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浮躁,也不缺乏耐心做事的年轻人。抛除那些刻板印象和标签之后,其实仔细想想,这届年轻人并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他们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中秋节,有一条夹杂在众多明星八卦、阖家团圆中的热搜,叫做“当代年轻人的崩溃日常”。上班迟到、下雨没伞,甚至连午餐里加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香菜都有可能成为刺激年轻人崩溃的致命一击。
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对年轻人的质疑声音,这一代人,在“丧文化”引领下,他们习惯自嘲和调侃,一张嘴就是“我哭了”“我酸了”“我太难了”。他们看上去对世界既不在乎也不关心,只沉浸在追星、打榜和永恒的自我安慰中。
《奇葩说》中的邱晨曾经表示自己就是一个很“丧”气的人,但马薇薇给出了这种丧气的解释:“一般意义的丧,是我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以至于我什么都不做。而邱晨的丧,是我对一切都不抱希望,所以我全力以赴去做,万一有惊喜呢?”
这届年轻人从不在乎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心情,但在喜欢的事情上,他们也从没放弃热爱。就像邱晨说的,“不要遮挡自己的疲惫、失望和沮丧,坦然去面对自己的努力和不论好坏的结果”。
《斷魂枪》是老舍的一篇短篇小说,以旧日武人沙子龙的视角,描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的没落与尴尬。然而,传统文化是我们文明的基因,遗忘传统的民族没有未来,那么如何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下去,继而让其焕发出新生呢?一个名叫郎佳子彧的95后阳光男孩给出了他的答案。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的第三代传承人。“捏面人”是一种只用面和糖来制作雕塑的手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秦朝,而宋朝的相关文献中也有对“捏面人”的记载,堪称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不过,近些年来,面塑与其他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郎佳子彧坦言:“整体就是一个困难。不然不可能是文化遗产。”
郎佳子彧回忆起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学捏面人的经历,并不似少年宫学艺那样令人烦躁、痛苦,面塑让他沉浸其中并感觉到快乐。但那时的快乐很难分享,因为他周围的小朋友几乎不知道面塑是什么,孤独的感觉伴随着他的学艺之路。
羽翼逐渐丰满的郎佳子彧开始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面塑艺术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中,尝试更多年轻人欢迎的题材是他近来努力的方向,包括面塑的旅行青蛙、球鞋、葛优躺。前段时间,在爱奇艺《我和我的祖国》的创意视频征集令中,郎佳子彧还带着自己的新作品“正年轻”出现在了节目中。这是一个传统寿星的形象,却巧妙融合了5G手机、球鞋文化等当代潮流元素,“混搭风”的造型设计,在精细的传统技巧之上,更多注入进对当下时代的洞察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除了不断探索新的风格形式之外,郎佳子彧还坚持教小朋友做面塑,“我现在能找出一群真心热爱面塑的小朋友,而不像我小时候,只有我一个。”
“完全是出于爱好。”当被问及为何对面塑如此热衷时,郎佳子彧很坦率地说。他心中或许没有十分明确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宏愿,但这位为热爱竭尽全力的小伙子,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涅槃重生的希望。不仅是郎佳子彧的面塑艺术,还有更多传统文化类型在这届年轻人手中玩出了新的花样。汉服日常化、中文新说唱,还有国潮的兴起,虽然这条传承与复兴之路难走,但因为热爱,我们相信未来可期。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祖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温饱之后,国人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以中国电影市场为例,相较于10年前,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额翻了6翻,过去一年,中国人为看电影一共花费了609.76亿元。电影,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可在我们尽情享受电影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该如何让那些视障人士也感受到电影的乐趣?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次特殊的《流浪地球》电影放映现场:“爸爸要执行任务,世界上最重要的任务。他把睡着的儿子放到一边,递给韩子昂自己的胸牌……”
背景乐逐渐响起,一个旁白男生轻声描述着画面里呈现的一切。在画面之外,有数十位视障人士正在聚精会神的聆听男生的讲解,一个拯救地球的宏大计划,穿过他们的耳朵,在脑海中徐徐展开。
这场公益放映的发起者,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的年轻志愿者们。他们力求通过在电影对白的空隙插入旁白描述的形式,帮助视障人士理解电影的内容。
除了要在现场详细解读外,一部“无障碍”电影的完成,还需要在放映前做好撰稿、配音、录制、后期剪辑和混音等几个步骤。娱乐之外,少年们正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根据调查,我国有1732万视障人士,因为视力的阻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未走进过电影院,享受电影艺术带来的乐趣。为此,“光明影院”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年轻的“追光者”加入其中。当你看到那些身为志愿者的大学生时,你会发现他们无比平凡,或许他们也有一边“葛优瘫”,一边抱怨自己“太难了”的时候,但在那一双双年轻但坚定的眼神背后,是他们心中的光明。
有社会学家提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1991年,北京蓝靛厂盲人聚集区出现中国第一条盲道,到2006年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建立,再到今天的“光明影院”,让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我和我的祖国,未来一片光明。
据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66.21万人,出国留学成为年轻人拓宽眼界、提升自我的选择。家伟就是其中一个。2015年初中毕业后,家伟来到墨尔本读高中,开启了自己的留学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影响下,催生出了不一样的自我成长。在看到爱奇艺《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征集令之后,他决定用两地快闪的方式,将墨尔本当地华人华侨演唱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通过视频连接的方式把这份祝福献给祖国。
一边是由墨尔本当地的街头艺术家、华人华侨、音乐学院学生组成的四五十人的队伍,一边是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的家伟。无论你身处何方,职业如何,当“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旋律响起时,每个人心中都是无比的激动与自豪,即使相隔万里,祖国就在这里,对于祖国的依恋和祝福也可以毫无延迟的传递。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英雄主义。对于70年前的年轻人而言,个体即群体,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那是一个人人心怀“大国梦”的激昂年代,如今,大国梦已近在眼前,而我们依旧激昂。在这个更加多元的社会环境中,祖国的强大给了每一个中国人足够的自信,年轻人不需要再用伟大来标榜自己。富足的生活,也赋予每个年轻人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权利,当每个年轻人都满怀热忱地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时,当每一个中国人都实现了自己心中那个小小梦想时,当无数个梦想汇聚到一起时,就是那个伟大的“中国梦”实现的一刻。
新一代青年,他们是世界的体验者,享受着更加便利的条件,同时也贡献着更多多元包容的文化;他们不断成长,构成了时代的新一波洪流。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浮躁,也不缺乏耐心做事的年轻人。抛除那些刻板印象和标签之后,其实仔细想想,这届年轻人并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他们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愿望最终都能实现。热爱可抵道路漫长,“丧”只是某一刻的幽默化解。
眼界开放包容,坚定信念和热爱,这是新一代年轻人的“英雄主义”。
(周一荐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