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淼 李晶
[提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出现同样也改变了我们以前传统落后的农业发展,更多的创业者也以此为契机发展自己的事业,干得如火如荼。“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小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趁热打铁,在“互联网+”模式的引导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现代农业
基金项目: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2日
一、“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传统农业大国,但是在农业工业化方面,我国却发展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才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开始采用“企业+农户”方式,从而在农业产业化道路上处于领先地位。
二、“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影响范围的扩大。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网络技术的需要越来越大,互联网的普及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光纤网络的接入,既保证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满足了电力企业所有者对各种信息服务的需求。
(二)农村电商发展速度加快。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农村商户也渐渐会运用网络来销售商品,所获得的收益也比原来多,因此农民更越发认识到电商的好处,也以此获得了不小的收益,先投入到电商发展的农户也为其他人做了一个好榜样。
(三)政府政策支持更强。政府为了鼓励农民积极改变农村产品销售方式,组织开展了多项知识培训和电商培训,农民为了进入电商领域,以此获取更高利润,也在积极地学习改变。此外,政府還通过对农村电商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并加大了对恶意交易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打击力度,以此确保发展健康有序的农村电子商务,不断优化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
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不仅盛于产出原材料和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同时,也是很多消费品的销售市场。因此,各大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并挖掘农村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支持,并从创业服务体系开始提供更多的帮助,来繁荣农村电商。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据调查,目前“互联网+”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不高
1、政策制定过程不够顺畅。由于各种不责任现象的出现,政府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一些含金量高的创新性政策规定往往由于相关部门不支持而被迫取消或大打折扣,在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的拖延使得很多好的意见无法落实,大大降低政府政策的出台效率。
2、主要部门的协调机制不足。国家建立的“互联网+”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发挥信息沟通作用,但牵头部门对相关部门缺乏统筹协调能力;其他涉及“互联网+”方面的部门基本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领域的“互联网+”工作任务,跨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有待提高。
3、政府部门的作用尚不明晰。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部门的工作范围约束,使得政策执行遭到限制。目前,最突出的是,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发展改革部门的决策角色分工不明确。
4、农业部门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化程度较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互联网的影响范围是有明显差异的。相较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互联网的影响范围更大,民众商户对互联网的利用也比欠发达地区更加熟悉。
(二)公共服务不完善
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商业化应用动力不足。多数企业都没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压力和紧迫感,对质量安全追溯这方面不太重视,而且由于政府对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比较小,很少有企业独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2、农业农村基础数据库不完善。由于农村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农村基础数据库的空白和薄弱,政府部门信息的不共享、不兼容、不公开,基础数据库里的资源更新不及时,导致农村电商发展缓慢。
3、“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服务效率不高。很多县市区没有相应的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服务机构,很多农户也就没有专门去认证;还有很多认证机构进行垄断,导致许多农户无法进行认证,服务不足、周期长、费用高也成为很多农户的拦路石。
4、公共培训服务存在不足。一是电子商务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二是电子商务的学生创业培训缺乏实效性;三是培训的重点不同于农民的线下销售;四是缺乏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培训。
(三)基础设施和装备支撑能力不强
1、农村物流支持力度不够,农产品上行难。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产品由于交通困难等各种问题给农户们在物件配送方面带来了不少麻烦。在发达地区,农产品的短缺和储藏设施的不完善,也使得农产品的上行遭遇到更大的困难。
2、农村地区互联网影响范围较小,而且网速慢。农村地区由于地域位置的限制,网络覆盖率低,网络速度较慢,而且线路安装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大多数农村互联网应用实体想使用它却买不起。
3、农业物联网设备研发激励薄弱。一是企业的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不强;二是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专家管理系统集成度低;三是农业物联网设备“用不起、不好用”。
(四)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1、支持政策不完善,对农村互联网应用主体支撑力较弱。政府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比较小,农户想要贷款,都具有不小的困难,而且,就算贷到款,额度也是比较小的,农村商户一般销售的都是农产品,银行抵押很困难。再加上工作过程中的许多审批环节和高门槛,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很可能还不能得偿所愿。
2、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寡头垄断市场,推广成本增加对农业的净运营商的经营压力。现在很多产品都只是在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公开售卖,而农村商户们要想把产品卖出去,就要想办法把产品推销到电子商务平台上,但是大型电子商平台的推广费一般比较昂贵,只有支付高额的推广费,他们才可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并赢得销售。那些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费一般没有较大差别,因此许多商户只好转而那些比较小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由于曝光度不够,大多时候销售惨淡。
四、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在国家层面,应从“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出台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规划;在地方层面应制定“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方案和路线图,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基础领域实现突破,促进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各级农业及相关部门应增大“互联网+”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农业信息网络体系,逐步扩大网络的应用范围,优化网络环境,积极促进农业与科研部门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建设,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三)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并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造生产环节,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营销的设计,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立产地和市场准入之间的有机联动机制,形成平滑的产业链。
(四)加大金融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力度。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继续督促金融机构深入推进改革,继续拓宽电商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推动创业和投资基金,大力支持涉农电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可出台财税、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民间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支持创新搭建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农业金融覆盖面,发挥“互联网+”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
(五)加强“互联网+”现代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国家层面,有必要加强高等教育有关互联网的农业,并鼓励更多的大学,尤其是ABC,建立互联网涉农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队伍。各地要尽快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和引进人才;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新型农民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能力,促进广大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蓝海涛,周振.我国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8(7).
[2]魏晓蓓,王淼.“互联网+”背景下全产业链模式助推农业产业升级[J].山东社会科学,2018(10).
[3]张炎钰.“互联网+”形态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创业服务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18(11).
[4]張晓雯,眭海霞,陈俊江.促进 “互联网+”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