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解放军战士的传奇人生

2019-12-10 05:17李虹
环球时报 2019-12-10
关键词:关东军战士日本

本报记者 李虹

编者的话:“我是日本人砂原惠,也是中国革命军人张荣清”。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还夹杂着一丝东北味儿,面前这位86岁的老人如此介绍自己。“日本人”怎么可能成为“中国革命军人”?可事实上,砂原惠确实是一位如假包换的日籍解放军战士。他幼年跟随父母来到中国东北。日本战败投降后,因无法返回日本,流落在辽宁,给地主家放猪、放牛。1948年,砂原惠以“张荣清”之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辽沈、平津战役,还参加了朝鲜战争。不久前,由人民中国杂志社和新星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型漫画故事《血与心——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传奇人生》出版纪念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砂原惠为《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自己充满传奇的一生。

5岁随父母来到中国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从其本土向中国东北派遣带有军事化性质的殖民团体,这些团体被称为“满蒙开荒团”。1935年以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大规模向中国东北殖民的政策,之后越来越多的日本平民被有组织地举家迁往东北。砂原惠一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1933年,砂原惠出生在日本福冈县,1938年他随父母来到了中国东北。父亲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的矿物专家。“七七事变”爆发后,砂原惠的父亲被安排到“满铁”工作,由此砂原惠和母亲开始了他们在中国的生活。5岁的砂原惠到达中国后,生活在“满铁”的封闭范围内,在里面的日本孩子接受的是日本武士道教育。“日本的媒体将骄横的关东军称为‘亚洲第一陆军‘无敌关东军。”砂原惠回忆说,“我们从小接受的也是军国主义教育,要做一名军国少年。”砂原惠从小就想要参加关东军,却遭到了反战的父亲的极力反对。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军的全面投入,盟军的攻势逐渐加强,日本在战场上节节败退。1945年,砂原惠的父亲意识到日本即将战败,所以想把原本考上阜新二中的砂原惠,转到大连二中。因为大连是港口城市,交通较为便利,便于一家人返回日本。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砂原惠的父亲1945年春天在辽宁阜新去世了。家中只剩下砂原惠、母亲和两个妹妹。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人,他成了全家的支柱。“带着全家回日本。这成了父亲的临终遗愿。”砂原惠说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的日本侨民乱作一团,而此时,“满铁”的高层和关东军抛弃了日本平民,逃回了日本。在见证了日本关东军欺压百姓、背弃同胞的种种行径后,砂原惠终于明白了当初父亲为什么坚决反对自己成为一名日本军人。

砂原惠一家变卖了家产,打算先去锦州,再前往葫芦岛,然后坐船回日本。但是日本侨民急于乘船回国,引发了难民潮,交通一度中断。眼看回国遥遥无期,砂原惠一家辗转来到辽宁省北镇县六台子村落脚。他们自称是从南方逃难来的,砂原惠的母亲靠给人做裁缝生活,砂原惠则到了一户地主家里,成了一名猪倌。他也有了自己的中国名字——三元。

这里的人并没有因为砂原惠一家是日本人而嫌弃他们,而是接纳了他们,这点让砂原惠很是感动。当地村民悄悄地告诉砂原惠,在中国生存,首先要会说中国话、认中国字。就这样,砂原惠一家开始了在中国农村的生活,他早晨4点起来做豆腐,给地主家放猪、放牛,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

“流着日本人的血,但是中国人的心”

回到中国的砂原惠被安排到东北航校,这是一所培养飞行员的学校,学校有很多原日本关东军教官,为新中国培养飞行员。但令人惊讶的是,当砂原惠第一次见到这些日本人在航校被优待的时候,竟然表现出比普通中国人还要激烈的愤慨——这些日本侵略者凭什么吃白米饭,志愿军战士都不一定吃得上啊。他甚至绝食两天表示抗议。砂原惠早已在心底里认同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他为中国战士打抱不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1953年秋,砂原惠正式退役了。1954年他被分配到北京,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电气管理局工作。为了协助日本的高级技工在中国考察矿产,他来到了四川宜宾。

朝鲜战争停战后,滞留中国的约3万日本人开始陆续回国。砂原惠也是其中一员。“其他人都是开心地回国、回家,只有我……父亲、母亲都葬在了中国,两个妹妹也嫁给了中国人,‘回日本对我来说意味着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1955年,回到日本的砂原惠感到一切都是那样陌生,17年的岁月让他早已经熟悉了中国的生活,熟悉了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而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新的生活格格不入。他去过大阪、京都和很多地方,但都没有稳定下来,最后去了东京。当时虽然中日还没有邦交,但日本对精通中文的人才需求很大,靠着语言优势砂原惠在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找到了翻译工作。

