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峰
[提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联合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成为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替代了过去分散的小农生产。国内外对区域专业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尤其是工业集群,而随着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更替,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到农业领域。本文对农业区域专业化的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作梳理。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区域专业化;综述
本文为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2019年新型智库建设课题:“以实施鄉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破解广州城乡二元结构难题”(项目编号:DXZK1901C)成果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4日
一、农业区域专业化概念的界定
如何界定农业区域专业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农业地区专业化在定义上差异不大,可以等同视之。据此,可以把农业区域专业化看作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内,根据地方的自然、技术或产业优势,以某种或几种优势农产品为主,形成专业化生产片区。
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业区域专业化是农业规模经济的结果,同一地区内,不同的农产品经济效益存在差异,专业化生产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产品是区域分工的自然选择结果,从而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该农产品商品率进一步提高,形成农业规模经济。
还有观点主张,对农业地区专业化和农业区域专业化有所区分,把农业地区专业化视为农业区域专业化的一个阶段,认为地区专业化是基于自然禀赋的选择,而区域专业化是在自然禀赋选择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运用自然、技术、市场等多种要素,优化传统农业生产布局,从而实现区域分工,使得农业生产项目减少,优势农产品凸显出来并形成集中格局。
比较学术界不同观点,张小川、贾善刚等学者把农业区域专业化看作一个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动态变化过程,自然区位布局是初级阶段的主要形态,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把农业生产部门和经营部门串联起来,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初步专业化分工;随着工业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高度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是农业区域专业化在高级阶段的最终表现结果。
二、国外区域专业化研究对象的演变:从工业到农业
国外研究区域专业化,早期研究对象大多以工业为主,从产业集聚的角度研究制造业的区域专业化,关于农业的区域专业化研究成果不多。
源自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不仅开创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先例,而且其关于分工的思想,也构成了区域专业化最早的理论支撑。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观点第一次在理论上解释了分工和贸易对社会福利增进的奥秘,区别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从供给和成本角度构建的专业化分工理论,约翰·穆勒立足于相互需求,进一步丰富了地域分工理论。由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考察生产成本时,仅把劳动投入考虑在内,没有纳入资本、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由此产生一个理论悖论:两个绝对优势、相对优势都一样的地区和国家,还有无分工和贸易的可能?基于此,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不同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不同,劳动要素本地可以充分供给的国家和地区,应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和资本或土地要素充分供给的国家交换资本密集型产品。萨缪尔森采取数理统计的手段,定量证明了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专业化生产方式会减少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价格差距,并达至同一水平。
如果说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思想是区域专业化理论启蒙的话,那么规模经济和运输费用的提出则是区域专业化理论的革命性革新。马歇尔(1890)以工业为例,认为大工厂的出现所带来的劳动需求、中间产品需求和技术外溢将促进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古典区位理论把运输费用引入到对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考察,杜能(1826)在《独立国》中分析了运输费用对土地集约经营的影响,韦伯(1909)则研究了运输费用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新经济地理理论的领军人物克鲁格曼(1991)在马歇尔、杜能和韦伯等人的基础上,强调规模经济、运输费用和资源流动性对区域专业化的推动。
舒尔茨(Schultz,1993)进一步指出,农业和工业一样存在规模报酬效应,并且通过专业人力资本与区域专业化联系在一起。Parker和Klein(1966)分析了区域专业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域专业化种植对小麦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大约为20%。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舒尔茨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生产条件的限制,并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种技术进步会更快向其他区域传播,从而削弱了传统农业地区的比较优势,不利于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但是Winsberg(1980)的研究证实所谓技术进步对农业区域分散化的影响微乎其微,他利用1939~1978年间美国19个农产品的产值数据,发现大多数农产品生产并未像预先估计般分散,反而更趋于向地区集中。
在此之后,更过的学者开始关注农业的区域专业化问题。Kim(1995)以农业作为制造业区域专业化的参照,通过对主要农产品区域专业化平均水平的测算,发现在同期内农业区域专业化的水平高于制造业,他对此的解释是农业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的流动性较差。Malmberg和Maskell(1997)从产业合作的角度解释了区域专业化的产生过程。Mora和Juan(2004)分析了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和欧洲经济一体化对农场专业化和县级行政区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农场专业化,县级区域的农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更为显著,特别是出口导向的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其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提升幅度最大。
三、国内农业区域专业化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曾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分散、小规模生产的原因,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21世纪以来,对农业区域专业化的研究开始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关注。
(一)关于农业区域划分的研究。农业区域划分的研究主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这类研究大部分是对全国或者局部地区优势农业带的划分。朱忠玉、李文娟等人(1993)较早对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生产和农业区域开发的演变为研究出发点,把全国划分为八个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和74个二級分区,并提出了农产品专业化发展的方向。高昌海、刘新平、谢光辉(200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长江流域七省二市的农业发展水平,把长江流域划分为上游区、中游区和下游区三大区和17个二级农业专业化生产区。郑会军、马文杰(2009)设计了一套农业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把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竞争力发展现状进行评分、排序和划类,并分为农业竞争力较强、具有一定农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较弱等三大区域。李二玲、庞安超、朱纪广(2012)借鉴物理学中的重心法,研究了我国种植业12个子行业的中心迁移及集聚趋势,并分析了从自然集聚到社会集聚、再到农业集群的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变机制。
