童年与童心的呵护。因为,孩子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