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题出版是出版机构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文章梳理分析了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重庆出版集团的主题出版实践,就地方出版社如何在主题出版上做出特色、打造精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精品出版
【作者单位】陈兴芜,重庆出版集团。
【中图分类号】G23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21.007
主题出版是挖掘中国文化资源、探究中国智慧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1],也是出版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2019年3月,中宣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 2019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要求打造更加丰富优质的出版精品,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对地方出版社来说,主题出版既是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也是市场的必然要求。但从全国来看,部分地方出版社的主题出版工作与新形势下中央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重庆出版集团主题出版的工作实践,就地方出版社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做出特色,打造精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宣部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高度重视下,主题出版已起到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重要引领示范作用。除中央级出版社外,地方出版社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主题出版之中,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地方特色的主题出版精品,题材上不再只是以重大题材和重要节庆为主,选题角度逐渐多样化,市场化程度增强,“走出去”步伐也逐渐加大。
例如,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以红岩精神为主线的纪实文学《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为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出版物,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重庆大轰炸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重庆之眼》获得“2017年度中国好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画传》被刘云山同志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尝试”;《马克思画传: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版》作为中宣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的3种重点图书之一,被评为第八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和“2018年度中国好书”。集团依托设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版基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相关图书300余种,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中国梦的理论视域》、《法学变革论》等图书实现了向日本等国家的海外版权输出。
目前,地方出版社的主题出版工作与中央级出版社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宣部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中,2015年100种图书选题,地方出版社占比39%;2016年96种图书选题,地方出版社占比34%;2017年77种图书选题,地方出版社占比27%;2018年69种图书选题,地方出版社占比46%。2019年77种图书选题,中央级出版机构占了40种,地方出版社只有37种,占48%。纵观2015—2019年的选题目录,地方出版社占比都没有达到50%。根据2019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共有7种主题出版图书进入年度印数前10名,均为中央级出版社,分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年度印数超过3200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印数超过600万册;《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印数超过980万册;《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年度印数继续超过100万册,《共产党宣言》年度印数超过100万册[2]。与中央级出版社动辄上千万的优秀主题出版物相比,地方出版社的差距较大。如重庆出版集团销售最好的主题出版物《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累計销量不过40多万册。由此可见,中央级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一枝独秀、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地方出版社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尚需加快追赶的步伐。
二、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财政对主题出版资助的方式有待改进
一些地方特色主题出版项目题材重大,时效性强,成本较高,启动阶段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光靠出版单位自筹资金启动非常困难。财政资助应该从一开始就介入,才能持续有效地推动整个项目的开展。例如,重庆出版集团的《影像中国70年·重庆卷》前期需要垫付较高版权费用,图片选取涉及很多机构部门,若没有资金资助和政策扶持,推动起来就十分困难。
2.选题范围较为局限,产品整体布局不明晰
随着越来越多出版机构参与主题出版的市场竞争,跟风出版现象也随之增加,选题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点上,多家出版社同时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策划,选题高度相似,撞车现象严重。大量低端重复的选题不仅浪费了出版资源,而且由于缺乏有特色的精品出版物,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