1955年底,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科学代表团受邀赴日。砂原惠作为日方翻译接待了郭沫若一行。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此后,砂原惠开始正式致力于中日交流。作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一员,他频繁来往于中日两国之间,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做出自己的贡献。1957年上海和北京召开的日本商品博览会,1957年在名古屋举行的中国商品博览会,1958年在广州和武汉举行的日本商品博览会……砂原惠一直在努力奔走。

1967年,砂原惠在日本开了一家公司,他固执地要将公司的开业日期定在7月1日,因为那一天,是党的生日——如果他没有被识破身份,他的入党申请就被批准了。

1997年,砂原惠特意选址在天津的远郊蓟县建立了日式酱菜公司,产品大部分供应中国市场。他担任公司顾问22年来,从不收取工资。砂原惠表示,之所以选址天津蓟县建厂是因为平津战役的总指挥部曾设在那里。选址在那里是为了让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一个老战士终生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砂原惠还联系组建了历史上首个日籍解放军老战士代表团访华。

在采访过程中,砂原惠的手机突然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记者不禁一愣,原来他手机的铃声竟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我究竟是一个什么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虽然身在日本,但每天睡觉前,早晨起来以后,想的问题还是中国的要远多于日本的。说到底,我觉得我还是一个中国人。”砂原惠这样对记者说。

“早些年我很少对人讲起我的经历,现在年纪大了,自己也会回想,想要整理我的一生,看看自己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他还说自己百年之后想将一半骨灰安葬在中国,也算是落叶归根。《血与心》的作者李昀告诉记者:“我们这代人面对急速变化的世界和日益混杂的文化,很难像砂原惠老人一样找到一个精神上的祖国、精神上的依靠,所以我很羡慕老人家有这样坚持不变的初心。”

2019年10月砂原惠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新中国给了我新生,让我心有所系,安身立命,我很荣幸自己的青春和新中国的青春一起走过。令我倍感自豪的是,在法律意义和血缘意义的祖国之上,有一个精神的祖国。”砂原惠说,“虽然我身体里流着日本人的血,但我的心是中国人的心。”▲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张荣清”

1947年,国共军队在东北地区展开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捷报频传。同年,东北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念过初中的砂原惠因为懂代数,在分地测量时帮了不少忙。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因为家里穷,而且还是长工,被划分为雇农,居然也分到了土地,而且是最好的田地。

在经历过关东军、国民党军之后,砂原惠深深地感受到八路军纪律严明,“八路军一进来,连屋子都不能进,院子也不能进,主人同意的话可以进,不同意的话在外面睡觉,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啊。”砂原惠心中那个最初的从军梦想又开始悄悄萌芽。

不久后,15岁的砂原惠找到八路军队伍,表达了自己从军的想法,不久后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独立第9团的一名战士。在填表时,他在姓名一栏填上了“张荣清”三个字,“我从小就喜欢《三国志》里的张飞,所以就让自己姓张了。”籍贯一栏则写上了“辽宁省北镇县六台子村”。当时的战友并不知道砂原惠的日本身份。后来,独立第9团整编为步兵第170师,砂原惠成为170师一名侦察兵,参加辽沈、平津战役,并多次立功受奖。

平津战役前夕,为了侦察国民党军在北平城内的兵力部署,作为侦察连尖刀班战士的砂原惠,奉命潜入北平城打探消息。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砂原惠成功化身“糖葫芦小贩”,混进了当时的北平城,完成了一次次侦察任务。“因为我那时带的糖葫芦很诱人,结果刚进城就吸引了一大波小孩子,都跟着我走。靠着孩子们的‘掩护,我成功地对敌军的火力进行了一番全面侦察,最后顺利出城。”第四野战军南征北战,砂原惠也辗转了大半个中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参战。砂原惠主动请缨加入志愿军赴朝参战。不久后,砂原惠所在的部队开赴中朝边境,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砂原惠作为地勤兵参加了战斗。

突然有一天,砂原惠得知政委找他,他本以为自己的入党申请有结果了。没想到政委突然问道:“小张,你到底是什么人?”“我是军人,中国革命军人!我是解放军战士!”“是的,你是个优秀的战士,不过,你其实是日本人吧?”原来,砂原惠的母亲生了重病,去世之前一直用日语说想回日本,红十字会才知道原来他们一家都是日本人。按照规定,日本不是参战国,不允许出现在战场上,否则会引发国际纠纷,所以砂原惠被安排退出了朝鲜战场。▲

猜你喜欢
关东军战士日本
探寻日本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齐齐哈尔日军“忠灵塔”探析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使用化学武器探析
关东军的强力干预与郭松龄反奉事件
日本神社
国际主义战士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灭亡始末