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待春
摘 要:中缅跨境通婚有悠长的历史,进入现代化以来在我国境内形成了很多的问题。对于龙陵县这个边境县城来说,深入了解中缅跨境婚姻家庭情况,将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乡村振兴,有利于维护边境和谐稳定与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家庭问题,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对部分跨境婚姻家庭进行实地调查,试图从个案中发现问题、探析原因、解决问题。
关键词: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家庭情况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56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安定的边境环境也就成为地处中缅边境地区的云南发展的重要需求。因此,加强对中缅跨境婚姻家庭情况的了解,对维护边境和谐稳定与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从定性研究的角度来调查跨境婚姻家庭情况,有助于地方政府更深入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更好地实施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实现边境地区稳定和谐发展,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
美国学者Barry R,Chiswick调查了墨西哥人通过婚姻移民美国的数据上升,分析了大多数移民受教育的程度都比较低,而且还缺乏谋生的技能,很大程度上导致美国教育资源紧张,美国本土国民就业困难。
韩国学者朴永明通过民族分析法,重点分析了朝鲜族女性涉外婚姻的情况,一些饱受贫困和苦难的朝鲜族女性为了使自己或家庭快速结束苦难的生活,与韩国人虚假结婚,给韩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国内研究。
侯新华从地理环境、民族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方面,深入分析了中缅边民的“事实婚姻”问题;白志红指出中缅跨境民族的跨国婚姻会长期严重损害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赵淑娟指出跨国婚姻问题会影响到其后代的医疗和教育等生存状况。
1.2 文献评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境婚姻家庭越来越多,政府和社会对跨境婚姻问题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1)跨境婚姻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研究视角单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者间缺少互动,没有整体性。
第二,实地调查少。目前关注跨境新娘的概念、现状、特点的调查研究较多,而针对跨境婚姻家庭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较少,很少有通过田野调查来充分呈现。
第三,在跨境婚姻研究中更多倾向的是对跨境婚姻的宏观研究,针对跨境婚姻家庭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缺少微观的调查,这样不利于我们了解跨境婚姻家庭存在的真实问题。
(2)本文的创新点。
一是选题较新。一直以来,对于中缅跨境民族犯罪活动领域的研究成为一部分学者的主要关注点,但对跨境婚姻问题不够重视。
二是视角较新。之前的学者大都从社会学、民族学以及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研究跨境婚姻产生的危害,同时大多缺乏细致的实地调查。而本文立足于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中缅跨境婚姻家庭情况。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属于定性研究,用的是半开放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采用个案研究为主的策略,试图描述龙陵县跨境婚姻家庭的实际情况,平均每户家庭的观察和访谈时间均达到1小时以上。
2.1 访谈对象的选择
访谈对象为龙陵县龙新乡菜子地村红木场组的4户跨境婚姻家庭。选择此地点主要是因为笔者属于本地人,在此建立了比较好的人际关系,村里的人都特別信任笔者,愿意和笔者交流,顺利推动了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这4户庭进行访谈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殊性,因而调查结果可信度比较高。
2.2 资料搜集的方法
(1)访谈法。
对缅方妇女李某进行一次访谈,约80分钟。对缅方妇女夏某进行一次访谈,约75分钟。对缅方妇女罗某进行一次访谈,约70分钟。对中方男子匡某进行一次访谈,约60分钟。
在访谈之前,笔者与研究对象进行了沟通,避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务农。地点确定在访谈对象的家里,创造了平等、轻松的访谈环境。访谈对象在访谈中都没有表现出不安或者排斥的情绪,和笔者的语言沟通也很自然。
访谈以半开放半结构性访谈为主,笔者事先拟好了访谈提纲,但在访谈过程中根据访谈对象家庭的具体情况作了一定的适当调整。主要收集了访谈对象及其配偶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子女数量、对中缅跨境婚姻的态度等情况。
(2)观察法。
访谈过程中,笔者还注意观察了访谈对象家庭的衣食住行情况,以及其子女生活学习情况,访谈对象对生活的态度等细节情况。包括是否建档立卡户,住房及生活状况,其子女的性格、喜好、学习情况等。这些数据与访谈法收集到的资料相互呼应,成为访谈的有效补充。
(3)资料分析。
在访谈结束之后,笔者及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形成4千多字的访谈资料。对访谈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即将4户跨境婚姻家庭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对人物和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推断出龙陵县跨境婚姻家庭的大致情况,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析问题的原因,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3 访谈结果
访谈对象为4人,其中3位缅方妇女,1位中方男子,访谈地点皆为红木场组访谈对象家中,访谈时间皆为晚上休闲时间。他们家庭的基本信息见表1。
3.1 文化程度
中缅跨境婚姻家庭中双方的文化程度都不高,4位中方男子中有3位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只有1位的文化程度为初中,而且这位初中文化的男子为90后。4位缅方妇女中有2位是文盲,另外2位文化程度为小学,而且这2位小学文化的妇女均为95后。