(二)对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制约因素的分析。产业结构趋同、农业增长方式粗放、农业产业化组织作用不突出等问题的出现,制约着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然而,从根源上分析,这既有自然资源条件的客观原因,也有农业区域专业化成本的经济原因,还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体制原因。周端明、蔡敏(2000)构造了一个农户选择农业经营方式的均衡模型,通过对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此消彼长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张小川、贾善刚等人(2003)分析了西方国家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历程、一般形式和农业政策,比较研究表明我国农业还处于区域专业化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制种和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区域专业化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姚寿福(2013)则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总结,追溯了我国农业专业化不发达的原因,包括人口压力、技术停滞、交通欠发达及政府的管制。
(三)关于农业区域专业化指标的选取。关于区域专业化指标的研究很多,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测算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衡量专业化的传统指标,包括贸易指标和生产指标。前者主要有商品率、市场占有率,后者主要有生产总值比重和人均产出指标。二是衡量专业化的新指标,包括区位商、胡佛系数和集中系数。三是产业集中度指标,主要有SCRn指数、SHHI指数和区域熵指数。四是地区结构差异系数,主要有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地区专业化系数和专业化偏差指数。
在实证研究方面,学界多采取复合指标方法,即从上述指标中选择一个或数个进行单项指标测算,尤以区位商、胡佛系数、集中系数和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多见。其中,区位商和集中系数指标应用最为广泛,如Winsberg(1980)、Kim(1995)、李二玲和庞安超等(2012)、踪家峰和曹敏(2006)、刘晓红和李国平(2006)等的研究;用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研究区域专业化的文献可见于梁琦(2003)、范剑勇(2004)、朱珠(2007)等;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胡佛系数,如Mora和Juan(2004)、白重恩和杜颖娟等(2004)。还有一些研究者选择上述多个指标分别进行测算,并做对比分析,如李慧中和王海文(2007)、徐圆(2008)等。
(四)关于农业区域专业化对策研究。针对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如何发展的问题,学界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注重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应根据区域特点实行地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上的分工,实现各种要素边际生产力的最大化。二是科学确定地方主导农产品,鼓励可流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以促使农产品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一方面应科学制定优势农产品的区域规划;另一方面应引导并支持农民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四是要充分重视市场因素,实现农户生产方式向商品化、专业化生产的根本转变。
四、一个简单评述
从古典经济学的亚当·斯密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克鲁格曼,国外从分工、规模经济、运输费用等各个角度对产业集聚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严格地讲,产业集聚并不能等同于区域专业化,比较优势是产业集聚的基础,而区域专业化更倚重于地方的原始资源禀赋。但是二者也并非全无关系,区域专业化是产业集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区域专业化理论的完善过程。国外对区域专业化的形成机制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并辅以实证分析,已初步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的基本框架。虽然国外的这些研究大多以工业为对象,但对于农业区域专业化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国内理论界总的来说虽然都认同区域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不少推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主张和建议,但是缺乏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内在运行机制、实现路径的深入研究。此外,对农业区域产业化的实证研究还停留在利用区位商、集中系数、产业集中度等指标对区域比较优势的评价上;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各异,同一地区内部各种农牧产品的发展适宜性也不一样,因此在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的实证研究上,不管是把一个地区所有农业大类作为整体来判断该地区的农业比较优势,还是比较同一种农产品在各区域(包含众多地区)之间的专业化程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此一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全面?这个问题还有待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深化。
主要参考文献:
[1]Samuelson P.International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Once Again [J].Economic Journal,1949(59).
[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德)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
[6](美)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姚志勇,刘群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Parker W.N.and J.Klein.Productivity Growth in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840-60 and 1900-10.in Output,Employment,and Produ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1800[C].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vol.30,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8]Schultz T.The Declining Economic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Land[J].Economic Journal,1951(61).
[9]Winsberg M.D.Concentr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1939-1978[J].Economic Geography,1980(56).
[10]Kim S.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The Trends in U.S.Regional Manufacturing Structure,1860-1987[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 ics,1995(4).
[11]中國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12]高昌海,刘新平,谢光辉.长江流域农业地域分异及专业化生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3).
[13]郑会军,马文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区域竞争力评价[J].经济评论,2009(5).
[14]李二玲,庞安超,朱纪广.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J].地理研究,2012(5).
[15]周端明,蔡敏.中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偏低的原因分析和出路探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16]张小川,贾善刚,等.国外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进程及其政策措施[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6).
[17]姚寿福.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
[18]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9]踪家峰,曹敏.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的实证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0]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3).
[21]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3(9).
[22]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23]朱珠.江苏省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7(5).
[24]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
[25]李慧中,王海文.结构演进、空间布局与服务业的发展——来自长三角的经验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