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诗歌是世界语言文学中最美丽的文学艺术之一。其简洁的语言形式、节奏鲜明的音乐美和各种情感表达手法,放飞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体现着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诗歌体裁被广泛地纳入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创新诗歌教学方法,注重对诗歌的鉴赏和分析,加强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引导,实现诗歌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表露出意境是诗歌最大的特质,这意味着诗人可以通过遣词造句和场景的配置,在转瞬的空间中探索设置有差别的格局和鲜活的场景,同时以诗歌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唤起读者共鸣,使读者可以捕捉作者所包孕的情愫的轨迹。从诗歌的属性和教学实施的重点目标来看,在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的难点即是学生对诗歌中真情实感的把握,以及怎样使学生和诗人孕育共鸣。所以,为了使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教师首要做的是有效情境的设立。有效情境一旦设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诗歌创作的具体情况就可以了然于胸,诗人创作的真实环境就如同打开的一扇大门任由学生来往。在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中,诗人创作的诗歌背景及其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将会一览无遗,最后,学生能与诗人在思维和感情间形成共鸣。
《天净沙·秋思》属于古代诗歌。这首诗歌看起来浅显易懂,但实际上以初中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以及知识储备,难以形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画面,更难理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悲哀情绪和气氛。传统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堂,气氛时常是死寂的、缺乏生机的。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氛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当前的教学课堂,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更舒缓的音乐,通过略带感伤的旋律,使学生的情绪变得低落,营造一种悲伤的气氛。同时,老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背景图片,将枯萎的藤条、老树和乌鸦、小桥、流水的场景再现在学生面前。在此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气氛里调动更多情愫,尝试还原诗人写作进程中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感染,从而启发学生领悟诗人的真情实感,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诗歌是祖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精髓中的宝贵财富,诗歌学习是发展初中生诸多环节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初中诗歌教学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诗歌教学不规范,教学过程缺乏严谨和活力,学习诗歌之兴趣缺失等。如果我们试图让学生自发地理解文章的背景,熟悉文字,解读文本,扩大阅读,达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在学生面前展示诗歌的背景形象,这对提高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共同参与诗歌鉴赏的课堂教学。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诗歌中的几个关键词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创作的主要目的。在诗中,作者描写了细腻形象的雪景,使读者在视觉和听觉上有沉浸感。借助作者描摹的文字,可以使学生对北国雪景有了一种全景的认识。“千里”“万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等,概括了疆域的辽阔、土地的无垠。“银蛇”“蜡象”呈现雪山的蜿蜒和雪原的崎岖,银色世界包裹着无限意境。“惟余”“顿失”表现雪的大和急。这样一个壮观的雪景,作者只用了寥寥几个字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望长城内外”,诗人希望看到的是什么?诗人看到的是祖国大河大山的壮丽景象。这样,通过对词句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真正体验伟人的博大胸怀。在感叹其拥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自信的同时,被其才华所折服。这样对诗歌进行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歌来源于生活,一旦脱离了生活,就会变成没有源泉的水和没有根基的树。初中语文诗歌大多来源于生活,这是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情感的重要前提。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学生更需要关注诗歌与生活的关系,利用生活的积淀,去感受体验,理解分析,才能真正融入诗歌的意境。
在《黄河颂》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激昂的节奏朗诵,感受黄河水倾泻而下的咆哮声,感受黄河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臂膀”,感受黄河九九八十一弯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的精神。在朗读中,当学生读到“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此句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播放《黃河大合唱》的视频,画面反复出现黄河掀起的狂涛猛烈地轰击着坚硬的礁石气势磅礴的景象,学生就着真实的黄河的画面读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机会去发现、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诗歌的内容和包孕的思想感情。再如,在《未选择的路》教学中,学生们可以相互设计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两难处境,来考验对方的价值取向。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育部编制了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为数众多的文质兼美的现代和古典诗歌。这些诗的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美丽的形象或意境。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鉴赏诗歌所蕴含的美,进而接受美育,提高审美能力。在初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想和想象诗歌的内容,从而实现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美,如生命之美、意象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感受和对祖国的热爱。
例如,艾青被誉为诗坛泰斗,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借助太阳、大地等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其中最感人的是1938年在武汉创作的《我爱这土地》。这篇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是因为这首现代诗歌遵循了古诗词中典型意象的表达方式。在欣赏这首诗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在诗歌中选择的意象,帮助他们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林徽因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让徐志摩眷注了一生。《你是人间四月天》是她写的一首轻盈、清新、美丽的诗歌。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可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读录音,组织学生试着模仿朗诵。诵读时要求学生眼睛闭合,打开联想和想象的闸门,任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推想出优美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技能得到提升,诗歌教学课堂的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茗海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