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明
[提要]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定的人口规模要与一定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相适应的人口规模与经济水平才能相互促进各自的健康发展。本文运用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模型——EOP-MM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7年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7年北京市实际人口规模已经超出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的差额平均为44.71万人。说明2005~2017年间北京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协调的。
关键词:北京;适度人口;EOP-MM模型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16日
一、引言
适度人口(Optimum Population)通常是指一定目标下的适宜人口,也就是最优人口。经济适度人口,则是适合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口规模。人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口的增长要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对经济和资源、环境将产生极大压力;而人口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将会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就业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适宜的人口,尤其是适度的人口规模有利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家庭福利的改善,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一定的社會环境和经济环境下,研究探讨最有利或尽可能合适的人口规模及人口增长,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适度人口理论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有130多年的研究历史。英国经济学家埃德温·坎南(Edwin Cannan,1861~1935年)在1888年发表的《初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就提出适度人口思想,此后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适度人口理论。他在《经济理论评论》一书中曾用“适度人口”概念作为标题对适度人口作了如下描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任何一定时期,或者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或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总有一个可以称之为获得产业最大收益的时点,此时人口数量刚好如此恰当地适应环境,以致无论人口是多于或少于此时的人口,其收益或劳动生产率都会下降或递减。这种人口则被定名为适度人口。”适度人口理论认为适度人口是一个概数,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度人口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增长,工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适度的人口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以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EOP-MM模型为基础,对北京市2005~2017年的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本文所有数据主要来自于北京市统计局2005~2017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北京分区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数据等,部分数据通过计算得出。
(二)模型方法。本文采用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模型——EOP-MM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模型从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与经济等多边拓扑关联及相互依存的角度,提出了最优人口的概念,是研究经济适度人口中比较成熟的方法,通过此模型对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在实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适于经济发展的EOP-MM模型以人口平衡方程式为基础,构建适度人口规模的合理区间和施加控制调节的宏观模型,在毛志锋所著的《适度人口与控制》一书中有所表述,模型公式为:
其中,P(t)表示预测期的合理人口规模,y(t0)表示基期的人均GDP,y(t)表示预测期的人均GDP,pu(t)表示预测期的未成年人口,pu(t0)表示基期的未成年人口,p0(t0)表示基期的老年人口,p0(t)表示预测期的老年人口,SHL(t)表示预测期的劳动适龄人口,SHL(t0)表示基期的劳动适龄人口,?兹1(t)表示预测期适龄人口中非在业人口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参数,?兹1(t0)表示基期的该比例参数,Xi(t)表示第i产业的劳动生产率。m1、m2、m3分别表示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适龄就业人口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di表示第i种产业占GDP的比重,LS(t)表示t年的劳动力总量,包括少部分未成年在业人口,少部分老龄在业人口,适龄的在业男女人口以及因待业、就学、伤残或做家务的适龄男女人口,L(t)表示t年的经济活动人口。
我国有多位学者曾运用EOP-MM模型对经济适度人口进行分析。陈家华等人运用此模型对上海市的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分析;彭宇柯运用EOP-MM模型对湖南省经济适度人口进行了测算;李丹霞基于此模型对陕西省的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研究;何慧采用EOP-MM模型对湖南省2001~2009年的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进行了定量研究。
三、对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的测算
(一)参数赋值。首先根据模型进行参数赋值,其中,历年的人口规模P(t),人口自然增长率,GDP总量及人均GDPy(t),数据见表1;北京市未成年人口pu(t)、劳动适龄人口SHL(t)、老龄人口p0(t)数据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与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所占比重的乘积;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Xi(t),可以根据北京市三大产业产值以及该产业从业人员数计算得出,其各年龄段人口规模及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综合劳动生产率具体数值见表2。(表1、表2)
根据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等在《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中的研究,以及2000年普查数据可以推算,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分别是25%、20.8%、18.7%、18.2%,平均水平为20.675%,以此推算北京老年在业人口。m2=w4p0(t)/L(t),m3=1-m2,?兹1(t)、LS(t)/L(t)具体数据见表3,m1代表未成年在业人口占经济活动人的比率,因未成年在业人口数据难以获取,因此将m1参数视为0。(表3)
(二)测算结果。通过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模型EOP-MM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7年适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度人口规模进行测算,研究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在2005~2017年之间,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与实际的人口规模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实际的人口规模已经超出了经济的适度人口。说明在这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与经济的发展不在同一水平,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不协调的。(表4)
四、测算结果分析
从表4中数据可知,北京市实际人口规模与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存在着一定差距。2005~2017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呈现不断递增趋势,实际人口同样呈现出递增趋势,但实际人口规模比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要高。两者之间的差额在2010年出现高峰,此后一直呈下降状态,这与北京市的人口调控政策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人口调控政策,对人口的集聚和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北京市的强大吸引力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到此工作生活。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的人口规模差额平均为44.71万人,实际人口规模超出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一部分。说明一定程度上2005~2017年北京市人口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也就是说,在2005~2017年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结构和产业结构、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是不合理的。
如图1所示,北京市經济适度人口规模低于实际的人口规模,人口实际规模与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的差距在2006~2010年间逐渐拉大,2010年两者的差距为99.02万人。在2011~2017年间,除了2013、2014年外差距逐渐缩小。2005~2017年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应在1,538万~2,147.30万人之间,年平均适度人口规模在1,899.62万人,而实际的人口规模一直呈增长趋势,在2017年出现了轻微下降,从2005年的1,538万人增长到了2017年的2,170.7万人,在2005~2017年间平均人口为1,944.33万人左右,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实际人口规模超出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图1)
一定时期的经济水平能够容纳的人口规模,不只取决于实际的人口规模,还包括人口结构、劳动生产率、三大产业所占比重、人口就业程度及就业人口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等因素。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差距在2010年以前逐渐拉大,是因为早年北京市产业结构层次和劳动力转换水平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而老龄化水平则不断上升,这些因素决定了经济适度人口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北京市实际人口规模与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差距逐渐扩大。而在2010年以后,可能受到近年来北京市的人口调控政策的影响,同时经济水平、产业优化水平、产业结构等不断升级提高,因此两者差距不断缩小。
五、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有水平基础上,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低投入、高产出的友好型工业企业和科技企业;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GDP产值及比重,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这影响着经济适度人口的规模大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收益。
(二)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不是人才,要大力发展教育行业,加快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转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层次教育的投入与关注,对各类高水平技术人才和学术人才实施一定的奖励。提高人口素质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三)实施改善人口政策。北京市的人口生育水平已经处于极低的状态,因此从出生人口的角度来控制人口规模空间不大。根据北京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5.5%。因此,要实施改善人口调控政策,避免大规模的人口流入。在提高经济适度人口的同时避免实际的人口规模大幅增长,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则会变得更协,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本文运用EOP-MM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7年的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7年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小于实际人口规模,就目前来说,北京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是不协调的。因此要着力提高经济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相匹配,相互促进,使得人口与经济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丹霞.基于EOP-MM模型的陕西省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4.26(4).
[2]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彭宇柯.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9).
[4]毛志锋.适度人口与控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