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前沿追踪

2019-12-10 09:54袁昕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引言

袁昕

关键词中国模式 海外研究 政治模式

一、引言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谈及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其他国家政党的关系时就曾谈到“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这是“中国模式”一词的最早雏形。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海外学者的目光日益转向中国、研究中国。2004年约瑟夫·库珀·拉莫出版的《北京共识》一书中对“北京共识”的讨论揭开了全世界(海外)关于“中国模式”讨论的序幕。其核心问题是承认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和成功,美国近些年来经济实力的明显下降以及美国应对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能力不足等。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帅”“中国方案”的官方提出又引发了海外学者新一轮的讨论和关注。本文主要目的是述评海外政治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以助推“中国模式”的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的深入研究。

二、海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中国模式?其内涵或者说其基本特征或要素是什么?这是研究中国模式首先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清华大学陈玲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诺顿提出,关于“中国模式”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都包含一些共同特征。概言之,大体包括三大要素:(1)一个能够通过积极投资和宏观经济政策来掌控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政府,包括大型国有部门;(2)一套能够激励基层官员和有效提升高层官员的人事管理制度;(3)一个能够不断采用实验的、理性的、渐进的方式执政的理性务实的执政党。

杰尼弗·苏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对于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这种模式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就中国的发展模式而言,可以提取6个基本要素:(1)实施农业改革以推动减贫;(2)愿意开展实验和进行研究以资政策制定;(3)对国家领军企业的支持;(4)支持中产阶级;(5)关注社会公共品的供给;(6)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角色。杰尼弗同时也认为,中国的模式明显是有很多限制的,因此任何试图复制它的尝试都是不可取的。

美国丹佛大学的赵穗生认为,“中国模式”的核心在于:国家作为一个组织的力量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与经济体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中国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可以调动无数资源来全力推动经济增长,并且保持一党执政,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他提到,中国之所以建立这样的政治制度是因为,中国精英将近代以来国家权力的衰弱视为中国落后的根源。因此,中国共产党自建立政党以来便强调其肩负有重建强有力的中央权力的使命。

(二)中国模式的独特性

英国的中国和东亚问题独立分析师克里斯丁·普罗伯格提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他比较了中国模式与苏东模式、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的发展模式、西方现代化模式和东亚模式的区别。他认为中国模式具有以下4种不同的特点:一是与苏东模式相比,即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的社会主义改革相比,中国模式的成就在于避免了苏东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的政治不稳定。苏东国家本来也想通过社会主义改革走出一条摆脱传统斯大林模式的道路,但由于其指导思想的根本错误最终导致苏东剧变;二是与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相比,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发展模式实现了毛泽东时代政策的革命性向开放的、渐进的、通过提供可预测性的和稳定的行政管理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的转型,并且重新解释了社会主义,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内涵,即重新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面,淡化意识形态,阶级斗争不再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三是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相比,普罗伯格认为,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威权与市场经济同时并存,而现代化理论认为自由和权威政治不能并存,经济改革必然会带来政治民主化,因此,中国的改革模式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四是与东亚模式相比,他认为中国模式与以前的东亚发展模式具有相同之处,即在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威权统治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认为中国的改革是吸取了韩国、日本的经验。但作者同时认为,如果把中国模式等同于东亚模式可能会忽视中国改革过程的其他特点。他认为中国改革的经验在于,中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洞察力和眼光,采取的是渐进的而非休克疗法的战略。

早稻田大学的梁唐认为,为了更好的探讨“中国模式”,有必要首先建立起一个共识,即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他提出,二战后世界经历了三种现代化的模式——西方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威权发展主义模式。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走的是一种威权发展主义模式。他认为,西方模式是最有影响力的发展模式,其基本原则是自由、民主,人权,自由市场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模式是以苏联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废除了私人所有制以支持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模式不但通过集中的计划经济直接支持宏观经济,并且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此外社会主义者强调重视公平和“按劳分配”。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某些领域确实有效,但就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说却是低效的,因此在现代化中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优于实践(。威权发展主义模式则结合了混合经济体制和威权主义的政治体制。按照威权主义政权的体制设计,最高领导人不再是完全不透明的,政府的决策风格是可预测的。在威權发展主义模式下,国家通常采用混合经济体制并用以下4种方法指导发展:(1)国家控制土地和金融等关键资源,并促进战略性产业的发展。(2)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和税收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3)国家采取劳动政策严格控制工会以利于企业发展。(4)国家通过广泛的许可制度和高进口关税保护民族工业。

(三)中国模式的形成原因

四、思考与启迪

中国模式的成功绝不是一朝一夕、动动嘴皮子就能实现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模式最大的特色和最根本的要素就是拥有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党和执政党作为国家内政外交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工作的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要想经济稳定、社会稳定,首先要政治稳定。当今世界范围内,核心危机或首脑危机现象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不断通过自我革命,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具备坚强领导能力的执政党,并通过中央宏观调控,有效避免了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目标,维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产物,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表征。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没有实行以西方为代表的价格自由化的“休克疗法”,也没有像苏联一样对经济进行全盘私有化,这一举措成功规避了国有资源重新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和矛盾问题,从而保证了全社会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先天劣势,将政府宏观调控“有形的手”与市场自发调节“无形的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关键原因,也是“中国模式”区别于华盛顿共识支配下的自由主义改革方案的显著特征。

中国崛起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不同于以往大国崛起的或殖民掠夺、或霸权主义、或强权政治的和平崛起。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完美回击了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从一带一路的推进、亚洲投资银行的成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全人类眼光和永不称霸、永不扩张的国际观。此外,随着中国崛起和国际事务话语权的提高,我国在国际、地缘事务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中国的崛起有利于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有利于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持续推进,海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当前,是否存在中国模式这一问题仍然在争论和商榷中,中国模式的内涵也还未达成共识。但相关学者对于中国模式是否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所焕发的蓬勃生机以及所取得成就是有目共睹和毋庸置疑的。筆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切实存在的,并认为中国模式正是由于其深深地植根于中国这一沃土,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其独特性。但我们对待中国模式需要持理性态度,既不能妄自尊大视其为普世价值而强行进行推广,也不能妄自菲薄而否认其存在、自我否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胜期,中国模式还在路上,仍需要不断完善并随着时间的演变不断丰富其内涵和时代特点。研究中国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自身更好地发展。作为历史上一个始终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国一直倡导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道路,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因此,研究中国模式应充分认识到其只是当今世界多种发展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任何带有意识形态和主观色彩的态度去评价中国模式都是一种失真、不妥当的方式。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引言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