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菲
数字经济正在改写和加速全球化进程,也在颠覆既有的商业模式和创新范式。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用数字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期为新时期辽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供新的实践路径和理论支撑。
一、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近几十年中,科技迭代飞快,融合创新成了现如今这个时代的主题,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对全社会的渗透加速,稳定性不断提升,使用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成为新一代的基础设施。由于我国积极布局信息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借助国内庞大的市场体量和网民数量,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全球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崛起。仅仅在十年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大部分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和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能源企业。而当今全球排名前十位中,有七位是高科技企业,像苹果、谷歌。数字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中国的科技企业已经处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借助国内庞大的市场体量和网民数量,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二、辽宁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辽宁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高新区
辽宁现有国家级高新区9个,省级高新区1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6个,也位居全国前列,有很好的硬件基础。
2.辽宁在多个智能领域有竞争优势
智慧医疗创新企业“蓝卡健康”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独角兽企业”,企业估值为10.9亿美元。另外,沈阳法库东北首家5G机场通航机场以及新松机器人企业。
3.辽宁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
全省有高校115所,本科院校64所,专科院校51所,每年毕业生约30万人。
(二)挑战
1.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足
计划经济思维深入人心,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还有吃“大锅饭”的想法。此外,辽宁还有很多企业沿用老思路,用非常保守的方式希望把数据放在自己的内网上。不共享不协作,还是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
2.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外依存度高
尽管很多科研成果在辽宁落地,但没有转化为经济成果更无法带来经济效益;辽宁的制造业核心技術依然依靠进口,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科研R&D经费占比较低。
3.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占比低
传统老四样: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工业、农产品加工仍然是以传统重工业为主,没有成规模的新兴产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没有成规模的新兴产业。
4.体制机制不灵活,营商环境亟待提升
政府政务诚信体系建设虽然已经有所成效,但营商环境的构建和推行速度与发达地区还是存在明显差距;政府层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出台落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自身对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也比较薄弱。
5.专业人才匮乏,智力支撑不够
人才流失严重,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留在省内的比重逐年下降;高校学科专业有待更新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进程和辽宁发展需要;除此之外,政府和企业没有有效办法引进高新人才进入辽宁发展。
三、辽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着力点
(一)顺应发展大势,培养数字化思维
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五部分经济中也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立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工作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要有新动能,数字经济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二)加强顶层设计,政府要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有句话,叫“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辽宁改革到了深水区,摸不着石头了。所以一定要全盘考虑,统筹安排,要看的远,想的深,有战略眼光、胆识、魄力,才能构建“顶层设计”。要营造一个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
(三)运用好高新产业区优势,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
现在,用电量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未来,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可能是用云量。大企业可以通过云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数据和计算能力,推动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的协同创新,共同实现数字化升级。这是一个产业生态系统,需要政府、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大量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搭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点,是工业云平台。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有三个方面:一是网络化协同制造。包括企业借助互联网或工业云平台进行供应链协同、众包设计、协同研发等新模式。二是个性化定制。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工厂建设,实现个性化定制,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生产排单,解决库存和产能问题,实现产销动态平衡。三是服务型制造。定制化、服务化是变革的新趋势,传统产品将被具有感知、存储和通信功能的智能产品所取代。
(四)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打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政府要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有位、创业有门”提供了良好服务;对高尖端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技术或管理人才的引进,要“引的来,留得住”可以换思路,给予“城市合伙人”身份待遇,倡导城市与人才平等合作模式。(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