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薄壳山核桃引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9-12-10 09:44李仁兵叶开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无为县发展对策

李仁兵 叶开云

摘 要:该文介绍了无为县薄壳山核桃引种现状,针对存在的建园品种混乱、造林选址不当、立地条件不适、栽培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出了推广良种,合理配置授粉树,适地适树,提高建园标准、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以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引种现状;发展对策;无为县

中图分类号 S6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0-0067-03

我国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的适宜区范围为北纬25~35°、东经100~122°的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1]。在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带的平均生长期在154~245d,主要商品生产基地生长期达240~280d[2]。无为县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北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28′40″~118°21′00″、北纬30°56′21″~31°30′21″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9℃,年均日照时间1718~2288h,年均降水量1045~1518mm,无霜期242d。主要土壤类型有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pH值5.5~8.2。从纬度适合性、气候适合性及土壤适合性综合分析,无为县适宜引种薄壳山核桃。

1 引种现状

无为县自2012年起引种薄壳山核桃,2018年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发展薄壳山核桃的实施意见,采取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措施推动基地建设。截至2019年4月,全县已累计成片造林800hm2,四旁植树2万株,其中面积为200hm2的薄壳山核桃已挂果。并引进了‘马汉、‘波尼、‘威斯顿、‘金华及亚林系列、黄山1号、安农系列等12个品种,苗木来源为江浙2省及省内黄山、合肥、六安、阜阳地区。

2 存在问题

2.1 建园品种混乱,苗木来源不明 部分种植户不了解薄壳山核桃的生长特性,建园时仅有1~2个品种;有的至今不清楚园内主栽品种是什么、授粉树种有哪些,是否花期相遇;有的甚至从未考察过苗木供应基地,仅通过熟人介绍、电话联系,苗木来源不明。苗木大多没有品种标签,有的根腐病严重致生长季大量枯死,有的嫁接没有成活仍是实生苗,有的是苗圃残次苗、根部损伤严重或已失水干枯,更有不法苗商用核桃苗假冒薄壳山核桃苗出售。苗木环节的种种乱象,给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2 造林选址不当,立地条件不适 一是在土壤过于粘重、通透性差的农田(水稻土)种植薄壳山核桃,没有深翻犁底层,不进行土壤改良,不开挖沥水沟,排水不畅;二是选择地下水位高且有季节性淹水、周期性涝灾的沿江滩涂地造林;三是把果用林视同用材林,在远离水源、无灌溉条件的偏远山地成片造林。据调查,第1类立地上苗木极易遭受渍害或涝害,沤根死亡严重,部分小班造林失败,其他2类立地上的苗木虽长势一般,但是否能成林见效仍大有疑问。

2.3 栽培管理不当,林木生长不良 栽植时不进行指导监督,有的栽植过浅、雨水冲刷后主根外露,有的大土块埋根、根系吊空失水,有的远离水源定根水浇不透甚至不浇,新造林成活率不高。不施底肥是建园栽植时普遍存在的现象,加之追肥不及时,苗木生长缓慢。薄壳山核桃结果迟、早期投入大,许多种植户后续资金不足,只好粗放管理,幼树生长不良,达不到早实丰产的预期。此外,旱季缺水灌溉、病虫害防治不及时,这也是影响薄壳山核桃早期生长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需水期不能及时灌溉,对幼树生长的影响极大。

3 发展对策

3.1 推广良种 薄壳山核桃生长周期长、结实迟、造林成本高,选好良种是根本。美国有较大面积推广的薄壳山核桃品种达50多个,良种化程度极高,栽培面积在10%以上品种中,‘斯图亚特(Stuart)、‘威斯顿(Westren)、‘德西拉布(Desirable)、‘威奇塔(Wichita)等4个主栽品种占全美薄壳山核桃栽培总面积的54.7%[3-4]。在原产地美国,按产地和适应性,薄壳山核桃品种被划分为东部品种、西部品种和北部品种3种类型,其中东部品种适宜湿润气候、生长季200d以上、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地区[5]。我国长江下游江苏、浙江一带引种薄壳山核桃较早,薄壳山核桃大树资源保存最多[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引进、保存的薄壳山核桃品种有100个以上,国内也筛选出了20多个优良单株,有的已繁育成株系(品系),有的已鉴定为品种,如适合亚热带及暖温带种植的‘马汉(Mahan)、‘波尼(Pawnee)、‘威斯顿(Westren)、‘威奇塔(Wichita)、‘卡多(Caddo)、‘肖肖尼(Shoshoni),以及亚林系列和‘金华、‘绍兴等[7-8]。安徽省也优选出安农系列、黄山1号等优良品种[9-10]。无为县对薄壳山核桃造林的补贴较高,应该对种植户实行準入制,调运的苗木必须是国家或省级审定认定的、适合无为县栽培的优良品种,提高良种化率,发挥财政补贴资金杠杆作用。