主题出版物内容质量不高和不接地气,主要表现为有的作者把握和处理内容的方式较为生硬,编写格式化、空洞化、口号化情况比较常见,致使主题内涵不深入。有的出版物追求高大全,过于注重宣传功能而忽视阅读需求,内容注重说教,缺乏创新,形式陈旧,片面追求宏大主题,忽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出版后得不到市场认可;有的出版物书名锤炼不够、装帧设计缺乏创意,难以吸引读者,不利于图书销售和思想传播;有的出版社产品布局缺乏整体思路,主题出版生产线零碎,重点产品不多,拳头产品更少,市场影响力不够。
3.形式载体陈旧,融合创新的市场营销宣传不够
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主题阅读的市场持续升温,主题出版的读者群不断扩大。但不少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的形式载体和营销宣传还未能适应大众市场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而大多数地方出版社的主题出版仍以实体图书、电子书为主,以图书选题为桥梁向多媒体、多平台延伸的思路和能力不足,最常见的音视频形式采用较少,結合VR技术等新兴智能科技的出版物则更少,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不足。
有的地方出版社囿于过去对主题出版的固有思路,把营销宣传的重心放在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中,侧重团购和馆配渠道,对零售市场不够重视。相比其他出版物,主题出版物的宣传方式也较为陈旧,多以纸媒为主,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扩散力度明显不够。
4.“走出去”成效有待提高
当前,主题出版“走出去”还是以版权输出为主,受到外方传播平台、语言翻译、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制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还不到位;基于海外读者需求侧的选题创新不足。在内容上,有的出版物因为翻译问题未能采用贴近当地的表达方式,在版权输出后针对海外主流市场的营销不够强力,导致主题出版图书在海外上市后影响力未能达到预期。在国际传播中,传播载体也不够与时俱进,除纸质书的输出外,以新技术为主题出版“走出去”服务的成功案例还不多。如何真正掌握话语权,有力传播中国声音,仍然是地方出版社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5.作者资源、编辑储备不足
主题出版内容要有权威性、可靠性,就要求作者既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通俗化的表达能力,又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的作者大多集中在京、沪等经济文化中心,在发掘高端作者资源上,中央级出版社具有先天优势。地方出版社更多的是寻找各地高校专家、各类研究机构的作者资源,这些作者虽在其研究领域有突出成就,但常常由于经验不足,对主题出版内容撰写的特殊要求不够了解,导致精品不多。
主题出版对编辑把握政策、把关导向的能力也有更高要求。有的地方出版社的编辑队伍知识结构和专业较为分散,由于专业限制,在政策敏感性和宏观视野上也有欠缺,在主题出版方面的素养还有不足,综合素质高的编辑人才不多。
三、地方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对策建议
1.主动策划,优质服务,善于借力借势借智
当前,主题出版大多数是直接或间接反映国家和地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这为地方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例如,涉及理论建设、党史题材的选题,可依靠党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反映文化建设、旅游地理的选题,可联合政协、文旅委、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各级党政部门把本部门的重要决策部署、主要工作成就向读者呈现,让群众了解,既是政治任务、政治责任,也是工作所需。出版社要抓住党政所需、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关键点,放开视野,借力借势借智,通过主动策划、优质服务,激发各级党政部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将出版社的意愿与各方所需结合起来,并转化为多部门的联合行动,争取财力物力和政策支持,减轻经济上的压力。同时,对经济效益预期不太好、时效性较强的重大项目,各级出版基金应变“事后补助”为“事前资助+事后补助”,给予出版社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从源头上保障精品生产。
2.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精心构建特色品牌产品线
鲁迅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3]。主题出版内容很多都是地方特色鲜明的,但其影响却是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拿重庆来说,本地文化特色资源富集,有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有享誉世界的三峡文化,有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有彪炳史册的革命文化,有别具一格的统战文化,有感天动地的移民文化……这些多彩多姿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代以来,革命文化、红色基因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视察重庆时强调,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邓小平同志在这里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了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深挖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是重庆出版人的光荣与责任。在挖掘特色出版资源时,出版社只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选好重点突破口,抓好头部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构建并完善品牌产品生产线,主题出版才能出新出彩出亮点。
3.准确识革,科学求变,坚持系列化开发和市场化运作
地方出版社要做好主题出版工作,首先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认真领会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策划主题出版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在学深悟透中找准选题、深挖选题、挖透选题。同时,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加大主题出版内容创新的力度,主动深入调研,使主题出版物真正反映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其次,要契合当今社会变革潮流,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主题出版内容形式大众化。只有实现了大众化,才能更好地市场化。再次,要充分考虑主题出版的读者对象是谁,再结合读者选择宣传平台、营销手段、上架渠道等,想方设法利用多种方式推广,扩大主题出版物发行范围,放大社会效益,最终实现两个效益最大化。在实现双效的基础上,对主题出版进行滚动开发,实现产品系列化,保持持久的市场影响力,让好作品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
