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蒋洪飞
遵义市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质量与公平两大主题,不断推动遵义教育高质量发展,树起了优质教育的新标杆。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遵义市各级党委政府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展教育事业。
遵义市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质量与公平两大主题,不断推动遵义教育高质量发展,树起了优质教育的新标杆。
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415所,在校学生140余万人,教职工9.9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8.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21%,全市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53%,提前3年达到国家普及高中教育的指标要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
崇文重教,是遵义人的情之所系、优良传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更是遵义市委、市政府的浓厚情怀和战略定位。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遵义的重教力度:全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1997年的3.1136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6亿元,教育基建投入从1997年的0.1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3亿元。
2017年以来,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5%以上。针对入学难、大班额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遵义市中心城区教育布局规划(2015—2030)》明确提出要有效保障教育用地。《遵义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全市规划建设学校123所,总投资78亿元,建成后可新增学位11.7万个,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
聚焦大学城建设,打破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先后投入100亿元建成遵义大学城,实现6所高校7万名师生入驻,形成了黔北高等教育集聚区。遵义医学院正式更名遵义医科大学,其中,药学学科获批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获批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出台专门文件支持遵义师范学院“升硕”“升大”,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贵州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茅台学院成功设立并招生。
抢抓上海教育对口帮扶机遇,深度拓展交流。遵义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加强与上海教育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遵义与北师大、西南大学签订市校合作协议,稳步推进与北师大合作项目,目前北师大遵义附属学校已建成投用,与西南大学合作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稳步推进。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落户遵义并在全国5所分院中率先挂牌招生,并以此为契机,推动遵义校园足球全覆盖工程加快实施。
坚持“教育招商引资是最大的招商引资”的理念,全力引进神州天立教育集团等多家知名教育机构开展业务和合作办学。目前遵义天立学校已建成招生,为遵义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
遵义市积极探索建立起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德育内容体系,推动中小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围绕教育转型发展根本目标,遵义以新一轮课改为主线,以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为突破口,以学校优势为生长点,遴选基础好的学校(小学、初中)为市级项目学校,各县(市、区)全面启动品质学校培育工程。
遵义市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质量与公平两大主题,不断推动遵义教育高质量发展,树起了优质教育的新标杆。图为2018年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类专业优质课评选交流观摩活动。(遵义市教育局供图)
推进学校品质变革,学校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把办学理念内化为行动。为推进学校的品质变革,遵义各学校从家校共育、学科课改、德育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构建、体育艺术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不同的切入点开始行动,以点带面,提升办学品质。各中小学树立危机意识、赶超意识,以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地好学校为标准,力求革新,力求进步,尽力缩小差距,努力后发赶超,办好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好学校。
在品质学校培育中,遵义市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和德育品牌培育,扎实开展以讲好长征故事、落实立德树人为主题的“长征故事进校园”德育活动,在教师中培养一批长征文化专家,在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故事讲解员,并与遵义会议纪念馆合作,对学生讲解员进行星级评定。
2017年以来,遵义市教育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遴选22所“长征故事进校园”首批市级示范学校,并从各示范学校中培训选拔优秀学生宣讲员。目前,遵义已培养出500余名小小义务红色宣讲员,节假日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为游客宣讲红色文化,并在全市乃至省外一些大学开展宣讲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对外持续掀起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
此外,遵义市教育局还整合资源、聚沙成塔,为优秀学生研学旅行提供资金和平台保障,从到深圳游学开始做起,逐步开展到全国各地的游学活动。
根据规划,遵义将以北师大合作项目为载体,推动遵义教育走向北京。抓住上海帮扶历史机遇,实现遵义教育历史跨越。
深入实施融入成渝战略,推动学校与成渝地区学校对标发展,着力促进遵义师生通过高雅艺术形式与北京上海艺术专家、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交流中提振信心、找到差距。
同时,遵义还组织教育代表团赴台湾开展考察和交流,邀请台湾教育同行来遵义开展教育交流活动,把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为对外交流平台。努力通过开放,深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遵义市教育国际化水平,切实加大城镇教育资源建设力度,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努力实现硬件要增量、软件要提质的目标。
遵义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指向,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推动教育朝着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具特色的方向不断前进,全面推进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70年沧海桑田,教育行业的发展浓缩着祖国强大的足迹,遵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正加速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广覆盖”到“有质量”转变。
如今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政策的惠民、教育资源的优化都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从粉笔到多媒体,从土屋平房到一栋栋高楼,每一位见证变迁者无一不赞叹现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