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式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探析

2019-12-10 08:58张永丽王婷
档案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军民人才队伍军队

张永丽 王婷

档案管理是军队和地方各行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保障基础,档案工作者是档案管理的实践主体。近年来,随着军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军队各型装备飞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和电子信息系统广泛应用。在国家建设数字中国的大环境下,军地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持续推进,档案管理专业化、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档案信息存量及增量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快速增长的信息需求和档案管理需求,对军地档案部门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及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地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基于专业院校学历教育,单位内部交流,自学成才等方式,但在当前需求背景下,军地两方、尤其是军队档案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从大的方面看,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确立的战略目标,也是深化军队与国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立足于军民融合发展体制这个平台,推动落实军地档案合作,开展军地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对于整合军地档案资源,促进军地档案人才互动、技术互补、资源共享、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军地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各军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主要来源于院校培养和内部交流,经过多年的运行,各大军工集团均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军工产品的良性进展发挥出积极的基础性作用。但在外向档案技术交流中,特别是在与军队的档案协作交流中,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原因,还存在沟通不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出为装备发展服务的功能。

以前,军队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体系化格局,而事实上军队院校承担档案专业学员培养任务的并不多。自2003年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以后,随着军队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军队院校档案教育已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重点加强档案干部任职培训。军队院校不再承担档案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军队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出现断层,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军队档案人才的转型需求。

二、军民融合体制下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必要性

解决军地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改善军地档案管理交流不畅的情况,是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现有条件,强化军地档案管理人才的沟通交流,发挥出各自优势,提升军地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充分立足于军民融合体制,发挥地方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依托国民教育,走军民融合式档案人才培养之路。这是目前条件下提高军地档案管理水平,解决档案管理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1.军地档案人才队伍的形成是军民融合的发展结果

我军档案人才队伍的形成,即是军民合作、融合的发展结果。早在军队档案工作建设初期,已出现了军民融合式培养档案人才队伍的雏形。军队档案管理工作建设初期,档案人才奇缺,曾通过人大等地方专业高校为军队培养多批档案管理人才,并采取选配部队人员到地方大学合作培训方式,有效解决了当时部队档案管理人才的不足,为军队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以及后来军队建立自己的档案专业院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是现在军队停止了档案专业学历教育,因此,依托地方国民教育的军民融合式档案人才培养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可快速有效地满足部队相关需求,培养出高素质军队档案人才。

军队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是军队正规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地方档案教育与管理的优势,走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是军队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军队“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因此,军队档案人才培养要融汇于地方档案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依托地方教育资源培养军队档案管理人才,以适应军队建设和军事准备的需要。

2.军地档案管理现状的需求

从军地档案事业发展需求和档案干部队伍现状来看,急需大量高素质,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才能保证部队和军工企业档案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共同发展。但是,由于军地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不平衡,特别是近年来军队档案人才培养从学历教育转向任职教育,导致基础档案专业管理人才出现断档,而职业培训效果与学历教育效果差异大,人才队伍建设不连贯,军队档案管理水平现状堪忧。只有走军民融合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模式,才能解决军队档案人才的供需矛盾。

军民融合体制下的档案人才培养,是指依托国防和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聚軍地教育资源之合力,培养出适应军地档案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军民融合式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可统筹国防和社会资源,激发军地培养档案管理人才的内在活力,发挥军地档案教育各自优势,提升军地档案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

3.军队对现代化高素质档案人才的需要

多年来军地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但随着部队的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军队建设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对档案人才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部队自身显然已无法满足此种需求,必然需要利用国民教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对现代化高素质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引入。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军地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地开展人才培养和引进,解决军地档案管理人才的急需。那些师资力量雄厚、设施先进、创新能力领先的优秀地方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档案人才的引入,可以迅速改善和提升军队档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满足军队现代化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的需要。

三、军民融合式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方式

军民融合式档案人才培养要根据军队和地方建设的需要,以及军地档案干部队伍现状来选择有效的培养方式,主要可采取以下几种。

1.地方院校档案专业国防生培养

档案专业国防生是根据军队档案建设的需要,由地方院校通过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录取。档案国防生毕业后直接入伍,军校对其进行岗位职业培训后分配至军队档案部门工作。档案国防生培养是军民融合式档案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国防生普遍采取4年地方院校、1年军队院校培养的模式,地方高校占了大部分时间。因此,地方高校需要为此建立合理的符合部队现在及未来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着重培养档案专业基础理论、信息化知识的同时,利用学校、社会、军队等各种校内外资源,培养国防生的军人作风与军事体能、技能,加强国际形势、国家安全、军人使命、军事知识等专题课程设置,并利用各种机会使其与军队档案馆亲密接触,参观、实习,以培养档案国防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军事素质。在此4年地方院校学习训练基础上,加之以其后1年的部队院校岗位培训,国防生工作后能迅速适应和成长,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军队档案管理人才。

