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水

2019-12-10 02:16李中国郑玲玲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分支绘制整理

李中国 郑玲玲

复习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发挥着梳理巩固已知、学习探索未知的重要作用。针对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存在的“只见知识、不见联系,只见练习、不见复习,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诸多问题,实现“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的教学目的,本研究基于思维导图和复习课的特点,尝试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数学复习课中,通过多年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分析

1.知识梳理逻辑化

在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众多的、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整理,清晰地展现数学知识间的层次结构与内在联系,形成逻辑严谨、层级分明的知识网络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复习效率。

2.思考问题全面化

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是碎片化的,没有真正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归纳梳理,动手制作思维导图,学生才能围绕某一个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思考,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可视化、系统化,从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3.合作学习深度化

一般来说,学生在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时,先自己独立梳理,之后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的方式,不断地学习、借鉴、补充,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合作的深度化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思维方式系统化

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不仅要关注明显的知识分支,还要挖掘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更要分析各个分支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因此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学生会表现出独立思考、思维缜密、探索创新、善于反思等个性特征,而这些个性特征会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让思维方式更加系统化。

二、在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探索

1.课时复习思维导图

课时复习思维导图是指在某—课时新授之后,运用思维导图对该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它的优势是可以准确清晰、快速及时地整理新授内容,突出课时的重点、难点,形成某一小块知识点的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课时思维导图绘制时,要先引导学生通过陕速阅读、回忆等形式再现新授内容,然后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成简单的知识网络。例如,学完《鸡兔同笼》后,引导学生陕速回忆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出思维导图(图1)。

绘制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课时思维导图,沟通鸡兔同笼解法的纵横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2.单元复习思维导图

单元复习思维导图是指在学完某个单元之后,运用思维导图对单元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它的优势是可以呈现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本单元内容的整体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整理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单元课题做分支;二是单元归类整理。

(1)单元课题做分支。绘制时可以单元名称作为中心主题,利用单元中的课题名称做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再以每一课题中的具体内容为二级、三级分支。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单元复习中,学生以课题做分支,自己独立整理、绘制出如下思维导图(图2)。这幅思维导图就清晰地呈现了该单元的所有知识内容。

(2)单元归类整理。绘制时不以单元课题作为分支,而是把单元知识内容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归类整理、重组分支。例如学完“运算定律”这一单元后,根据复习课的主题以及重要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该单元进行梳理:“先整体看,这个单元有哪些内容?再部分看,哪些知识可以合并?哪些可以单列?最后思考,怎样完整简洁地表示本单元知识?”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唤起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记忆,依次罗列出主要内容。接着根据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整合,找准这些知识的关键词“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运算性质、思想方法”做为一级分支。然后再画二级分支,如结合律,可分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运算性质可分为减法的运算性质和除法的运算性质,等等。最后学生形成如下的思维导图(图3)。

无论哪种方式的单元复习思维导图,学生独立梳理、绘制后,教师都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对个人的课时思维导图进行自我矫正完善,形成良好的单元知识网络。

3.整册复习思维导图

整册复习思维导图是指在学完某一册内容之后,运用思维导图对整册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它的优势是让头脑中零散的、杂乱的整册知识,通过分类、沟通、梳理,使之纵成线、横成片,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一般来说,在整册复习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整理本册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课上,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发现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的优点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迅速找准学生的思维障碍点,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点拨,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因“图”施教。课后,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实施第二次创造优化,形成更为合理、更为完整的认知网络。例如学完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生梳理的思维导图(图4)。

4.领域复习思维导图

领域复习思维导图是指在学完某领域内容之后,运用思维导图对领域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它的优势是通过专题复习将相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归类,在整理的过程中发掘其相通的数学本质和思想方法,通过举一反三,沟通知识系统。例如复习图形的面积时,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将这些知识连成知识网络,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再如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思考”四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又划分成几个板块,如“数与代数”领域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比和比例”几个板块。教学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按照这些领域分专题进行复习,将分散的内容连成线、组成块、织成网,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应该说,无论是课时复习思维导图,还是单元、整册、领域的复习思维导图,都要在整理、提升和完善上下功夫,复习时可采用“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教师将思维导图的画法教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第二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绘制出思维导图;第三步,以图为据,汇报交流时,教师适时地点拨提升,进一步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内在联系,将“点”连成“片”,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深度的把握,进而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

三、在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效果分析

为检验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对实验学校900名小学生进行了抽样测评,在各项指标中,“主动梳理”“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等几项指数,学生的表现相当突出。例如:在數学课堂上,你能主动地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吗?数据显示,已经养成主动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的习惯的学生占70%以上,比较主动的占20%,偶尔用的不足10%。同时,调查问卷显示,主动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的学生的思维更加有深度,主要表现在会分析、会抽象、会概括、会归纳,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想法,会站在更系统的角度上解读数学知识,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实践证明,把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发散性、深刻性和独创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提升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贵在过程。在坚持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个性化的思考,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能力得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也必将于无形中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分支绘制整理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绘制世界地图
基于git工具的多分支并行开发上线流程
用“分散数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初等证明
含有二阶幂零鞍点的双同宿环附近的极限环分支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神秘的不速之客
硕果累累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