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梅
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们通常会按照常规教学的套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步步实现事先设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却发现很多知识点都要教,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根本不够用,而且教学也容易出现程式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减法思维——明晰目标
《掌声》一课记叙了残疾女孩英子因同学们鼓励和赞许的掌声,走出了心理阴翳,由自卑变得自信的动人故事,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作者以英子的心情变化为主线,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彼此尊重与关爱。
文章可归纳为三个部分:掌声前、掌声时、掌声后。细究起来,每一部分都有值得研磨之处。但教学时间仅有40分钟,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课时目标,也是对老师教学素养的综合考验。有所得必然有所失。此时,采用减法思维,方能让教学目标更明晰。如何减?当然是减掉那些在别的课文中也经常有机会训练到的内容。如第1自然段(掌声前),写到了上课前和下课后英子的表现,这里可以进行拓展训练:课间,当同学们出去快乐活动时,英子却总是______________;大扫除,当同学们忙得满头大汗时,英子却总是_____________。如果教学时间紧张,这一训练则可简略或省掉。而第3自然段(掌声时),写了英子在两次掌声中的具体表现,有一些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直接反映出了英子的内心活动及情感变化,这部分内容是训练学生品词析句能力的极佳素材,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领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是需要着力揣摩的,万万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删减。
当然,这里的“减”并不是说第1自然段的内容完全不教了,在这里只是变成了简略教学,而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留给第3自然段,是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让路。
二、聚焦思维——突出重点
一旦确定下来教学的重点内容,那么,就要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到这部分内容上,深挖细掘,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价值,将训练真正地落实到位。
课文第3自然段写到了同学们给予英子的两次掌声:一次是英子在讲台上站定的那一刻,她犹豫、害怕、矛盾、激动,同学们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来鼓励她,给她勇气;另一次是在英子顺利而精彩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之后,同学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给英子以赞赏与肯定。这两次掌声形式相同,表示的内涵却不同,一次是表达鼓励,另一次是表达赞赏。教学时,要让学生用心感受其同与不同之处,品味出文字背后的不同情感。
第3自然段对英子上台、下台的两处细节描写也同样值得深入品读。上台时,英子“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可见她的内心自卑而恐惧,她怕自己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丢脸,她怕自己会被别人笑话。而下台时,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一方面她是在向大家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她此刻的从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这两句话中的关键性词句,体会细节描写之妙,要让学生明白文章语言虽简洁无华,但字里行间却处处透露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这是语言、思维、情感的交融与碰撞,也是在今后的写作中值得借鉴之处。
三、调序思维——营造情趣
按部就班地教学,课堂平稳但有时也易平淡,学生学习的热情会降低,想要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整一下教学的顺序会取得奇妙的效果。
《掌声》一课,学生通过对文章第1自然段的学习,如果接着学习第2、3自然段也顺理成章,但学生易被老师牵着走,从而缺乏自己的探索与思考。此时,如果跳过第2、3自然段,直接切入第4自然段的学习,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就是这样一个自卑、忧郁的女孩,后来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到底有了怎样令人惊异的变化呢,快读读课文,看谁先找到?”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当他们在第4自然段找到表现英子变化的相关句子、面对英子前后如此大的反差,心里定会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此时老师话锋一转:“是什么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由此再回到第2、3自然段,学生一定是带着一种解惑的心态,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更加高涨。这种阅读教学中的顺序颠倒,简单易行,但往往可以发挥大作用,它能够巧妙地设置悬念,增强课堂情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换位思维——内化主题
作为语文教师,当揭示完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之后,看到的若只是学生似懂非懂茫然无措的眼神,这说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数是因为教师未能为学生搭好一座与作者、文本、主人公心灵互通的“桥”。如何“搭桥”?我们不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换位思考一番。
《掌声》一课其实是一次爱的教育,是对学生心灵的无声润泽,教学中应该充溢着人文情怀,将暖暖的爱意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因为学生们平时更多的是接受长辈的爱,再加上身边极少出现像英子这样的孩子,所以,对于英子内心的起伏变化,他们未必能够感同身受。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教师可提出如下两个问题,实现受教的学生与英子同学之间的换位:(1) 如果你就是英子的同学,当英子在讲台上站定的那一刻,当同学们掌声响起之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2) 如果你就是英子的同学,英子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成功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当同学们的掌声再次响起时,你又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在教学第5自然段时,教师可再次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实现学生与英子之间的换位: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打开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扉,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这掌声成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于是几年之后,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融进了一封信中,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英子,你会怎样饱含深情地写这封信?(练习写片段,并高声朗读这封信)通过角色转换,学生会不知不觉深入文本中去,不知不觉变成文中的英子、英子的同学,他们仿佛就在探讨与演绎自己的故事、身边同学的故事。潜移默化中,学生便会明白爱就像阳光、空气与水,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爱也不仅仅表现为掌声,还表现在平时的每一件小事上,或许只是一个友善的动作、几句温暖的话语。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刻了,對文章内涵的领悟也自然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