3.2 合理配置授粉树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多数品种表现为雌雄异熟。雄花花药在雌花柱头具可授性前散粉称“雄先型”,雌花柱头在雄花花药散粉前即具可授性则称“雌先型”,雄花花药散粉期与雌花柱头可授期相遇称“同时型”[11]。薄壳山核桃多数品种的雄花散粉期和雌花可授期不遇或重叠时间过短,授粉品种的选择和配置是提高坐果率的关键;很显然,授粉品种的雄花散粉期与主栽品种的雌花可授期重叠时间越长越好[12]。薄壳山核桃单株雄花数量越大,其花粉量也越大,更有利于授粉,单株雌花序总数越多,说明在正常授粉条件下,其坐果率和产量也越高[13]。研究表明,雄先型的‘德西拉布、‘波尼、‘卡多、‘凯普·费尔(CapeFear)散粉期与雌先型的‘马汉、‘肖肖尼的可授期大部分重叠,而‘马汉、‘肖肖尼也可为‘德西拉布、‘波尼、‘卡多、‘凯普·费尔等品种授粉,这种搭配使不同品种的散粉期与可授期得以协调,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花粉资源,提高产量[12-14]。同样的,威斯顿可用‘波尼、‘凯普·费尔、‘金华作为授粉树,并且威斯顿、波尼这2个品种各自雌雄花期部分相遇,具有一定的自花结实能力[15]。因此,必须了解其开花习性和物候特性,筛选雌花数量较多的1~2个作为主栽品种,雄花数量较多的2~3个授粉品种,授粉树比例不少于10%,授粉树雄花与主栽品种雌花花期相遇,且自身具有较好的结实能力和经济性状,隔行或点状栽植,与主栽品种距离100m左右[13-15]。授粉树品种配置不当或数量过少的,应及早移栽补植。

3.3 适地适树 无为县按地势大体分圩区和低山丘陵区,圩区水网纵横,地下水位高,且有周期性洪涝灾害,引种时应极为慎重;低山丘陵区是引种薄壳山核桃的主要区位,仅低产低效退耕还林地就有2000hm2,林种亟待更新;此外,茶园可实行林茶复合栽培模式而不需要额外增加林地,其他残次林地也可进行林相改造补植薄壳山核桃[16]。薄壳山核桃耐湿能力强,在水沟或池塘边生长结实良好,适合‘四旁栽植和庭院经济模式[11,16-17]。薄壳山核桃是深根性树种,要求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度在1m以上,质地粘重、排水不良、土层浅薄的林地不能满足薄壳山核桃生长结实条件[11]。桃耐旱力差,尤其是幼苗期更不耐旱,干旱会导致生长及其缓慢。无为县降水量虽在1000mm以上,但逐月降水量分布不均,常出现伏旱,在果实发育时期,尤其是果实膨大期(5—6月)和坚果灌浆期(8—9月),若降水不足就应及时进行灌溉,否则会出现空苞、减产、品质下降的问题,因此没有充足水源,不能自流灌溉、喷灌、滴灌的,其他条件再好也不宜建果用林[10-11,16]。必须牢牢把握“适地适树”的原则,切不可片面追求面积。

3.4 提升栽培管理水平

3.4.1 提高建园标准 园地建设包括道路交通设施,排灌设施、渠系修建,以及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等。根据需要修建好果园内的主路、干路、支路、排灌渠系,挖好灌排小沟,做到“旱可灌、涝可排”。丘陵区依地形修建提灌、蓄储肥水的池、塘等设施。平原区地下水位高、易积水的地方,应该在园外围挖防渗排涝沟,园内挖排水沟,以阻止外面的水浸入园内,排除土壤积水和地下水。秋季整地,坡度15°以下机械全垦整地,15~20°沿水平方向带状整地,带宽2~3m,带间留生草带,垦覆深度0.6m。挖穴规格1.0m×1.0m×1.0m,将杂草、枯叶填入穴内,同时将20~25kg腐熟的有机肥与表土混合均匀,回填穴内。苗木符合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DB34/T 2638-2016)要求,果用林最好采用“2+1”嫁接苗,定植时间为12月至翌年3月,秋冬定植能缩短缓苗期。栽植后根际覆盖1m2地膜或防草布,上盖2cm细土,保温、保湿、防止杂草生长,提高成活率。

