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教育问题研究

2019-12-10 10:07王晓方黎懿萱
理论导刊 2019年11期

王晓方 黎懿萱

摘 要:当今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国际上一些势力利用民主、人权和宗教等问题“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国共产党,千方百计地消解高校青年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感。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执政环境亦发生很大变化,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通过对执政党认同教育传统模式的反思,探索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主体间性”范式,构建高校青年学生(主体)—执政党(主体)自主、平等的交往关系,确立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合理交往范式,可使高校青年学生成为执政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教育;交往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11-0125-04

作者简介:王晓方(1963-),女,山东烟台人,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黎懿萱(1985-),女,湖南隆回人,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高校青年学生对执政党认同关乎自身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一经产生,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20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接班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高校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活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他们对执政党的认同是国家长治久安、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关乎着党和国家的未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青年学生是这一伟大历史使命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70。高校青年学生认同执政党的治国方略并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同时,高校青年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他们的奋斗目标和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在本质上高度一致。

第一,高校青年学生对执政党认同是高校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不是孤立、封闭的自我完善,而是社会化的成长过程。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马克思早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提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3]高校青年学生的自身全面发展也只有在为同时代人奋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指向,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执政党治国理念的内在要求和实践目标。高校青年学生只有拥护执政党的治国理念、传承执政党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二,高校青年学生对执政党认同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代际相传、不懈努力。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中国共产党要致力于长期执政,必须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储备坚实可靠的后备力量。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高屋建瓴地回答了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忠诚于党的事业,高度认同执政党治国方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执政党能够长期执政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保障。

第三,高校青年学生对执政党认同是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4]。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高校青年学生对执政党认同,是社会政治稳定不可或缺的前提。“在校大学生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群体,他们的政治认同和对执政党政策的看法是社会政治意识的风向标。”[5]任何一个国家,只有政治稳定,国家才有凝聚力、向心力;只有巩固执政党的青年学生基础,社会人才的培养、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正常进行。

二、对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教育传统模式的反思

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而言,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独特的群体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校青年学生更加注重思想独立和自由,参与社会创造、追求个人价值的愿望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评价也越来越趋向于自主性和多样性;自主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也使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彰显。高等教育的规模性、集中性使青年学生的群体性更加突出。这种群体性一方面便于营造团结、温暖、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执政党认同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少数青年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和行为偏差,极易受到部分学生的支持和赞同而不断扩散,不利于执政党认同教育的实施。因此,执政党认同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注重他们的主体性、群体性等特点。近年来,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呈良好态势,但反思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教育的传统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

第一,重单向度灌输轻主体在场的平等对话。传统教育模式把执政党认同教育视为有目的、有组织地向高校青年学生单向度强制灌输信息的过程。这种单向度的教育链条,即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模式,教师作为主体,以“自说自话”的主体角色存在,学生则作为接受思想灌输的“容器”而被动“在场”。这种传统模式易导致教师主体性过分张扬,而青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积极创造受到极大地抑制。学生在学习中更多被动地接受抽象空洞的概念、知识,很少有平等交流的机会,他们或顺从或沉默,逐渐丧失主体性、创造性,陷于人身在场、思想离场的状态。

第二,重理论传授轻现实生活实践。执政党认同教育是关涉高校青年学生坚定政治信仰、树立崇高理想、拥有国家情怀的系统工程,其根基在于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话语的鲜活性、理论的生命力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世界,认同度来源于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业绩等方面。然而,目前执政党认同教育主要局限于学校、课堂,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家庭、社区、农村、企业等生活领域都未被纳入执政党认同教育视野,这就割断了执政党认同教育与自然世界、社会生活的联系,使执政党认同教育简单地泛政治化,平等交流和实践交往仅仅具有想象的意义,很难使青年学生产生认同与共鸣。

