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群,高贤强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阿拉尔843300)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各个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决定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书育人内涵,探寻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适时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是在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革的方法可以是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1]。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在文史类课程中开展,在理工科课程中也可以积极探索和开展[2-3]。
我校也积极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完善课程育人体系。其中,《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是一门很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是人文、艺术、媒体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其他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其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以学生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目的,而且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入绘画、艺术品等文化元素,让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中理解美、发现美、热爱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多存在教学模式忽略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4]、缺乏有效性[5-7]、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内容不太贴合社会需求[8]、教学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应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辅导,学生:学习-模仿-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4]。现代化教育推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双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也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关注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9]。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它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网络开放资源结合起来,使在线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10-11]。慕课的出现,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2-13]。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慕课教学为辅。线下课堂学习、线上慕课学习。其中,慕课教学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进行,涵盖课程资料、作业库、考试库、讨论、课程管理、
班级管理、学习统计等部分,由教学团队构建并管理课程资源,任课教师负责本班级的讨论、学习统计等
活动。采用“课前自学慕课→课堂讨论交流→课后练习慕课→线上交流讨论→慕课考试”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能够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等优势,体现双主教学理念。慕课实现虚拟化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学时空的延伸等优势,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实际,融入绘画、艺术品等文化元素,使得课堂内容生动,也便于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改革要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做学问,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思政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实现个性化评价、发展性评价[14],即评价的是个人学习的态度、能力的成长。学生学完课程后可以选择多次提交作业以及学习心得直到满意、多次参加考试直到考核达标。课程成绩可由平时成绩、期中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组成。
线上交流讨论等活动可视为慕课学习的出勤,和课堂出勤一起可作为平时成绩,占课程成绩的20%。慕课作业库、考试库的成绩也可作为期中的课程考核成绩,只有合格才有资格参加期末的考核,其成绩可占课程成绩的占20%。期末的考核是学生在教师选定的题目范围内完成图像处理大作业,并附说明书和操作步骤,通过慕课平台上传电子版,通过学习委员上交纸质版,其成绩可占课程成绩的60%。
如此考核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将课堂学习和慕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对学生德育和智育的考核。
表1课程思政部分教学内容安排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思政课程改革将慕课平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德育与知识教学融于一体,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有益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法在2019上半年图像处理全校公共选修班实施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上届有了很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作为高校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有益教学方法,使学生满意、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