4.创新传播机制和手段,推进“互联网+主题出版”建设
“‘互联网+主题出版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4]主题出版的全媒体形式,能更全面地满足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增强不同场景下的内容体验,让主题出版的终端能够更普及、更有趣,更适合新型读者、年轻读者的阅读特点。主题出版只要找准点位、切中读者心理,就会有受众,“学习强国”APP的风靡恰好反映出主题出版大有可为。出版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抓住知识服务、付费阅读、复合出版等出版行业发展趋势,加强技术革新,提升电子书、音频视频等数字出版形式的比重,实现一体化传播。
现阶段,重庆出版社一方面积极推进主题出版数字资源库建设,搭建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知识库、中国石窟雕塑全集数据库、巴渝非物质文化数字出版平台、大足石刻数据库等平台,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全市文化繁荣兴盛多积尺寸之功;另一方面,依托重点出版物策划开发新的主题出版数字多媒体产品,构建主题出版图书数字化展示阅读平台;同时,加快主题出版与影视、演艺、动漫、旅游的深度融合,结合红色文化、扶贫攻坚等内容精心策划打造影视作品,探索主题出版融合发展之路,深耕细作产品生产线。
5.守正创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走出去”渠道
在主题出版“走出去”上,地方出版社要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深入了解“走出去”目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民众阅读习惯以及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要针对目标读者转化适宜的叙事方式和话语逻辑,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可读性,运用国际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要不断深化国际出版合作,拓展合作的渠道和模式,运用国际组稿、共同出版等方式深度融入国际出版;要建立完善的海外市场营销团队,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主题出版国际化模式,使主题出版内容与多媒体融合,形成主题出版物海外传播的强大网络,扩大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6.强化高端作者、编辑队伍建设,储备、运用好优秀人才
优质的内容资源和作者资源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找到最合适的作者才能有最好的内容资源,才能有更好的作品。主题出版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導向性要求高,要求作者政治立场过硬、学术科研能力过硬。地方出版社要站在全国的高度,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挖掘、积累高层次、权威性的作者资源,重视对作者群的涵养,从源头上保证学术著作的出版质量。同时,还要重视借助“外脑”,做好专家学者顾问团的资源储备,共同把好选题关,保证主题出版物导向正确,内容权威、有分量。
主题出版在组稿、编校、设计、印制等方面要求极高,不是每一个编辑都能胜任,这就需要出版社积极培养与主题出版要求相匹配的高素养学者型编辑。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编辑的业务技能,提高主题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和内容质量,增强编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编辑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把关能力,以及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受众思维、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编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意识和对政策敏锐把握、科学解读的能力,使编辑善于将本地资源能动地与主题出版有机结合,在策划过程中通过选题的整体设计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发展大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题出版时效性强,要求出版社把握好恰当的时间节点。但好的主题出版并不是水龙头里的水,可以随时拧开放出来[5],出版社需要始终坚持“主动跨前、提早介入、科学组织、合理谋划”的原则,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要求,在选题策划上精心论证,在编辑加工中精心打磨,在印制生产环节精心把控,不断提高主题出版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学术价值、格调品位,做有责任、有温度、有情怀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者、服务者。
四、结语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既是出版社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出版社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主题出版的本质就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独特而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最强音”[6],因此,地方出版社要打造优秀主题出版物,就必须抓住新时代的大重主题,深刻把握主题出版特征和规律,深入发掘自身优势和潜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新视野、新思想、新路径开拓主题出版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于殿利. 用出版涵养国家文化自信[N]. 人民日报,2017-12-05.
[2]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要版)[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8-28.
[3]鲁迅.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邱俊明. 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内容打造[J]. 出版广角,2018(7).
[5]周建森. 地方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的自信在哪里?——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实践与思考[J]. 出版广角,2017(18).
[6]李岩. 为时代奉献精品力作 营造主题出版时代新格局[J]. 出版参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