第三,重规训教育轻能动性、创造性培育。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指出,规训教育以对人的支配、处置、压制、型塑为主要特性。目前执政党认同教育不同程度上仍存在对学生支配、型塑等规训教育形式,以“机械化”手段规置、训练、加工和塑型学生,忽视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忽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忽视主体间理解与对话的教育形式,抑制了青年学生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极易导致主体间关系形同虚设,甚至师生间无交集且情感淡漠。教育者作为主体高高在上,语言传达的思想多为“高”“大”“上”,自然无法感染青年学生,无法唤起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认同的主体间性交往范式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社会实践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本质体现。“交往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不存在超越时间和历史的普通的交往模式。”[6]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割裂了实践主体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社会联系,使实践中的主体间成为毫不相干的单个体。马克思交往理论以唯物主义实践观为基础,扬弃了“主体—客体”传统模式,突破了现代西方主体性困境,建构了“主体—实践(客体)—主体”的主体间性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的局限。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哲学社会、人类文化、生产实践各领域产生的影响深刻且广泛。其中,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交往理论发展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使用“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强调交往是主体间相互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从根本上区别人对自然对象的理性控制和征服而形成“主体—客体”關系,旨在强调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以期实现主体间目标的一致性。这为探索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一,优化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主体间性”范式,构建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交往关系。“只有主体间的关系才算得上相互关系。”[7]主体间性交往模式强调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主体之间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协商等交往活动。构建执政党与高校青年学生的主体间性交往模式,以“主体间性”范式取代传统教育的“主体—客体”模式,二者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及达到高度认可。尊重和理解是形成主体间性交往关系的前提条件,相互支持是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目的。执政党与高校青年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支持的交往关系是执政党认同得以巩固的坚实基础。执政党在与高校青年学生沟通时,首先要尊重同是主体的青年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弱化自己的角色意识,积极地走进青年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主动、真诚地与青年学生开展对话沟通,有效地对其思想、情感的变化进行合理引导,保障他们的权益。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关注社会问题,理性有序地参与社会政治,不仅能够促进中国共产党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也有利于创新党的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巩固和加强执政党的储备力量。由于主体的地位、能力等客观因素不同,主体在社会中的作用也不同,主体间性交往范式并不会改变主体的社会属性。因此,执政党与高校青年学生的主体间性交往模式并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主导地位。

第二,面向现实生活世界,构建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多维立体的交往平台。马克思认为,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实践的主体就是现实的个人。执政党认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离不开现实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执政党与高校青年学生的主体间性交往范式绝不是单纯的主体—主体关系,而是通过他们共同作用的客体发生联系的,这个客体就是现实生活世界,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作为交往行为者正是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形成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从而形成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8]525“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8]571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除了高校思政课教育途径,更多的是通过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而达成的。换言之,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高校青年学生高度认同执政党的重要物质基础。本课题调研表明,高校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评价认同,与高校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行为认同均存在显著正效应,而这种正效应,恰恰是高校青年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当然,现实世界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执政党认同教育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高校思政课的引导外,家庭、朋辈、社会等也对高校青年学生执政党认同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可以说,高校青年学生的执政党认同教育成效是众多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高校青年学生和执政党在多维立体的现实世界交往平台上,达成共同目标,执政党认同教育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教育成果才能得以巩固。

第三,强化高校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探索执政党认同教育新模式。高校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和体验社会现实生活,是他们增强本领、内化知识、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作为学习主体,他们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和技术,而且包括道德体验和实践交往的学习。这两个维度的学习缺一不可,且后一个维度的学习過程促使学习主体获得了社会交往资质并建立了自我同一性,这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内动力。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大学生,避免了成长过程中自我冲突的折磨,也因自我的同一而完整。自我同一性获得是高校青年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获得了自我同一性的青年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同时,能动性和创造性也随之提高,有了内源动力,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2015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就强调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指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9],要求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10]。因此,加强课内、校内和校外的执政党认同教育的实践环节,让高校青年学生“走出去”,在生动的社会体验中感受中国社会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可实现执政党认同教育环境由课内向课外、由校内向校外的积极延伸,构建多方互动的立体化、开放化教育平台,使高校青年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建立在日常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1995∶455.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 章友德. 执政基础与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14(12)∶89.

[6] 居峰.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53.

[7] 余灵灵. 哈贝马斯传[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8∶183.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1.

[10]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