2.人才引进

档案管理人才引进是根据军地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特别是军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人才的引进是双向的,对于军队档案管理部门而言,直接引进地方档案专业人才为部队档案部门所用,可采用借用、特招等方式,这种方式费效比高,见效快,有事半功倍之效。

同样,军工企业档案管理队伍也可通过招录引入专业院校学生、同行业专家、军队转业档案管理人才等方式,迅速充实档案人才队伍,提升自身档案管理水平。引进的人才需在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科研交流合作

档案管理科研交流合作是军民融合式档案人才培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通过军地合作形式,培养军地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证明,军地档案管理科研交流合作已成为促进档案专业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档案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军队档案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地方档案科研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与地方高校和地方档案部门合作。同时,地方高校和地方档案部门也要为国防和军队档案建设培养专用人才,主动为军队档案管理事业服务,在档案科研合作交流中引入新的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这样,既可解决军队档案工作的实际问题,为军队培养档案管理人才,同时,军工企业档案管理者也能够及时掌握了解军方客户需求,从而进一步针对性地优化提升了自身档案管理水平,达到双赢的目的。

4.文职人员引进

随着新的《军队文职人员条例》的颁布,一大批社会专业技术力量必将加入部队这个大家庭。利用这个契机,军队档案管理部门可根据自身具体需求,借助文职人员的加入,从社会选取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军队统一考试、单位面试、岗位专业考核后择优录取的模式。通过引进文职人员加入这条渠道,借助于军民融合这个大平台,军队档案管理部门能够选取地方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专业人员,吸纳急需的适合自身需求的档案管理技术力量,融入到部队档案管理的大家庭中。

5.继续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现有档案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日益滞后于专业的进步。通过继续教育,对档案工作人员尤其是高精尖缺和骨干人员进行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完善档案相关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其目的是补充、完善、提高档案管理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改善档案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是档案专业人员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此,国家档案局曾先后于1997年发布部门规章《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2002年发布《关于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的意见》用于规范和指导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为了进一步适应信息化时代新形势,从制度上引导并督促档案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2019年1月1日,国家档案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研究修订的《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正式施行。继续教育与培训是档案工作人员的法定权利与义务,档案专业人员应当适应岗位需要和职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制度规定与要求,积极参加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组织的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学科素养与专业水平。军地档案队伍也应该找机会进行专业知识的再充电再教育,带着工作中的疑问与困惑,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更重要的是掌握专业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军地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军民融合式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方法与措施

军民融合式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涉及军队和地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需要用系统思维作指导,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确保有效运行。

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明确目标方法,完善培养模式

科学制定军地档案人才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形成军民融合的档案人才建设战略格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军地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军队档案工作领导机关和主管部门要按照軍队人才规划的总体部署,放眼长远战略,着眼实际需求,尽快把军队档案人才建设纳入国家档案事业发展体系中,使军地档案工作融为一体,与地方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明确培养的思路、原则、目标、方法、步骤,确保推进与实施。

完善培养模式,多种渠道相辅相成。院校国防生教育是基本模式。而随着军队文职人员制度的颁布,相应的部队档案管理文职人员制度也逐步建立,为引进地方专业档案管理人才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在相应制度的保障下,通过完善文职人员管理,进一步强化档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档案管理人才的整体水平,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档案管理队伍。

2.科学考评,提高培养质量

要提高军地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形成可持续发展,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是关键。要充分考察出军民融合式档案人才培养的质量,制定统一有效、公平合理的考评标准、指标、细则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由高水平专家和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为基础的权威性考评专家组,着重从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考核,将考评结果与档案工作者岗位聘用、职称评聘等制度进行衔接,作为任职、评聘的重要条件和依据。考评内容要全面、具体,全面体现出军民融合培养档案人才的各个方面,突出对融合式档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制度建设、保障建设及人才的考核,并针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改进,进而完善培养方式方法及体系、机制,持续提高档案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队伍整体素质。

随着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大力推进和不断深入落实,融合式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我们都要不断探索,确立起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融合式发展理念,摸索出适合军地档案管理人才综合发展的途径,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军民融合式档案人才培养既要强调军地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又要尊重军地之间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规律,达成尊重差异与谋求双赢的有机统一,培养出适应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需要的复合型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5研究所)

猜你喜欢
军民人才队伍军队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方法
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