3.2 年龄差
中缅跨境婚姻家庭中双方的年龄差距都比较大,编号1的家庭年龄差为9岁,编号2的家庭年龄差为6岁,编号3的家庭年龄差为26岁,编号4的家庭年龄差为5岁。4户跨境婚姻当事人中双方年龄差距最小的为5岁,最大的竟然达到26岁,而且4户均为中方男子年龄大于缅方妇女。根据访谈和观察,以及在这里的生活经验可知这些情况是中缅跨境婚姻中的普遍现象。
3.3 子女数量
中缅跨境婚姻家庭中子女数量都比较多,编号1的家庭年子女数量为4人,编号2的家庭子女数量为2人,编号3的家庭子女数量为3人,编号4的家庭子女数量为3人。4户跨境婚姻家庭中子女数量最少的为2人,最大的有4人(本来有5人,夭折了1人)。根据访谈和观察所知,中缅跨境婚姻家庭普遍是子女数量偏多。
3.4 家庭状况
4户跨境婚姻家庭里有2户是建档立卡户,另外2户是非建档立卡户。其中2户建党立卡户中,有1户的跨境婚姻当事人(中方男子)死于缅甸内部战乱,年仅34岁。另外1户的跨境婚姻当事人(中方男子)死于白血病,年仅35岁。这两户建档立卡户的家庭状况都比较困难,虽然得到了国家的帮扶,但仍然步履维艰,两户非卡户家庭状况相对较好。
除上述之外,还有部分访谈结果未陈列出来,比如,在结婚登记情况上4户家庭都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有两户办理了暂住证,有1户没有登记,还有1户不确定。有两户跨境婚姻家庭,辗转于中缅两国,甚至在缅甸生下多个孩子以后带回中国来生活。造成其子女上学年龄偏大,甚至曾出现落户难题。4户家庭都出现了早婚早育现象,4户对跨境婚姻的态度上呈现出完全的一致性:都支持中缅跨境通婚。
4 结果讨论
调查的结果出现了:中缅跨境婚姻家庭受教育程度偏低,跨境婚姻当事人双方年龄差距较大,家庭子女数量偏多,家庭状况普遍贫困的现象。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跨境婚姻当事人也都十分赞同跨境婚姻。对此种情况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如下: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缅甸政局动荡,生活水平偏低,促使缅甸女子嫁到中国。另外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农村弱势男性婚姻边缘化问题的凸显,具体讨论如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升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受到“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利用B超非法检测胎儿性别造成的后果;另一方面,也和中国传统社会依赖男性劳动能力有关系。未能正常实现婚配男性人数的分布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的农村地区,因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观念的影响以及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的流动等原因,致使男性未能实现婚配的数量更多。
这几年来,龙陵县悬殊的男女性别比例导致很多适龄男青年婚姻挤压。婚姻挤压的含义是“在一夫一妻制下,结婚的男女人数应该是相等的,但如果适婚男女比例不协调的话,会导致一部分男性或者女性不能按正常的标准来择偶,甚至有可能致使某一部分人终身不能结婚的现象”。此外,龙陵县很多女性选择外出打工,寻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或者选择外嫁到经济条件更好的地区。而龙陵县边境经济条件相比其他地区并没有优势,对外地女性难以产生吸引力。缅甸相对中国较为落后,社会极不安全,缅甸女性通过与中国男子结婚入境中国,解决了其生存和安全问题。同时,缅甸的彩礼一般比较少,甚至不要彩礼,解决了边境地区弱势男性婚配的经济难题。
规模庞大的婚姻边缘化男性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发展,还会对农村的养老保障带来严峻挑战。当前,龙陵县受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和女性外流两方面的影响,同一年龄组性别比逐渐升高,处于适婚年龄段的男性很难找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性,只能向下挤压寻找年纪较小的女性,夫妻年龄差被逐渐拉大。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家庭的缅方妇女实际年龄大部分没有达到我国法定适婚年龄,“早婚、早育”现象普遍存在于跨境婚姻家庭当中。几年前多生、逃生这种现象也相当突出,不仅跨境婚姻家庭生活更加困难,还严重影响了我国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论
根据调查可知: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家庭受教育程度普遍都低,跨境婚姻当事人双方年龄差较大,家庭子女数量偏多,家庭状况普遍贫困,跨境婚姻当事人双方都很赞同跨境婚姻。形成此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缅甸政局动荡促使缅甸女子嫁到中国。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龙陵县农村弱势男性婚姻边缘化的严重形势。
通过对跨境婚姻家庭情况调查结果的讨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缓解中缅跨境婚姻存在的这些问题:一是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二是对婚姻边缘化男性弱势群体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三是大力发展龙陵县贫困地区的经济,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四是重点关注跨境婚姻家庭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防止贫困代际遗传。农村社会婚姻市场中男性的弱势地位不仅影响这一部分男性群体本身,而且影响到了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社会的整体运行,因此,我们必须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关注并全力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宬韬.中缅跨境民族跨国婚姻问题治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2]林移刚.农村弱势男性婚姻边缘化与乡村文化记忆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5):118-125.
[3]于学军.论我国婚姻市场“挤压”的人口学因素[J].人口学刊,1993,7(2):23-26.
[4]李卫东,胡莹.未婚男性农民工心理失范的調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12,(01):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