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军 宗春燕
摘 要: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是新农村建设迈向成功的重要举措。该文分析了泰州市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现状,针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提出了提升培训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0-0152-02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suc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training in Taizhou,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performanc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raining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dustries.
Key words: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Training;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農村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保证[1]。泰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92%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全省领先。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能否拥有一支数量和质量与之相匹配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实用技术的引入应用,依靠的就是各类农村科技人才。然而,泰州市作为农业大市,普遍存在农村科技人才文化程度较低,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想科普惠民,切实增强农村科技人才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特色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人才素质,让更多科的技成果得以落地生花,使人才真正成为农村综合发展的驱动源[2]、乡村振兴力量的“领头雁”。本文分析了泰州市农村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地区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 泰州市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现状分析
1.1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每年由农业部门、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发起的培训项目很多,但多数培训提供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不尽人意。调查表明,大多数农村科技人才往往有明确的培训需求,他们并不满足于获取一些简单的农业知识和生产技能,而是希望通过学习,使自身素质发生“质”的转变,成长为一名懂技术、会经营、敢创业、精管理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但培训部门所提供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提高农技方面,如家畜饲养、大众作物的栽培和育种、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等,而在生态农业、无土栽培、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创业、法律法规方面涉及的内容并不多。培训内容与农村科技人才的需求契合度不高,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新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供求错位现象明显。
1.2 培训方式灵活性不够 目前,泰州市针对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方式仍以传统的面对面的授课方式居多,虽然也有一些现场指导、基地实习、互联网课堂、远程教育等方式,但所占的比例极低。培训方式不够灵活,不能针对地域、时间、设施以及农村人才自身特点开展培训方式的有机组合,灵活随机的授课方式开发得不够。
1.3 培训效果满意度不高 总体而言,泰州市参与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一些培训部门或职业院校安排的教师,其学历、经验都与培训要求相距甚远,双师型素质教师或专家大师更是少之又少。调查数据反映,58.6%的学员认为培训老师的实践经验不足,78.1%的学员未能与培训老师实现过有效沟通,约有50%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感觉不甚满意。培训教师不能面向市场,及时更新技术,而是以“走过场”的态度对待培训,使得基层人员参培意愿不强。
2 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对策建议
2.1 紧贴人才需求,精选培训内容 好的培训内容能够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促进农业科技的繁荣发展,加速农业产业链的改造升级[3],推动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对内容的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训伊始,要充分了解学员们的知识结构和培训意愿,结合实情,设置与需求相一致的培训内容。调查表明,泰州市不同乡镇的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意愿不尽相同,如新街镇学员对棚室蔬菜种植管理技术、草皮种植知识有强烈需求;南沙镇学员希望接受农产品质提升、非农就业技能等内容培训;广陵镇的学员对生态养殖、规模经营方面技术渴求强烈。因此,要根据不同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方式,结合农村科技人才的文化层次、年龄性别、服务领域等实际,精心筛选培训内容,打造面广量多、内容齐全的立体化培训资源,按需供学员选择。含金量高,实用性强的产业关键技术,要推出典型案例,加以推广。培训内容应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使学员始终与新知识、新技术接轨。
2.2 坚持质量标准,优化培训方式 科学合理的培训及考核标准是确保培训质量的重要前提。建议以农委、农业院校、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教育、人社等多部门协同制定相关质量标准。对培训教师的知识广度、职业能力、服务意识等多方面素质提出明确要求,让其真正意识到培训工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培训活动中,只有积极响应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诉求,把培训服务理念内化于心,提前部署,精心选材,为他们提供灵活的培训方式,才能得到认可。针对农村科技人才特点,秉持“开销少、学习易”的目标,将培训场所设在农家小院、乡镇会场、田间地头、合作社团等。大力创新培训方式,从传统的面对面的讲座、报告、咨询等方式到借助新媒体工具开展线上交流,通过官方微博、专家QQ群、特色农业咨询平台开展互联网培训。鼓励开展点对点培训方式,资助教师将前沿知识、先进技术制成视频文件上传网络,让学员突破时空障碍,随时随地学习。在时间安排上,尽量以中、短期为主,长期为辅,实现技能培训与学历培训相结合,学员可根据自身意愿进行分段式或脱产式培训。在授课方式上,坚持理实一体化学习,让教师通过现场传授技术,学员亲自实践,加深对农业关键技术的理解。
2.3 健全管理制度,提升师资水平 培训质量的高低与师资水平密切关联,因此应建立师资队伍长效培训机制,确保团队整体素质水平。目前,泰州的培训教师虽学历较高,但实践经验少,今后要创设条件让培训教师参与农村生产实践,开展农村问题调查,鼓励申报农村科技项目课题,着力打造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精湛,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培训队伍。通过建立培训师资数据库,形成一支既有教授、大师,又有“土专家”、“田秀才”存在的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培训队伍。以数据库为依托,对师资力量进行分层、分类管理,通过设置专栏,提供当前贴近市场需求的信息服务。每次培训均需签订培训协议,對培训效果设立合理的考核指标。根据培训反馈意见,对态度认真、培训效果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差旅、课时补贴,并通过相关媒体进行宣传表扬,促成培训绩效的提升。
2.4 完善激励机制,拓宽培训渠道 “人不激不奋”,一套合理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增强培训实效活力所在。而区域培训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激励人才获得持久的发展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薪酬、奖励制度。随着泰州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已初步建立起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体制,建成了一套符合泰州市情的较为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当前我们完全有经济实力,遵循人才价值规律,对通过培训考核获得绿色资格证书的人才,设立相应的津贴补贴。提高农村科技人才的基本工资待遇,依据培训后人才产生的经济效益,实行项目提成,形成用人单位奖励为主、社会奖励为补的奖励体系。二是依托人才培训绩效管理系统,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培训的目的是将能干肯干的农村科技人才培养成农业科技推广的中坚力量。对培训考核中脱颖而出的学员,要为他们广开渠道,搭建成长平台,设置个性化培训项目,满足人才的差异化需求。同时,积极关注人才的成长辅导,将素质较高,符合条件的农村人才发展成党的后备力量[4]。三是积极拓宽农业科技培训渠道。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加大区域实践中心的建设力度,拓宽人才学习空间。鼓励农村科技人才参与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业协会、涉农企业的项目课题中,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促使他们通过利益共同体形成内生的联合发展机制,实现人才的培养成长。
3 结语
“十三五”时期是泰州加快农业经济转型、打造区域农业品牌的关键时期,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既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集思广益,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加大资金及培训师资投入,科学设计人才培训规划,创新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模式,使科技培训迈入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实现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戴拓.农村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基于江苏省某市农业科技人才的调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6):88-95.
[2]黄自俭,李凤梅,荻广霞.培育实用人才,提升“造血”功能[J].江苏农村经济,2008(10):57-59.
[3]胡利泉,朱奇彪.浅谈农业互联网应用技术培训的发展与展望[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7):1256-1258.
[4]喻科.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2009(9):76-7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