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德锋
我早年即知《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杂志创刊伊始,正是全国性的书法热潮兴起之时。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硬笔书法风靡全国,长盛不衰,《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应运而生,引领硬坛时流,成为千千万万硬笔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的良师益友和展示个人艺术才华的绝佳舞台。
那个年代,人们对书法特别是硬笔书法的狂热,恐怕是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无法想象的,而像《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这样的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杂志,在人们的心目中更是无比神圣。谁能够有幸订阅这样的一份杂志,就无疑是找到了一位好老师。谁要是能够在这样的杂志上发表书法作品和文章,至少能让你兴奋半年。因为在传媒并不发达的时代,报刊就是唯一的宣传自我的途径,一朝上版,天下皆知。即便是在网络媒体发达的当下,纸质媒体依然有着网络媒体无法完全替代的地方。比如你要晋升职称,就需要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而在网媒上发得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
平心而论,我本人就是靠在书法专业报刊上大量发表文章而见知于全国书坛的。从2005年开始至今,我先后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一千多篇书法文章,不仅获得了一定知名度,也据此结交了很多全国各地的书法朋友。
我对《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有着很深的感情,这源于我不仅是杂志的忠实读者,更是一个为杂志写了多年专栏文章的作者。承蒙郑家禾先生抬爱,邀我为杂志写稿,倏忽几年过去,竟然也撰写发表了四五十篇之多,这些文章都已收入我刚刚出版的《书坛论道》一书当中。除了《书坛论道》一书,我今年还出版了《书艺纵论》《书家评论》和《第一阵营》,这四本书加起来共有200余万字,是我近年来发表的部分文章的汇编,也是我走上当代书坛,关注当代书法的一个历史见证。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对当代书法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她引领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人才,共同为推动当代书法的健康有序发展推波助浪。《中国钢笔书法》是一本求真务实的好杂志,她有着开拓创新的办刊思想,栏目丰富,内容详实,能够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杂志不仅影响力大,而且其所主办的相关展赛活动也发挥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成为书坛尤其是硬笔书法界的一大亮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钢笔书法》注重书法理论推广,积极开展书法批评,杂志所开设的“特别推荐”和“书苑杂谈”栏目集中持续地从不同侧面就当代书坛的各种思潮、各种现象展开讨论,非常有助于广大读者朋友了解书坛、认识书坛,看清当代书法的主流动向,这对书法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学习书法是非常有益的。
本人给杂志撰写的这一批为数并不算少的文章,也许并不能尽如人意,但我想,这些文章对许多书法爱好者而言,会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和思考。事实上,我撰写这些文章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学习的过程,在与广大读者进行文字交流的过程当中,我自己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在这里,还是要再次对杂志和郑家禾先生表示由衷感谢!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书法人,我们学习书法,不应仅仅停留在把字写得好一点的初级层面上。除了写好字之外,还应当有时代担当,还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我们书法人要介入社会,大多都会以书法的名义展开,而书法所包含的内容其实是很丰富的。要想学好书法,不仅要掌握书法的本体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好的文学和历史、哲学基础甚至更多。古人讲:“书如其人”,并不是说,书法作品像这个人的外貌,而是说书法作品要体现这个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如果我们读书少、阅历少,见识狭隘,就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不管是以前的《中国钢笔书法》也好,还是改了名称之后的《中国篆刻·钢笔书法》也罢,她自始至终都能从尽可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的角度来设置栏目,选辑内容,让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每一期杂志而得到不同的收获。近几年,我尽管社会事务比较多,但我每收到一期杂志,都会认真阅读,都会从中捕捉到一些有益的信息。杂志迄今为止已经发行了322期,她所包含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一直坚持阅读杂志的读者,肯定获益比我更多。
我记得郑家禾先生曾给我说过,我们这本杂志需要长期开展积极有益的学术批评,通过批评来反映读者声音,以达到正本清源,匡正书坛不良风气之根本目的。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因此,积极配合杂志,认真撰写批评文章。这些文章发表之后,有很多读者朋友主动与我联系,发表自己对我文章的看法。有的读者说,以前对一些问题比较困惑,通过阅读我的系列文章,逐渐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听到他们的这些话,我内心是非常欣慰的。这说明,价值已经体现,我的文章没有白写,编辑的苦心没有白费。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坚持做下去。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以强大的阵容在冲击着传统纸媒,很多人已经习惯了通过微信来了解各种信息。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已经放弃了纸质媒体。如我这般依然热衷纸质媒体的读者和作者也不在少数。因此,我祝愿杂志越办越好,艺术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