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董 茜 图 | 受访者提供
在台湾淡水老街艺人的浅吟低唱里,寻觅历史遗韵;在汉声巷的朗朗书声里,坚守传统精华;在不打烊的诚品书店,翻阅繁华都市日益稀缺的人文情怀。如果要在台湾寻找文创的影子,就连街边一家低调的咖啡馆、一碗街头的小吃、一首简单的民谣,都跨越了年代的更迭,散发出文创给予的活力与韵味。
10 月16 日,第十一届“重庆·台湾周”2019 海峡两岸(重庆)青年文创交流发展研讨会上,重庆与台湾两地青年围绕文化创意交流合作,推进渝台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一场思想上的深度交流与碰撞。
此次台湾周举办之前,正值国庆黄金周,数千万游客涌入重庆,旅游热浪让人惊叹。
“重庆红火的旅游市场,是培育文创产品最好的热土。”重庆市文旅委副主任王定国同时认为,相比重庆的旅游热,文创热却迟迟热不起来。这成为重庆亟需补上的一个短板。
目前,重庆的文创产品主要集中在旅游食品(含土特产和风味食品)、手工艺品上,二者占比高达90%。然而日常用品和科技类、文博类比重低,低价旅游商品多,不具备纪念与艺术价值,无法满足旅游购物者的心理预期。
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文创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阻;创意能力不足,文创产品低质化、雷同化,产品质量仍需提升;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应用空间有限,特别是与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结合不够紧密;创意设计人才特别是技术和创意兼备、原创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尤其匮乏,且人才培养与实践需求错位明显,“人才找不到市场”与“市场找不到人才”现象并存。在王定国看来,这些问题都是导致重庆文创热度不够的原因。
“重庆的文创基础非常好,但在内涵上总觉得差了点意思。”趁着研讨会,重庆宽田文化创意孵化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喻春喜带来了他的文创项目,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台湾小伙伴。喻春喜的文创休闲旅游基地已经在江津白沙镇老街落户,拥有文青格调的民宿、闲适愉悦的书屋,还有陶艺项目,但喻春喜总觉得缺少点内涵。喻春喜所找寻的“内涵”,在台南市古迹活化专案策划研究专员林世荣看来,就是文化。重庆既有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又有巴渝文化的传统,但落实到文化创作上,往往更看重商业模式,而非自身的文化优势。
林世荣认为,一个文创产品好不好卖,起决定因素的不在于它的商业模式,能在哪里卖,能卖多少钱,而在于这个文创产品中有没有一个好的故事,让人有萦绕的情愫和跌宕的记忆。挖掘文化走入人心,才是一个产品非买不可的理由。
10 月19 日,致力于文创的台湾青年一行又来到鹅岭“贰厂”,在充满艺术气息的街区里,感受重庆文创标杆园区的发展脉络。
距离此处步行不到10 分钟的地方,正是千古名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诞生地。
“千年之前,李商隐在此留下这样的佳句,这就是文化的底蕴。关键在于有没有有心人去挖掘这样的文化,形成动人的新故事。”来自台湾的钟秉杰,2012 年就来到重庆从事建筑设计,他亲眼见证了“贰厂”的打造,也非常关注重庆文创领域的变化。在他看来,重庆的文创载体、硬件条件非常好,但在软实力上,缺乏将文化底蕴进行整合的有心人。
文创可以理解为文化与创意的结合,文创产品不能仅停留在产品属性上,否则就无法脱离产品的特性,做到更高的溢价。钟秉杰说,台湾的文创业善于将文化底蕴进行挖掘再造,为文创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他举了一个身边的事例,他的一位朋友曾经想过把解放碑图案印制在一款杯子上做成一件文创产品,但在后来的论证上,这个想法被推翻了,因为简单印制一个标签上去,没有足够吸引人的延展性。后来台湾的朋友给杯子注入故事,每一个杯子都有一个特殊的图腾,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对于重庆的文创市场前景,钟秉杰认为非常有前景,这也是吸引不少台湾青年前来创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