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W、MPV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探讨

2019-12-11 06:09谢文刚黄芝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红细胞心绞痛

谢文刚,黄芝芹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作为冠状动脉天然旁路系统之一,与冠心病病人预后效果密切相关[1]。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的临床症状表现较为隐匿,不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其非致死性事件及远期死亡率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明显升高[2-3]。有研究表明,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密切[4-5],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被认为是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相关因素。目前,有关RDW、MPV与NSTEMI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为此,本研究以103例NSTEMI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Rentrop分级法对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进而研究RDW、MPV与NSTEMI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务川昇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3例NSTE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65例,女38例;年龄44~78(61.95±9.36)岁。排除标准:既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伴有慢性炎症性疾病,输血史,贫血(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30 g/L,女性低于120 g/L),冠状动脉血管狭窄≤80%,严重感染,伴有精神性疾病等病人。

1.2 方法

1.2.1 常规检查 记录病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基础性疾病(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梗死前心绞痛等资料。在病人入院第2 天,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产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型号为LH755)检测RDW、MPV、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酸(uric acid,U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等指标。

1.2.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通过Judikin′s导管技术对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常规多体位投照,评估病人最佳体位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入组对象均要求至少一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超过80%。

1.2.3 分组方法 通过Rentrop分级法[6]对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其中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良好(Rentrop分级为2~3级)42例为A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欠佳(Rentrop分级为0~1级)61例为B组。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TC、TG、FBG、BUN、UA、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病人CK-MB水平均高于A组(P<0.05),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RDW和MPV水平比较 B组RDW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1),MPV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RDW和MPV水平比较(±s)

2.3 NSTEMI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无梗死前心绞痛、CK-MB、RDW、MPV)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无梗死前心绞痛、CK-MB、RDW、MPV水平为NSTEMI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

表3 NSTEMI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出现斑块破裂、内膜下出血、远端小血管栓塞、血栓形成,进而使得急性和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最终引起NSTEMI。大部分NSTEMI病人为多处多支病变,危险因素较多,且多支病变病人发生侧支循环的可能性高于单支病变者[7]。动脉扩张开放及新生血管生成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主要来源,且心肌缺血症状持续时间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是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主要因素[8]。良好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是冠状动脉闭塞时缺血处心肌保护的主要代偿机制,是适应反复、慢性心肌缺血的反应之一,可明显减少死亡率,对病人远期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的主要功能及预后情况。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发展与诸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密切相关[9],但目前有关其具体影响机制尚未定论。目前,研究发现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肾小球滤过率、单核细胞、尿酸和C反应蛋白等[10]。既往研究指出,大部分NSTEMI病人出现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并且冠状动脉侧支血流在NSTEMI病人前向血流明显减少时可作为心脏血供的主要替代来源[11]。

RDW作为反映外周血红细胞水平变异性的指标之一,可作为鉴别与诊断贫血的一种主要参数,亦是评估冠心病病人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诸多内源性介质和神经体液标记物及炎症标记物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发展过程中参与且伴随着内皮功能障碍[12]。并且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机制与炎症反应均具有显著的作用。既往研究认为,炎症标记物与RDW具有相关性[13],其中炎症因子能够阻滞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骨髓造血,阻滞红细胞成熟,导致幼稚红细胞入血,使得红细胞体积变异性增大。另有研究指出,循环中释放的神经元介质随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持续激活而逐渐增多,使得红细胞的生成明显增多,亦能够阻滞骨髓造血,导致RDW的水平明显上升[14]。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神经体液的激活与慢性炎症亦是评估冠心病病人预后状况的主要因素。

MPV可用于评估机体血小板功能及活化状态。相比正常血小板,体积较大的血小板含有较多致密颗粒,可分泌较多血小板球蛋白及5-羟色胺,生成较多的血栓素A2,并且可分泌较多血小板因子4、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等诸多生长因子,同时对侧支血管的功能起到重要的改善作用[15]。

本研究发现,B组病人CK-MB水平均高于A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于A组;B组病人RDW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且MPV水平较A组病人明显降低。此外,本研究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无梗死前心绞痛、CK-MB、RDW、MPV水平与NSTEMI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欠佳均存在显著关系。究其原因,可能因体积较大的活性血小板可生成更多的因子,并且此类因子有着趋化性的特点,同时可促进有丝分裂,使得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移行,引起动脉与血管生成。

综上所述,无梗死前心绞痛、CK-MB、RDW、MPV水平与NSTEMI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临床评估NSTEMI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红细胞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心绞痛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