3.4.2 加强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薄壳山核桃幼龄林空地多,应进行间作,促进幼林生长,增加收入。间作物要求是植株矮小,生育期短,与薄壳山核桃需水期临界期能错开,也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收获后的剩余物覆盖于树盘或翻埋入土,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随着树龄增加,再组合或交替采用清耕法、生草法和免耕法。(2)肥水管理。栽植当年不施肥,第2~5年分别于早春追施氮肥0.05~0.1kg/株、夏季复合肥0.1~0.3kg/株、秋季落叶前深施农家肥2~5kg/株,施肥量按以上阈值逐年加大,可结合灌溉或降雨进行;成年树农家肥施用量50kg/株,并需于花后和生长季叶面喷施0.1%~0.2%硫酸锌各1次[18-19]。大力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和配方施肥技术。

3.4.3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实现早实丰产的重要措施。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根据其自然特性,一般采用主干疏层型。定干高度1m,大致第1层3~4个主枝、第2层2~3个主枝、第3层1~2个主枝,第4层1个主枝,层间距0.8~1m,主枝上合理配备侧枝。通过“春刻芽、夏摘心、秋拉枝、冬短截”等修剪方法,促发枝条,尽早形成骨干枝和结果枝组。

3.4.4 及时防治病虫害 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疮痂病、金龟子、刺蛾、天牛、透翅蛾等,以根腐病和金龟子危害较重。根腐病可以用硫酸铜液或甲霜恶霉灵灌根防治,金龟子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喷雾防治。较大面积的薄壳山核桃园地,推荐使用粘虫黄板、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4 结语

引种薄壳山核桃存在结实迟、单产低的现象,均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品种及繁殖方式、建园和抚育技术、授粉树配置等直接影响着坚果的产量[2]。其核心问题是选好良种,要把握适地适树原则,合理配置授粉树,通过各种抚育管理技术实现早实丰产。当前,无为县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时间仍较短,今后仍需要对引种品种的生长表现连续观察,探索出合适的品种组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参考文獻

[1]张日清,吕芳德,何方,等.美国山核桃及其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4):45-47.

[2]张日清,吕芳德,张勖,等.美国山核桃在我国扩大引种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林研究,2005,23(4):1-10.

[3]彭方仁.美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林业科技开发,2014,28(6):1-5.

[4]吴国良,张凌云,潘秋红,等.美国山核桃及其品种性状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3,20(5):404-409.

[5]张日清,吕芳德.美国山核桃在原产地分布、引种栽培区划及主要栽培品种分类研究概述[J].经济林研究,2002,20(3):53-55.

[6]张日清,李江,吕芳德,等.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4):107-109.

[7]彭方仁,李永荣,郝明灼,等.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12,26(4):1-4.

[8]李永荣,勒栋梁.薄壳山核桃果用林产业发展思考及栽培关键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1):1-5.

[9]吴奇坤.长山核桃优良单株——黄山1号[J].经济林研究,1999,17(4):64-65.

[10]何小艳,殷巧,马平,等.安农系列薄壳山核桃良种在安徽的引种表现[J].经济林研究,2013,31(2):104-108.

[11]董凤祥,王贵禧.美国薄壳山核桃引种及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12]张瑞,李晖,彭方仁,等.薄壳山核桃开花特征和可授性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3):50-54.

[13]陈芬,姚小华,高焕章,等.薄壳山核桃不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观测和比较[J].林业科学研究,2015,28(2):205-216.

[14]张瑞,李永荣,彭方仁.薄壳山核桃品种‘马汉的栽培适应性及其评价[J].经济林研究,2013,31(2):176-180.

[15]周灿灿,耿国民,周久亚,等.薄壳山核桃品种‘威斯顿的引种与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5,44(1):96-104.

[16]陈文霞,吴文浩,彭方仁.江苏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适宜栽培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江苏林业科技,2016,43(3):53-56.

[17]李晓储,陈厚照.薄壳山核桃资源在华东地区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3,40(1):1-6.

[18]蒯正礼.薄壳山核桃幼树管理关键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0):58-59.

[19]肖斌,龚明,吴菊.薄壳山核桃造林技术要求[J].安徽林业,2010,4:55-5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无为县发展对策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3)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3)
作品赏析(9)
作品赏析(5)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